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苏珊·桑塔格的“去二元性”文学观,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置身于宁静 2019-12-12
透过苏珊·桑塔格的"去二元性"文学观,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文/慕小七

一、引言

苏珊·桑塔格193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病逝于2004年,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与评论家。

她在创作小说之余,评论性文章也散见于《纽约书评》和《评论》等知名期刊报纸。

作品涉及对时代、艺术,文学等的讨论,见解兼具独特的艺术洞察与人文关怀,被誉为"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和"美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文学是她毕生的挚爱,作家身份是她最为珍视的公知头衔。

苏珊·桑塔格终身致力于抵制用“二元性”的观点看待所有艺术类问题,她“去二元性”的文学观,更是反对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对立,文学与道德相对立,也不认为艺术边界的模糊化会冲击文学作品的可替代性。

梳理苏珊·桑塔格的文学观,对于了解她本人对待文学的态度以及文学评论的反思大有裨益。

透过苏珊·桑塔格的"去二元性"文学观,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二、苏珊·桑塔格文学观的启蒙

首先,芝加哥大学曾是桑塔格读书与任教的地方,因此,在文学观方面,她有芝加哥学派的影子。

她认同文学可以从历史、心理和社会学等角度去鉴赏,同时也提醒人们,万不可将文学寄托于其他学科。

文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回归文学本身,才能看到其自身的美感与价值。

桑塔格赞同芝加哥学派的"多元主义"批评方式,同时意识到了各学派既有适用性,也有局限性,所以她认为,没必要拘泥于某一特定流派的特定观念来进行文学理论探索或评论。

其次,桑塔格从小就受到新批评派书籍的熏陶,她欣赏新批评派所倡导的文学的独立性,认同新批评派提出的"有机"整体的诗学文学理论。

同时,反对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割裂,也不赞同将文学单纯视为思想表达的载体。

进一步来讲,桑塔格的文学观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去二元性"。

透过苏珊·桑塔格的"去二元性"文学观,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三、桑塔格文学观的"去二元性"

桑塔格在"和平奖"授奖演说中坚定自己的立场:"我一生把不少时间和精力用于试图去除两极化的思维方式和对立的思维方式的神话"。

桑塔格反对用简单的"二元性"来看待所有文学问题,剖析桑塔格文学观的"去二元性",对于了解她对文学的态度,以及当下文学评论生态的反思大有裨益。

01 消解内容与形式的对立,避免过度阐释

桑塔格并不否认文学中内容的重要性,也不否认人们对内容的重视与解读。

她只是担忧,人们过分强调文学作品的现实内容,而忽视了文学本身的形式美,使得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呈现二元对立的状态,进而给过度阐释留下了滋长空间。

这一观点在桑塔格的《反对阐释》中多次提及。

桑塔格反对的阐释并非释义本身,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需要某种释义。

她反对的是过度的阐释——花巧地把文学作品的意念及名词调换作粗浅的对等。

如,X其实是A,Y其实是B,Z其实是C的替换。

造成这种阐释的根源就是内容说,即,将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对立。

桑塔格将过度阐释的文学批评喻为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它就会堵塞思想流动的血管,导致人们无法看到文学本真的样子。

也就是说,一旦阐释不能服务于原作,就会误导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真正理解。

那么,什么样的阐释才是正确的呢?

桑塔格倡导,需要更多地关注艺术形式,进而消解内容与形式的对立、失衡,愈合过度阐释给文学带来的伤痕。

透过苏珊·桑塔格的"去二元性"文学观,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02 文学与道德并非绝对对立,时空维度的扩展能帮助文学完成道德责任

桑塔格认为,文学与道德的对立说法是人为的,文学与道德是紧密关联的。

文学作品必然会给人带来道德的愉悦感,但是这种愉悦并非因批判作品中的某种行为得来,而是一种智性满足。

她曾以小说《一场美国梦》为例,来阐明文学作品的道德感应不是从评价小说中人物行为的对错中获得,而是对小说阅读感受的道德满足与升华。

桑塔格并未就此否定文学艺术的道德功效,诚然,较之与塑造人们头脑中的道德思想,文学艺术的滋养会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烈地去感受、体验。

透过苏珊·桑塔格的"去二元性"文学观,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同时,桑塔格认为,文学的道德责任是在作品对时间和空间的扩展中实现的。

现实中,人们囿于时间与空间,无法感受世界之外的东西,借助小说则可以实现。

如,小王子可以穿梭于不同的星球,经历不同的人和事,在多样化的体验与感受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懂得爱与责任的要义。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可以借助小说,"穿越"回抗战时期,体验战争的苦难与艰苦,进而心生悲悯,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

透过苏珊·桑塔格的"去二元性"文学观,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03 艺术边界的模糊化,并不会冲击文学作品的不可替代性

《电影与戏剧》中指出:"(从前)一幅画就是一幅画,一座雕塑就是一座雕塑,一首诗就是一首诗而不是一篇散文……"。

但是当下,一幅画可以同时是文学作品,一首诗也可以同时是一篇小散文。

电影可以舞台化,小说可以电影化,各种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甚至融合,艺术边界越来越模糊。

伴随着艺术边界的模糊,文学内部的边界自然也没以前那么分明了。

那么,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会随着艺术边界的模糊而受到冲击吗?

答案是否定的。

桑塔格认为,"文学的不可替代性特别在于它面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时,并没 有对外部环境的改变视而不见、闭门造车,而是一直处在自我调整和重新定义的状态之中。"

以电影与小说为例,电影虽然在氛围渲染、画面呈现方面更得人心,但是,改编后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小说的特有风格,缩减了小说的文字要旨,稀释了小说的厚重韵味。

文学的叙事技巧不输于电影,同时文学的细节描写给予读者的想象与感受也优于电影。

最为关键,文学作品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的。

因此,即便艺术边界的模糊使然,文学作品依然具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与不可替代性。

透过苏珊·桑塔格的"去二元性"文学观,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结语

透过桑塔格的文学观,可以看出桑塔格对于各流派观点的接纳与创新,对于新兴文学趋势的包容与支持,以及渴望通过文学读懂世界的求索。

这三点,同样值得国内文学评论界学习。

文学研究者们应该看到,桑塔格文学观给中国文学评论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进而结合国内评论生态现状,取长补短,深耕不辍,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透过苏珊·桑塔格的"去二元性"文学观,发掘文学的更多可能

—END.

参考资料

[1] 文森特·里奇.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M].王顺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谈话录[M].妖伟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 苏珊·桑塔格.激进意志的样式[M].何宁,周丽华,王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慕小七,青云计划获奖者,多家平台签约作者,心理学研究者。用心码字,热忱生活,以走心文字与您一路相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