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淮阳彭氏开派之系

 布衣夫子 2019-12-12

第一代

淮阳始祖

  字子偑。上世由彭城徙居淮阳。汉成哀间,历官明经博士,东平王大傅。始元三年,为右扶风,四年改廷尉。元延三年,以王国人出为太原太守。绥和元年,任大司农,擢光禄卿加卫尉升右将军。建平元年,转左将军,坐与淮阳王婚免。元寿元年,进光禄大夫,迁御史大夫。二年,拜大司空,封长平侯,地在济南,食二千七十四户。元始四年甲子十月薨,諡顷侯。按:长平县在淮阳郡,今属河南陈州府西华县。史载公淮阳阳夏人,少师事丞相张禹,受易于施讐,由是施家有张彭之学。禹荐公明经博古,有威重,可任政事,后免官。元寿元年正月朔日蚀,谏大夫鲍宣上书,当用公以应天心,拜大司空,哀帝崩,王莽专权,公乃上印绶乞骸骨归乡里,遂策免公就国居四年卒。班固赞曰:“彭宣见险而能止,可谓定论矣。”《汉书》有传。

配施氏,鲁国世族,汉封淮阳郡夫人,与夫合葬阳夏,至今古墓犹存。按:阳夏在淮阳郡,今属河南陈州府大康县。子三:武,官豫章太守。聖,接系。威,官左将军,居攝二年从东郡太守翟義起兵讨王莽,義败死之。

第二代

宣公之子

 字执中,汉授官魏郡太守。元始四年嗣封长平侯。见《汉书》诸侯年表。卒諡节侯,见《諡法考》。

配刘氏,汉淮阳王女,见《汉书》。子二。业汉天凤五年嗣封长平侯,遭王莽篡位废绝。见《汉书·诸侯年表》。后出为东郡太守,遂居会稽毘陵。子修,字子阳,年十五侍父出仕,父为盗所劫,公抱刀向盗曰:父辱子死,汝不畏死耶。盗驚曰:此童子义士也。解去。永平间为会稽郡功曹,授吴县令,从会稽守讨贼,中流矢死。贼杀射公者降,曰:自为彭君,不为太守服也。《后汉书》有传。闳接系。

第三代

聖公之子

字作明,汉授官郎中,转议郎,出为宜春县令,卒葬湖岡。初,公师事桓荣,治欧阳书,建武二十年拜桓荣为博士,荣荐公自代,即拜公为议郎。见《后汉书·桓荣传》。公字作明见司马彪《后汉书》。出令宜春,卒于官,见《袁州杂识》。《豫章十代文献略》云彭氏望出宜春而不详其始迁之祖,据此则宜春之有彭氏实自公始。

配孔氏,鲁国世族。子一 虔接系

第四代

闳公之子

字坚金,汉儒士。

配左氏,济阳世族。子二:贵。寶,接系。

第五代

虔公之子

字有山,汉历官南阳有识之士。

配程氏,安定世族。子三:端锺,接系。端锴,举孝廉。端鑑。

第六代

寶公之子

端锺

字毓蕴,汉任儒学椽。

配樊氏,上党世族。子二:洪,接系。淮,官云都县令。

第七代

端锺之子

  字演畴,累官至光禄勲。

  元配孙氏,丰城世族。子一 参 汉桓帝时为钜鹿郡丞,有惠政,见《水经注》。

继配蔺氏,建成世族。子一 翼接系。

第八代

洪公之子

  字极文,汉献帝时历官建平、北海、长沙太守,封宜春侯,卒葬宜春䑓下。按:明一统志载公宜春人,《通志》《府志》皆以公入人物。《豫章十代文献略》言:彭氏诸家谱序皆以为构云之后,此则以当溯源乎翼。袁州汉后七代略亦同。

