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过了30岁这个坎儿,仍旧过着平庸的生活,不上不下,体味着“中年危机”的压力和尴尬,于是便彻底乱了心。难道自己的一生就这么“一眼望到头”,如此平凡地度过?其实不然,在动荡的晚清,有这样一个同样“不甘平庸”的人。纵使一路曲折坎坷,他最终也能化腐朽为传奇,活出另外一番绚丽多彩的模样:48岁前,三次落榜、结不起婚,只能去做“倒插门”,一贫如洗的他,却能得到岳父岳母的赏识、资助; 48岁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路“火箭式”晋升,最后成为了名垂青史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能受天磨真铁汉”,没有显赫的背景和家世,在时代大环境艰难的晚清,他却偏偏凭着过人的“大智慧”,活出了另外一番光景。也因此美国《新闻周刊》评他为“一千年来全球40位智慧名人”之一,连大文豪莎士比亚都排在他之后。从“草根”到“晚清第一能人” 他用一生的智慧书写传奇 知道他是和曾国藩、李鸿章并成为“晚清三大中兴名臣”,在闭关锁国的大环境中,突破阻碍,西学中用。 但光环背后,他那传奇智慧的一生,却鲜为人知......
幼年家贫,一家八口全靠父亲支撑,襁褓中的他“差点饿死”。不信命的他刻苦念书,9岁就能写出一篇漂亮的长篇文言文,17岁靠奖学金继续学业;少年时期,性格偏激倔强,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少年”。经老师提点,醒悟后的他,时刻用“涵养需用敬”警示自己,最终改变自我,获贵人提携;长大后,3次落榜,20岁时结不起婚,只能当“上门女婿”。但他仅用一年,就凭自己的才学,得到岳父岳母赏识,还收获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似乎他的一生屡遭不顺,各种磨难和挫折,也都集中在了他一人身上;但同时,他又是幸运的,任何困难在他身上,都会迎刃而解。 他身上最传奇的,还是在本该安享晚年的48岁,才选择出山做官。48岁时,一路晋升,坐到了宰相的高度,跻身当时的“贵族”层,成为“大器晚成”的代表。所以,他的一生,尤其值得我们去探索学习.......没有背景、没有身世的他,竟然一步一步跻身“晚清大V朋友圈”,让无数人大呼“不可思议”。 这其中,左宗棠过人的智慧功不可没。 左宗棠的处世智慧,也被李嘉诚挂在办公室▼ 要知道,左宗棠并不圆滑,相反,他性格刚烈、说话直,甚至人称“左骡子”。 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性格,在职场社交中,是要命的忌讳。“求实心任事之人”:只要真心做事、诚心做人的官员; “平素气类相投,而均知大局为重”:找志气和性格相投的人、即使有异议,也能以军政大局为重; “彼此有话直说,有事实干,庶期于西事有益”:挑选将领只重两个字“廉干”,不贪钱,能办事。 靠着杰出的管理智慧和才干,收复新疆这样5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他只用了短短一年半,着实震惊全国!而在人情世故上,左宗棠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准则,始终坚守“居心宜直,用情宜厚”。纵使与好友曾国藩政治意见不合,他也能用恰当而巧妙的方式解决。对于曾国藩后人,左宗棠照顾提携,难时也会拿出几百两银子慷慨相助。每次回家,左宗棠总会宴请乡邻,登门送礼,甚至兴办学堂,供族人子女免费读书。原来,早年的底层生活,让左宗棠十分清楚,人性好妒忌、攀比,容易积怨成恨。识人性,谓之情商;通古今,谓之格局;知世故,谓之智慧。看似刚烈的左宗棠,其实才是少有的情商、格局、智慧——三者集一身的大家。他既了解自己,又通人性,始终能让自己舒服,又能把事办好。《礼记-大学》曾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是,一个人要想建功立业,一展宏图,首先要完成身边的小目标——修身和齐家。他和妻子周诒端恩爱和睦,被称为“清朝第一模范夫妻”,犹如教科书一般的存在。左宗棠对妻子的爱,都融在了细节里,不动声色,却又感天动地。一向节俭、廉洁的左宗棠,平生唯一一次接受人家贵重的礼物,是留给妻子一件缴获的“洋灰鼠外褂”。后来,在妻子不幸病逝时,收到噩耗的左宗棠仰天大哭,含泪写信给儿子,命其以后将自己与妻子合葬;并亲手写墓志铭:“珍禽双飞失其俪,绕树悲鸣凄以厉”。 
夫妻间最和谐美好的关系,莫过于“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作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富家千金,又是当地有名的女诗人,周诒端甘愿退居幕后,做他的“闺中知己”:周诒端为支持左宗棠考取功名,卖掉首饰供他进京赶考;30岁时他仍一事无成,周诒端不但没有指责埋怨,反而作诗鼓励; 也正因夫妻感情和睦,左宗棠才得以获得美满家庭,在早年静心积淀学习,最后一举成名。
养好了内心,行为自然不会发生偏执。 少年阶段:言传、身教相结合,既给到观念指导,也给到方法参考。 因为常年在外,33年的时间,他不过只有两三次跟家人短暂团聚的机会。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孩子的父爱和教育,最后,左宗棠的8个孩子都取得了一番成就,成才立业: 长子孝威17岁中举,是湖南省历史以来最年轻的举人; 四子孝同,在左宗棠去世后,完全依靠个人能力,做上了江苏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省长; ......
