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个农业失败案例,你死在了第几个?

 江南一鱼6jvvqc 2019-12-12

农场主+
第1538期


很多人觉得种地是一个低成本的事情,一是觉得种地简单,一家四口就可以上手,二是觉得中国农村地大物博,最不缺的就是一亩三分地,所以很容易忽略种植的人工、物料、运输、宣传、运营真正大头的投入,把钱投在基础建设等不必要的投入当中,很多农场租地的费用占到总投入的40%之多,资金链断裂只是时间问题。

并且还会把个人兴趣商业混为一谈,幻想着低成本高回报。

即使明白农业是一个高投入、回报期长的行业,也会迷茫的不知道方向,“种什么赚钱?”这种相对弱智的问题也会经常问出来。

怎么办?只有跟风上,身边养殖赚钱就做养殖,种植赚钱就做种植,引流做体验赚钱也照搬照学,最后几头落空,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运营模式和差异,在产业化和品牌化的席卷下毫无抵抗力,永远走在别人后面,吃别人剩下的,明白过来小农该如何生存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打仗的子弹。

当然,把所有的失败都归结在农场主身上肯定有失公允,因为农业不好做的另外一点就是极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但总的来说抛不开两点。


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化的大环境
粮价低迷利润空间少

粮食的价格是国家控制的,很难有很高的价格,且没有所谓的中间值。要么小面积做精致加工,深耕营销,要么大面积种植走大宗走量,多不多少不少,没有市场更难有销路,因为粮食不可能恒定在一个价格,波动是任何农户都无法避免的。

黑龙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很多农户都是以种粮为生,张先生家里有500多亩的土地,主要用来种植小麦和稻米,在鼓励种植大豆以后种植部分大豆,黑龙江的种植环境不用多说,种植技术已经多年沉淀。

但是经不住稻米的价格下降,即使是个丰收年,稻米这块也没有增收,因为分散种植粮食的产量没有上来,管理成本还在不断上调,不赚钱的情况下还亏损了几十万。
 
无奈又沮丧的张先生诉苦说,幸运的是没有受到恶劣天气,不然下一年都不知道怎么过,保本已经是最好的情况。
 

靠天吃饭血本无归
 
中国目前处在生产大国的阶段,并没有品牌化,也没有使用机械化,很多山区甚至是无法机械化,对全靠一家人的劳力扛起来的家庭农场,机械化有些遥远,能够保证产量的唯一神器是大棚,但是有点种植经验的农场主都知道,即使有大棚想要优质的农产品还是需要靠天吃饭。
 
没有经过雨水,没有受过自然阳光的农产品,在味道和营养上都是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问题影响产量,完全脱离自然的种植方法是不存在的。
 
2012年,退休的易先生率领工人昼夜开荒整地,建沟渠,修便道,落地自选的20万棵桂圆小树苗,但由于天气原因,价值十万的树苗还没结果就已付诸东流。
 
天气不能完全决定生死,但是在一个自然环境恶劣的环境下,更加考验农场主们的技术管理,失败的几率是不断上涨的。
 
知名度比较高的有机农场主邹子龙,他的农场在一场台风中消失殆尽,几百万在一夜间化为灰烬,留下一定的残枝,无奈后只能悄然接受众筹新建,但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像他一样一个星期就筹到大几十万呢!人定胜天只是神话故事,创业初期这个风险一定要考虑进去。
 

政策更改迫使倒闭
 
政策这个用词不太准确,应该是政策监管严格,很多农场的用地和环保走在悬崖的边缘,没有人管还可以生存一段,一旦加强监管力度很快就会被拆除和封停,所以当你想要把农业当做一份事业的时候,把它做正规是第一步。
 
即使政策不曾改变,下到地方政府以后就变得五花八门,这种环境无形为与政策强关联的农业增设了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只会伤亡惨重。
 
