分享

李世民都拿不下的高句丽,李治为何能解决掉?

 说的是对的嗯 2019-12-12

这就是公元七世纪,一场灭国级的大战,在朝鲜半岛展开。朝鲜半岛原有的小霸王高句丽终于被来自中原王朝的军队灭亡,一个600年之久的政权灰飞烟灭。

达成这一伟业的不是一代圣君隋文帝杨坚,也不是威服四海的隋炀帝杨广,也不是千古一帝雄才大略的李世民,而是李世民那个看似懦弱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小鱼赚钱

为什么这个在大家印象中,能力能力远远不如前三者的皇帝达成了大家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呢?

首先唐高宗善于把握时机

与以往唐军或者大隋讨伐高句丽的策略不同,唐高宗李治采用的是先去其羽翼,然后再毁灭其根本的策略。

唐朝在朝鲜半岛上扶植了一个代理人,那就是新罗王国,唐军与新罗王国联手灭掉百济,使得大唐的军队在朝鲜半岛的南端也有了立足点。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才对高句丽进行攻击。

其次,李治的运气也非常好

他上位的时候高句丽最强的牛人,曾经挡住李世民大军的独裁者苏文死了。这个人的军事经验极为丰富,在国内有很强的影响力,号召力非常强劲。它能以一个独裁者的身份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抵御唐军的进攻,从这一点上看这个苏文还是挺了不起的。

可是苏文再厉害有什么用,终究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他是绕不过去的。苏文死了整个高句丽的天塌了一半,他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夺父亲遗留下来的全力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作为三兄弟中的老大渊男生被两个弟弟打得落花流水,走投无路,他只能把心一横投靠了大唐帝国,成为了一个带路党兼高句丽奸。

有这么一个好的带路人,可把唐高宗给乐坏了,正所谓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人生最爽的事情莫过于此。于是唐高宗李治决定讨伐高句丽为自己的父亲,表爷爷,表曾祖父这三代雄才大略的帝王报仇。

不过李治这个人由于生长在深宫之中,没有经历过战阵其实内心还是有点怂的,他没有像杨广以及李世民那样御驾亲征,而是派出自己手头的王牌大将李勣作为统帅,率领大军进攻高句丽。

这个时期的唐军还保留着贞观之治时的锐气,同时出征的还有大批贞观名将。再加上李勣的灵活指挥,充分展现了天下第一军的风采,打的这个高句丽不要不要的。灭亡了高句丽之后,平壤再一次回归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之内。

当然,如果把这个功劳全算在唐高宗李治头上,那是不客观的。李世民对此也有很大贡献,虽然他攻打辽东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过他撤军的时候,将许多当地百姓迁徙到中原。

在古代,人口就是战斗力,李世民这一手可以说是釜底抽薪。他在晚年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派出小股部队轮流骚扰高句丽,使得高句丽的国力无法恢复,实力下降。应该说太宗皇帝留给儿子的高句丽是一个减配弱化版本的高句丽。

所以在李治这个天皇大帝的英明决策下,以及唐太宗留下的丰厚遗产相互作用下,朝鲜半岛小强高句丽终于走完了它700多年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