左宗棠曾孙左景昌(右二)全家福▲ 他的子子孙孙,接连几代人受良好家风的熏陶,每一个都成才成功,谱写了一段段佳话。左宗棠的一生,可圈可点的智慧和经验太多,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学以致用”。 单纯只是看个故事,却忽视了最重要的精神和智慧内涵;
从小就不喜欢读史,感觉离自己太遥远; 关于左宗棠的小说假假真真分辨不清;
.......
但有这么一位大师,他口中左宗棠的一生,却要比热播电视剧还要妙趣横生。 他说:别人读左宗棠,读的是历史,而我理解的,是人这辈子受用无穷的处世智慧。 这个人,就是徐志频。 作为著名畅作家、评论家,徐志频出版了《左宗棠传》、《左宗棠:家书抵万金》等14部相关著作,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三年加印11次,销售近50万册,还获得了“中国影响力图书奖”。 《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仅京东评论有2.5万+条,好评几乎100%。 《湖南人怎么了?》天涯首次网载,在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易连载点击前三名,总阅读点击量过亿。
“当代最了解左宗棠”的人这个称号,并非夸夸其词。 20余年来,他所看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无一不和左宗棠有着密切的联系。 读万卷书:通读古籍上千本、翻阅文献千万字,凡是左宗棠读过的书,他都读了一遍,有关左宗棠记载的文献资料,他都阅尽;
行万里路:他沿着左宗棠的足迹,走过30多个城市,游历5000多公里,拜访左宗棠后代10余人,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中,探寻最真实的左宗棠。 能出世潜心钻研,又能入世体味社会浮尘。 一路走来,他获得了大量左宗棠不为外人所熟知的真实故事,也正是这些一线资料,才能让他发掘出如此精彩和智慧的对现世的启迪。
老师拜访左宗棠墓守候人▲ 但善于思考钻研的徐志频发现,很多人对历史和左宗棠的印象过于浅薄,认为100多年前的人和事,和现在社会脱节太多。 再加上传统文化过于抽象,以至于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提不起兴趣。 当年,自己读小学的儿子东东也是如此。每次让他学习时,他都格外调皮,更别说历史、语文这样枯燥的学科了。
徐志频深知左宗棠提出的“黄金十年”之重要——孩子在少年时期得到的三观,会影响他一生。 于是,不再强迫东东背诵全文、熟读书本。而是把带着血肉的故事讲给他、结合生活实际去启发他思考。 结果没想到,孩子听得格外入迷,甚至每次放学回家,都嚷嚷着要爸爸讲故事。 不知不觉间,东东竟然能将一部《论语》全部背诵下来,每天到家不用催促,都会自觉进屋做作业。
现在的东东,不再是以前的调皮鬼了,他也逐渐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学习也进步一大截。 如今,正在悉尼读五年级的他,不仅英语说的溜,而且还全面发展,数学成绩稳居年纪第一,8000米长跑全校第一。 看到这一切,徐志频倍感欣慰,他感叹道:左宗棠的智慧和心法,30岁后,越早学到,自己和家人,越早受益。 左宗棠的一生 凝结了中国人精华的智慧之道 人生在世,难免有迷茫、焦虑的时候。
30岁后,大部分人缺的其实正是这样的处世智慧。
读懂左宗棠,就读懂了中国人高层次、高格局的处世之道。 读书时,懂得思维进阶的最快途径,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工作时,就如同拿到一本“职场晋升”宝典,轻松拥有高质量朋友圈;生活中,提升婚姻幸福、给孩子高层次的教育,受用一生......
可以说,中国人的所有智慧都藏在左宗棠的一生里,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提炼出心法,化为己用。 但徐志频不一样。 别人讲的是历史,他讲的是对现世的经验和启迪..... 不管是8岁孩童,还是白发苍苍的暮年老人,都能被徐志频老师那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谨智慧的讲述所吸引,从中受益终身。 所以,十点课堂特意邀请徐志频老师,推出重磅级节目《左宗棠的30个智慧法则》。  浓缩了徐志频老师20余年的心血,将左宗棠73年的人生智慧一并传授给你,没有空洞的鸡汤,只有最贴近生活的建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