今年一刀切的大棚房,现在想想还是后怕有余,和天灾人祸一样,在涉足之前也必须了解相关的用地补贴相关政策,不能盲目地开工营业。


补贴乱象扰乱市场
 
说到政策就很难不说补贴的事情,很多涉农者,目的不是为了做农业,而是为了套取补贴,不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走进农场看看,大致能够了解。
 
所以很多踏实做农业的人,需要面对一些有关系、目的不单纯的对手,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小廖本来是在外打工的农村青年,因为家里父母逐渐年迈,返乡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很吸引人,便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回乡流转50亩的土地,在村干部的建议下种起了大棚蔬菜响应菜篮子工程。
 
一切摸着石头过河,整地栽种、工人人工,来来回回就花掉了5万多的资金,各种物料又花掉了3万多,虽然承包地的费用不贵,但是前后的投入已经超出预料的范围,先建后补的政策条件下只能吃老本,最后得到一亩100元的补助,因为流转土地较少还不能立项,除了皮没有肉,压力不比城里小。
 

全盘思维成了最大痛点
 
忽略渠道市场资不抵债
 
农业种植技术上不是一个很高的门槛,第一年不行,第二年基本都可以攻克技术上的难关,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大多生产基地在农村,物流不便且价格高,只能依赖中间商,但是价格上不去,好坏只能打包卖,渠道推广的思路并不开阔。
 
会员制、预售制、互联网渠道对很多农场主来说,想做但是并不会操作。好果子卖不出价格让很多农场主灰心丧气。
 

自己搭建渠道建立一个闭环,那个成本显然和找地做种养殖的成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投资几亿的某有机蔬菜种植园区每年最大的问题还是在销售板块,投资能够匹配全国市场,但是物流以及消费者的信任度只能匹配所在县市,中间有巨大的消费落差,最后盘子太满,端不动惨败,如果一开始就确定要突破的城市地区,我相信结果会好很多。
 
电商渠道这块整体很差,没有很多人愿意做这块,也是原因之一。
 
 
盲目扩大规模面积

农业走向大规模必须匹配大机械,一个家庭农场最顶天的面积是500亩,再多只会吃不消。

老徐,之前是家具厂的老板,公司营业额超过2亿,但因为整个中小制造业越来越不景气,老徐开始想转型,看好农业领域,于是从种植业开始,在老家承包了土地。为了避免风险,一开始只是试种了几十亩蔬菜,没想到特顺,菜价特好,几十亩就赚了十几万。

老徐认为既然成功了那就全面开花吧,又承包了1500亩全部搞基础建设和种植。没想到,几十亩的销售难度和上千亩的销售难度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卖不出去,没办法。

1500亩的蔬菜,要么低价贱卖,要么送人,要么丢弃,这一下子损失惨重,几百万就不见了,没办法只能继续努力。

至此4年时间,3000万积蓄全部花完,老徐的农场不得已转让给朋友。
 

产品选取太过小众
 
农产品的产品定位是和受众定位相互匹配的,如果你选择一种非常小众的农产品,那么你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人脉圈。
 
想着用小众产品服务大众,失败是注定的,即使成功也需要付出多倍的代价。

福建的章先生返乡创业,他心想只要把这些荒地利用起来,会大有前途。说干就干,他把在杭州买的房子卖掉,回到家乡租了300亩地搞起了农业。

不顾家人的反对,种起了市场接受度不高的黑老虎水果,作为食品,从口感上没有任何优势,100个人中找不出几个爱吃的人,作为观赏苗木,需要铺就销售渠道,增加了宣传上的成本,做深加工,抛开有没有开发价值另说,有没有人买更是一条黑路。

所以做任何产品之前,不要被新、奇、特所吸引,需要看的是消费者和市场需求,而不是产品,这个不能本末倒置。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农业投资者来说,“活下来的项目总是相似的,死掉的项目各有各的死法”。相比较那些成功的经验,创业者失败的教训更值得关注。成功未必可以复制,但失败却往往在重复。

农业项目的死法有千千万万,但有共性的问题往往集中在几点上,希望这些失败的案例更够给大家一些新的启发。




编辑 | 梅子
排版 | 小抽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