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高三一轮专题训练(30):荒漠化的防治

 风吟楼 2019-12-12

一、选择题

(2018·吉林调研)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1.B 2.A

解析 1注意阅读图例联系非洲气候的分布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第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荒漠化的面积越大二者呈正相关;过度放牧是荒漠化扩大的首要因素;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2018·潍坊二模)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左图示意某区域植被分布右图示意灌丛沙堆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和光照B.地形和降水

C热量和水分D.土壤和水分

4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B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条件差

C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

D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

5若农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地区是(  )

A绿洲东部灌丛荒漠区 B绿洲植被灌丛荒漠区

C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 D无植被区

答案 3.C 4.D 5.A

解析 3图示区域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因此影响山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和水分。第4图中无植被区分布的位置:山麓地带绿洲上部这些区域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植被根系无法获得足够水分故形成无植被区。第5图中农田位于绿洲东部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因此会导致绿洲东部灌丛荒漠区的荒漠化加剧。

(2018·福建质检)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土壤酸化B.土壤沙化

C土壤盐碱化D.土壤有机质减少

7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滴灌技术B.适量掺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D.及时深耕土壤

答案 6.A 7.D

解析 6读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图连作年限为第八年时020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略有上升D项错误。读土壤pH值变化图连作年限为第八年时020cm土层的土壤pH下降、酸化A项正确C项错误B项图中未体现。第7当地的土地退化是连作带来的不是大水漫灌等灌溉技术问题带来的A项错误。土壤掺沙是为了增加土壤透气性B项错误。大量使用化肥没有解决土地本身的退化问题还会导致土壤污染C项错误。深耕是指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可缓解连作带来的土地退化问题D项正确。

(2018·广东六校联考)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来源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延河流域分别在19777月和20137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读图和表回答89题。

19777

20137

最大6小时降雨量

最大12小时降雨量

最大24小时降雨量

最大6小时降雨量

最大12小时降雨量

最大24小时降雨量

48.8 mm

66.1 mm

83.7 mm

69.8 mm

85.2 mm

97.2 mm

8.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

B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

C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mm以下粒径泥沙最多

D2013年较1977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

9导致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

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

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

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

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 8.B 9.C

解析 8图示小于0.1mm粒径的各级别中小于基粒径的沙量比重都是1977年小于2013说明2013年泥沙粒径变小了B项正确。图示1977年小于0.01mm与大于0.1mm粒径的比重都较小颗粒越大所占的比重越大、数量越多的说法错误A项错误;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但是0.01mm以下粒径泥沙比重较小C项错误;2013年较1977粒径在1mm左右的泥沙数量没有明显增加D项错误。第9上游大量修筑淤地坝具有拦沙效果可以使粒径较大的颗粒在上游沉积,从而导致下游颗粒减小,则C项正确;材料显示20137月的降水量比1977年更大因而侵蚀作用更强A项错误;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B项错误;修建梯田会减少水土流失D项错误。

(2018·齐齐哈尔五校联考)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11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BB

CCDD

答案 10.A 11.B

解析 10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的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防止了沟头的溯源侵蚀就减少了水土流失A项正确。土地荒漠化主要是和风力作用相关;沟头工程对防止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作用不大BCD三项错误。第11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B处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坡面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B项正确。在ACD三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坡面的侵蚀故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2018·山东泰安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研究风沙流对防治流沙扩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地区沙漠化严重某科考队研究该地区的风沙流时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粒运动方式依次为悬移、跃移和蠕移(下图);沙粒绝大部分集中在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沙粒粒径及移动高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输沙量与风速、下垫面密切相关(下图)。该地区在机械固沙(采用麦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防治流沙扩张效果显著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输沙量趋近于0

(1)简述风速从16/秒增至20/秒时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风速在1620/秒时该地区戈壁010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防治流沙扩张时种草比种树效果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采用机械与生物固沙后输沙量锐减简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输沙量总量增加;沙粒粒径变大;02厘米高度内输沙量减小210厘米高度内输沙量增加;最大输沙量出现的高度上移。

(2)跃移。原因:02厘米和710厘米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蠕移和悬移比重较低。27厘米高度内输沙量最大以跃移为主。

(3)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010厘米高度内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草的生长耗水量较小成活率较高维护成本低;种草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问题。

(4)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近地面风力锐减;根系固沙机械阻沙壤湿度增加,紧实度增加,起沙阻力增大。

解析 (1)随风速的变化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可从输沙量、沙粒粒径、输沙量随高度的变化及最大输沙量的位置分析。第(2)由图可知风速1620/秒时戈壁以风力侵蚀和搬运为主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2厘米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蠕移比重较低故结合图示风速1620/秒时该地区戈壁010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为跃移。第(3)与植树相比种草比种树耗水少且易成活且地面密植度较高维护成本低,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问题,且图中显示,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010厘米高度内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据此该地多种草防沙。第(4)该机械固沙(采用麦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有很好的阻沙和固沙的作用。主要从如何阻沙和固沙角度去分析。

13(2018·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埃尔埃希多地区(如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塑料温室大棚连成一片、一望无际,曾经荒凉的村落发展成为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综合性城镇。

(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埃尔埃希多地区温室农业迅猛发展导致了本地区荒漠化日益严重请综合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冬季受山地阻挡,西风难以影响;全年气候干旱,土壤为荒漠土(沙化),土地贫瘠。

(2)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中间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

(3)气候终年干旱;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缺乏;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温室大棚(截留雨水)不仅在沿海滩涂、丘陵甚至发展到山地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引起土地沙化、盐碱化进一步加剧。

解析 (1)从等高线信息可以判断地形类型从图中地中海及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而降水少,由此可知土壤多为荒漠土且贫瘠。第(2)沙土具有透气性、黏土能减少水肥下渗、有机肥提供养分。第(3)荒漠化的根源在于水分的减少温室农业过度发展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需求增大从而使土地沙化;同时在干旱地区温室农业的发展可能加剧盐碱化也会导致土壤退化。

(2018·湖南联考)南疆策勒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以前旧桥极少风沙危害。20092011年紧邻老桥建设了高度、长度、宽度均大于旧桥的新桥。自恰哈新桥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年39月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重要病害。据此完成1416题。

14.恰哈新桥积沙的主要来源是(  )

A甲处戈壁B.乙处河谷

C丙处戈壁D.丁处河谷

15导致恰哈新桥和旧桥积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距沙源远近B.植被覆盖率

C桥梁宽度D.桥栏阻风程度

16恰哈新桥每年39月桥()面积沙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差B.大气运动活跃

C河流水位高D.降水稀少

答案 14.A 15.D 16.B

解析 14图中可以看出积沙区主要位于桥西侧。图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盛行西北风所以恰哈新桥积沙的主要来源应在西北方向的甲处戈壁A项正确。丙处位于西南方向C项错误。乙处河谷位于北侧丁处河谷位于东南侧不是主要来BD两项错误。第15导致恰哈新桥和旧桥积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桥栏阻风程度图中显示旧桥是通风式桥栏风沙易穿过桥面不易积沙。新桥是密实桥栏通风能力差导致积沙多D项正确。距沙源远近、植被覆盖率无差异AB两项错误。桥梁宽度不是阻沙差异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第16沙是被风吹到桥梁上堆积的恰哈新桥每年39月桥面积沙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大气运动活跃B项正确。植被覆盖差、河流水位高、降水稀少不是沙堆积到桥面上的主要原因ACD三项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