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芭建团六十周年系列展演 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 古典芭蕾舞剧 《天鹅湖》 演出:中央芭蕾舞团 艺术总监:冯英 演奏: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 指挥:张艺(12日)、刘炬(13日) 乐团首席:王小毛 舞美:中央芭蕾舞团舞台美术部 2019年12月12/13日19:30 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 总策划、制作人:赵汝蘅 音 乐: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 构思及执导:娜塔莉娅·玛卡洛娃 编 舞:娜塔莉娅·玛卡洛娃 舞美设计:彼得·法默尔 服装设计:戈琳娜·索罗芙耶娃 灯光设计:韩 江 外方总排练者:奥尔加·伊芙莱诺芙 中方总排练者:朱 妍、徐 刚 排 练 组:王 琪、王 浩、李 俊、张 剑、王启敏、鲁 娜、于国华 中芭首演:1958年6月30日,北京天桥剧场 剧中主要人物: 黑天鹅(奥黛丽):徐琰(12日)、方梦颖(13日) 齐格弗里德王子:黎文韬(12日)、陈铸明(13日) 班 诺:武思聪 二 女 友:王 晔、战薪潞 四小天鹅:王 晔、战薪潞、孙晓倩、谢 欢 三大天鹅:邱芸庭、刘雪晨、李 洁 魔王罗斯巴特:李 科 母 后:史丽旸 (演员出场以演出当日为准) 黄昏,王子依然陷入烦乱思绪之中。班诺看到一群天鹅从远方飞过,便催促齐格弗里德一同去打猎,希望以此转移他的注意力,消除忧郁和烦恼。齐格弗里德跑进森林,班诺紧随其后,但是他们俩走岔了。 齐格弗里德独自徘徊在密林深处,他发现了一处月光笼罩的神秘湖水。王子一无所知,这里是魔王的领地,魔王对少女们施以魔咒,把她们变成天鹅。齐格弗里德看到一只天鹅在湖面上划过,他准备用弓箭射她。天鹅抵达岸边,他惊呆了,天鹅突然还原人形,她的美丽征服了王子。她就是奥杰塔,是被魔王施以魔咒的那群天鹅之王。尽管受到惊吓,奥杰塔还是向王子讲述了她的遭遇,魔咒使她和她的伙伴白天变为天鹅,晚上才能变回少女的模样,只有当一位从没有恋爱过的男人发誓永远忠实于她时,魔咒才能被打破。从王子与奥杰塔相遇的第一刻起,王子就意识到,他一直相信世上存在着真挚的爱是多么正确。以前他从没有把自己的心交给过任何人,但此时他毫不迟疑地奉献给了奥杰塔。天将破晓,魔王施展魔力,把奥杰塔从齐格弗里德的怀抱中抢走。齐格弗里德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已经和奥杰塔的命运紧紧相连。 突然,一个陌生的武士出现了,他是魔王伪装成的,陪伴他一起来的是迷人而又狡猾的奥黛丽。她的外貌与王子深爱的奥杰塔惊人的相似,奥黛丽施展魔法迷住王子,扫除了他对奥黛丽身份的所有疑惑,王子坚信她就是奥杰塔,并且宣布选择她做自己的新娘。武士介入他们之间,要求齐格弗里德向奥黛丽发誓忠实于她,他欣然同意并且发了誓。此时,王子眼前浮现出奥杰塔忧伤的身影,他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得意洋洋的魔王和奥黛丽不见了。王子极度忧伤地跑到湖边。 ![]() ![]() 娜塔莉娅·玛卡洛娃在家乡列宁格勒开始自己的舞蹈生涯,13岁进入瓦冈诺娃芭蕾舞学校,毕业后加入基洛夫芭蕾舞团并迅速成为首席演员。在伦敦演出《吉赛尔》后她获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1965年她获得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 之后她在美国芭蕾舞剧院开始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在该团首演了《吉赛尔》,还在世界各大芭蕾舞团担任过客席艺术家。她演绎了大量古典芭蕾,和很多现代编导如麦克米伦、罗宾斯、巴兰钦、阿什顿、贝嘉、佩蒂、诺伊梅尔、泰特利和克兰科的作品。 1980年,她为美国芭蕾舞剧院排演了《舞姬》全剧。她的版本自1919年之后首次恢复了最后一幕,重塑了原有的戏剧结构和感染力。她为16个舞团排演过此剧,包括皇家芭蕾舞团、斯卡拉芭蕾舞团、东京芭蕾舞团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芭蕾舞团。她还为瑞典皇家芭蕾舞团排演过《吉赛尔》,为皇家芭蕾舞团排演过《睡美人》,为中央芭蕾舞团排演过《天鹅湖》、《舞姬》等。 