配乔氏,江东世族,封长沙郡夫人。子三:赐恭,官议郎。赐敏,接系。赐忠,官南郡太守。

第九代

翼公之子

赐敏

  字惠甫,汉历官至大学博士。

  配黄氏,江夏世族。子一:季聰,接系。

第十代

赐敏之子

季聰

  字雍廷,吴任葛阳县令。

配施氏,宜春世族。子五:永昌,官丹阳内史。顺昌,官尚书令。景昌,接系。庆昌。茂昌。

十一代

季聰之子

景昌

  字尚之,吴历官至中护军。

配湛氏,宜春世族。子二:爵,授左衛长官。鬰,接系。

十二代

景昌之子

  字发夫,晋秀才。永嘉五年杜弢陷长沙,其党入宜春劫掠,公不屈被害。

配罗氏,宜春世族。子三:隆简,接系。隆悦。隆光。女一:娥。按:《幽明錄》载:娥,宜春人,入溪避寇,见石开,遂隐不复出,今其地名彭娥潭。又见《豫章十代文献略》。

十三代

鬰公之子

隆简

  字静卿,晋授步兵校尉,长沙贼乱被害。

  元配李氏,萍乡世族。子二:沂,接系,沿官儒学。椽。

继配谢氏,陈留世族。寇乱携诸子寄居母家。按:陈留是时属后赵。子四:彰。釤。彪,随母寄居陈留遂仕赵,累官譙郡太守,咸康元年王導北伐,公與石聰皆遣使请降。见《晋书·孔愉传》。影。

十四代

隆简之子

  字咏春,晋授洛阳县令。

配袁氏,宜春世族。子五:希广,接系。希進,官黄门侍郎。希玉,儒士。希元,官谏议大夫。希诃,官金吾将军。

十五代

沂公之子

希广

  字好仁,晋任儒学博士。

  配周氏,庐陵世族。子四:抗,字武阳,徙居蘭陵。大

兴时举孝廉,官至尚书左丞。师事旌阳令许逊,辞职移居豫章,逊娶以长女。永和二年八月十五日全家二十六人白日上升,宋政和间封潛惠真人,宅在新建县西,后人即其地建觀,名曰“彭真觀”。谢康樂額曰:宗华福地,故亦名“宗华觀”,今名“五臺菴”,菴内有丹井,宋宣和中浚井得石匣,内有小盒二丹存焉。南唐处士许坚有诗事见仙苑编珠雲笈七谶西山十二真君传,《江城名蹟记》。又《一统志》《通志》皆有传。拒,接系。锡,官御史大夫。福,官镇军大将军。

十六代

希广之子

字文阳,时江左乱離,公遊学北魏,遂居安定。累官至国子监司业,兵部尚书,左丞相。按:安定县在今甘肃鞏昌府。

配陈氏,宜春世族。子五:超,接系。赴,官寿阳参军。赵。起,官国子监博士。趨。

十七代

拒公之子

字仲逹,初事傅灵庆兄弟为部曲壮勇可当数十人。见《后魏书·傅監眼傅》。后入秦。大元四年與俱難拔旴眙,见《通

鑑》。又符秦寇襄阳,公曰:愿更遣重将攻淮南诸城,为棋

刦之势。见《方與纪要》。按:《水经注》载:公,安定人,累官广武将军,兖州刺史,赐爵关内侯。

配柳氏,河东望族。子三:荏,接系。伯,官监察御史。将,官太原太守。

十八代

超公之子

  字桐扶,魏授鄴城都护,累赐骠骑大将军。

  配张氏,清河世族,累封高阳郡夫人。子一:樂,接系。

十九代

荏公之子

  字子興,魏孝昌元年從杜洛周起兵,后事北齐高祖为都督,封樂城县公,旋以军功进爵汩阳郡公,开府仪同三司任并州刺史,除肆州刺史,累迁司徒,前武卫大将军,錄尚书事。天保元年五月封陈留王,拜大尉,赐玉纸诰命。二年二月壬辰薨葬京兆。史载:公,字子興,安定人,精晓兵法,勇悍绝倫,韩陵之役,先登陷阵,邙山之战,斩首三万级。又嘗从神武西讨與周文截腸决战。大统十五年擒同轨长史裴宽,以雄勇名于天下。《北齐书》有传。

配夏氏,会稽世族,封陈留郡夫人。子二:龙韬,接系。

龙文。女一:淑华,为齐武成帝夫人。见《北齐书》。

二十代

樂公之子

龙韬

  字叔略,北齐官至殷州刺史,移家京兆。按:京兆在今陕西西安府,姓苑:彭氏居江左,古有安定而无京兆。则京兆之彭实自安定迁也。见钱公辅撰思永公墓志。又程明道撰思永公行状亦言,其先京兆人,唐之中世始家庐陵云。

