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诗词,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我们不懂平仄调,写不出来诗词,但是总会背上那么几首,吟唱出几句来。有时候我们读到一句话,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仅凭一句话,就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诗词给我们的力量,它时常蕴藉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迷茫中看到前方的路。 比如我们与恋人天各一方,当夜深人静之时遥望窗外,总是能想到李商隐的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当中秋之夜因为忙碌不能回家团圆,望着天上的明月,也会想起苏轼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送别友人,恋恋不舍地目睹对方远去的身影,高适的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也会在心中流转。是啊,诗词其实是我们内心情感的寄语,不论你是快乐还是惆怅,都能在诗词中寻找到根源,。当我们细细品读诗词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内心世界,早就在千百年前就被诗人表露得淋漓尽致。 龚自珍在第六次会试的时候考中了进士,但是由于其性格直率,针砭时弊,被很多权贵打击和排挤,最后无奈辞官南归。道光三年(1823)的秋天,龚自珍感怀自己的身世,写了两首诗来自述生平,名曰《夜坐两首》,其中的一首气势宏伟,尤其是最后2句词气飞扬、豪气纵横,成为千古名句,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备注:砉(huā)这首诗一开头就用了“沉沉”两个字,定下了这诗的基调是忧郁伤感的,诗人说自己心里有沉甸甸的心事,身不由己地东奔西走,四海为家。下句诗人却笔锋急转,说自己放眼四海之内,都没有像“我”这样杰出的人物。此间诗人用了一个“睨”字,写出了孤傲和狂放的神态,可谓是信心满满。 诗人真的不在乎修仙参禅,封妻荫子吗?很显然,这是诗人在万般无奈之下的一种逃遁和隐居而已,结合龚自珍的生平,我们看到的是龚自珍辞职归乡,心中充满了遗憾,可是在那个时代,不归隐只好同流合污,这并非诗人想要的生活。 那么龚自珍人生远大的抱负和期待的境界是什么,诗中的尾联说“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意思是说哪一天如果“我”真正参悟了生命的本质,那么就会像如玉的美人,破空的利剑一样令人炫目。这最后2句可谓是全诗的精髓所在,此句一出,当如晴空霹雳,豪气横空,霸气十足,给人无穷的能量。 此句中又暗含着一种伤心,“万一”两个字,代表了不确定性,明知道自己这一生难以参透人生的真谛,但却希望自己可以悟透,这种复杂的心情背后,和何等的苍凉和无助,细细品读,一边是惊叹诗词的气势如虹,一边是伤感诗人的怀才不遇。 纵观此诗,来势汹涌,去势缠绵,我们读到的是孤独、凄凉、无奈,但这中间又有憧憬和希望,诗人雄心仍在,才能如此豪气干云,一气呵成地作成此诗。 国学大观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