2012年12月1日玛卡洛娃获得了享有盛誉的肯尼迪中心终身成就奖。2014年4月30日,她获得了由《俄罗斯芭蕾杂志》和俄罗斯文化部颁发的“舞蹈之魂”称号,表彰她在西方世界传播俄罗斯古典芭蕾传统的功绩。 ![]()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三部伟大的芭蕾音乐:《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此外,他的很多音乐作品都被后人用于编排芭蕾舞,包括《弦乐小夜曲》(1915年福金编舞,1934年巴兰钦编导《小夜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937年巴塞林编舞)、《哈姆雷特》(1942年赫尔普曼编舞)、《第三组曲》(1947年巴兰钦用第一乐章编《主题与变奏》)、《第四组曲》(1933年巴兰钦编舞)、《第一钢琴协奏曲》(1943年尼金斯基编舞)、《第二钢琴协奏曲》(1941年巴兰钦编舞)、《第三钢琴协奏曲(未完成)》(1956年巴兰钦编《辉煌的快板》)、小提琴曲《谐谑圆舞曲》(1958年巴兰钦编舞)、《第一交响曲》(1971年麦克米伦编舞)、《第六交响曲》(1957年里法编舞)、《曼弗雷德交响曲》(1979年努里耶夫编舞)等以及根据他的不同音乐段落编曲创作的芭蕾。1965年,由克兰科编导的舞剧《奥涅金》。1981年,纽约市芭蕾舞团举办为期10天的柴可夫斯基音乐节,演出了巴兰钦、罗宾斯、马丁斯等编导根据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12部新作品。 ![]() 马里乌斯·彼季帕,法国舞蹈家、编导,有“古典芭蕾之父”的美誉,对俄罗斯学派芭蕾有着深刻影响。他自幼接受芭蕾训练,在欧美国家表演后,于1847年前往俄罗斯担任主要演员和编导,此后60余年间他一直生活在俄罗斯,创作了54部新芭蕾、复排了17部,并为35部歌剧编排舞蹈。其芭蕾作品大多是浪漫主义的,并引领一个时代。至今广为流传的作品有:《堂·吉诃德》(1869) 、《舞姬》(1876)、《天鹅湖》(和伊凡诺夫,1895)、《雷蒙达》(1898)、《睡美人》(1890)。 ![]() 俄罗斯芭蕾演员和编导,彼季帕的助手,有“俄罗斯芭蕾之父”的美誉。1852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帝国舞蹈学校,1882年任排练者,三年后成为第二芭蕾大师。作为彼季帕的助手,他为马林斯基剧院创作了许多作品,只因排在彼季帕名下,生前很少受到赞扬。其实他是一位重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编导,他擅长通过集体动作的图形造成幻觉(如《胡桃夹子》中的雪花舞),被认为是利用群舞来展开芭蕾舞剧的情节或主题的先驱。他所编舞的《天鹅湖》第二、四幕流传至今。 ![]() ——中央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又: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成立于1959年12月。演职员均由专业院校培养的一流艺术人才汇集而成。在历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剧团在俄罗斯学派的坚实基础之上,不断汲取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之特长,在引进排演了《天鹅湖》《堂·吉诃德》《吉赛尔》《卡门》《奥涅金》《小美人鱼》《舞姬》《灰姑娘》等大量的世界经典名作外,自创了《红色娘子军》《祝福》《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过年》《鹤魂》《敦煌》《九色鹿》等一大批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成功探索出一条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完美融合的中国芭蕾艺术发展创作之路。 60年来,剧团在人才培养、剧目积累以及芭蕾普及教育等方面也取得骄人成绩,其中不乏芭蕾、音乐、舞美等艺术家显身于各类国际专业比赛领奖台和世界明星行列之中。中外保留剧目200余部,有些剧目已被列为中国艺术经典和国际文化品牌。 |
|
来自: 玉鸭熏炉闲瑞脑 > 《唱歌、音乐、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