配高氏,渤海世族。子三:君材,官怀州刺史。君用,接系。君豹,因父被屈奔陈,仕至尚书左丞。永定元年后主捨身佛寺,正笏强谏不听免官。见《陈书》。

二十一代

龙韬之子

君用

  字登伯,后周官至河阴县尉。

  配段氏,京兆世族。子一:履真,接系。

二十二代

君用之子

履真

  字协和,后周官至内史中大夫。

配竇氏,扶风世族。子二:仲德,接系。仲敬,隋授官

新喻县丞,復归宜春。按解文毅谱序构云之子始家庐陵而不著先以何时居宜春予以他书考之,蓋自景直之先隋之季世也,据此则仲敬之返宜春,其说为不谬矣。

仲敬配李氏,生子镜遠,字达旦,配黄氏,葬萍北斑竹山。生二子,长景升,次景凤。景升一名逊,字普济,初修炼于萍乡瑶金山,继修炼于宜春䑓下瑶金菴,唐开元时勅封人天教主,宣授佛慈仁庆玉佛普明祖师,著有圆明正宗二卷。又瑶金山今名寶华觀内有淥水洞、灵丹井诸遗蹟。吉水罗文恭题有“光照大千”、邹忠介题有“万法归一”匾额。按:《宜春志》载,公性豪迈,類狂人,世号“癫仙”。当缘事坐遣扶桑,有楊典史械送其地楊歸,公授以薑,嘱可疗小儿腹疾。楊入宜境掷薑于彬江,至今薑山以仙种得名,将得道嘱徒以金鼎罩于秀江,火热七日即成佛。至第六日,徒众启视,公遂投河去视其钟内四面均有爪痕经迹云公配秦氏、蓝氏、赵氏,生三子:圆明、圆正、圆觉,后传父法俱得道仙去。事见《通志》《府志》《萍乡志》。景凤字普高,配卢氏,生子正運。按:李华平原公遗德颂曰:袁州耆舊袁维清、彭正運、施希廷、李开廷、百姓彭伋、潘玉等一十二人,咨余为颂,抚石而泣,又有进士彭遵见宜阳集宋州守彭方建徵君祠自言上世亦宜春人,大中祥符时始迁都昌。按:人物志方字季正都昌人蠡之子,朱子守南康,方就学于其门,弱冠魁省闱,累官至祭酒兼侍讲,执法至殿中,迁兵部侍郎,请归加龙图阁学士,諡文定。蠡字师范,寻之弟,朱子守南康时门人。

质疑义辨析甚精,为朱子所重,号梅坡先生。筑室训徒授业

江淮之上,累官至吏部尚书,赐龙图阁学士,寻字师繹淮宁

府教授南圖之后有文行乡里称曰东園先生,嘉定间特奏名南圖,政和五年进士,俱见《通志》。

二十三代

履真之子

仲德

  字伟行。隋历官瀛州刺史,遂居河间。按:河间即今直隶河间府。

配王氏,太原世族。子一:明遠嗣系。

二十四代

仲德之子

明遠

  字宏照,唐累赐金紫光禄大夫,吏部侍郎。

配房氏,清河世族,累赐天水郡夫人。子一:景直嗣系。

二十五代

明遠之子

景直

字介休,唐嗣聖甲申科进士,永昌己丑科状元。景龙二年由大常寺博士升礼部郎中,转礼部左侍郎,累加金紫光禄

大夫。致仕后访从父于宜春遂家焉。按:《豫章十代文献略》

公本瀛州河间人,徙居宜春。解文毅谱序陈留王六世孙景直事唐为礼部侍郎,居袁州宜春。又《文献通考》:永昌元年有蓄文藻之思科抱儒素之业科,公係蓄文藻之思科,鼎元景雲元年,丞相苏頲草制有曰通理内融含晖外静文尚典雅学穷精博云云,时献陵、昭陵、乾陵皆曰祭,公嘗言其非礼。又有司议和思皇后,以招魂葬定陵,公言不可,请如黄帝桥山藏衣冠故事,上从之。列《唐书·儒学传》。

配徐氏,唐封京兆郡夫人,与夫合葬集雲峯下。子一:构云。按:彭氏出於彭祖,载籍可稽。况其后无赐姓、无改姓,且并无冒姓,则一本之谊甚明。宋侍郎思永纂修家乘,尊徵君为大祖,而彭城以上略而不书,淮阳以下语焉弗详。遠引不如近徵,斯为实錄。兹仿其例,或图之,或世次之,删书自唐虞,亦纪存蜚仡之意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