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 你的回答,决定孩子的未来!

 俊YBWCMT 2019-12-13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智能手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可是,新的教育难题也出现了,那就是孩子以用手机学习的借口,开始玩得不亦乐乎了。
很多家长都表示,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爸爸),我想玩手机!
大多数家长对待孩子的请求,都是说“那就玩一会儿吧!
成年人尚且无法抵御来自手机的诱惑,更何况孩子。
手机是把双刃剑,既是学习工具,又对身心发育中的孩子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

家长对待孩子想玩手机时的态度,有可能就会决定孩子的未来。因此,如何教孩子合理地利用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所奴役,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课题。
1
手机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
现在的很多家长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时,手机便成为了很多父母打发孩子的最佳工具。
每当孩子们放学或放假在家,没有家长的陪伴,手机便成为了他们的精神伴侣。
就算是家长们在家时,手机也成为了孩子安静下来,不吵不闹的最佳媒介,这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是,你可曾想过放纵孩子肆意玩手机的后果?
有数据显示,孩子每天连续玩半小时手机,平均每分钟会眨眼超过7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小于5秒,长此以往,视力将急剧下降。
不久之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
在调查的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中,只有2位考上大学。而另外50名不玩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只有三名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工。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这些数据和结论,都在时刻提醒:孩子玩手机非小事,家长必须重视。
不仅如此,玩手机对孩子的学习,弊远大于利。

有些孩子将玩手机美其名曰“学习”,实际上,手机上的各种诱惑无法让孩子保持专注力,最终起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玩手机,浪费的是孩子学习进步的时间,耽误的是孩子未来的发展。
有时候,孩子想要玩手机,并不一定代表他们沉迷于网络,可能还因为他们很孤独,渴望获得陪伴。
或者,孩子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玩,他不玩就显得不合群,害怕被孤立的心理让孩子产生了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手机的想法。
如果此时家长可以适当陪伴孩子,陪孩子出去走走,转移孩子的视线,孩子便很快就忘记了要玩手机这回事。
孩子的世界中,对外界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但是,孩子对虚拟世界和现实大自然的好奇心,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陪伴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比玩手机得来的更让孩子印象深刻,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会得到更好的满足。
父母用这样的方式应对孩子的手机欲望,才会教出眼界开阔,而不是抱着手机坐井观天,只知玩游戏,看电视,去了解世界的孩子。
所以说,家长们对待孩子想要玩手机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走向怎样的人生。
2

改变孩子,需要以身作则

看了这么多,但真正做起来,很多家长还是很头疼。
那么,家长们该如何在陪伴孩子,与合理应对孩子使用手机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呢?

1)找到能替代电子产品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的家长说,孩子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就觉得无聊,不知道干什么好。
其实,让孩子培养点兴趣爱好,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学画画、学下棋等等,每天都需要练习,也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带孩子爬山、游泳,让孩子全身心都锻炼了;亲子阅读、亲子游戏...
这些有益、能充分培养孩子兴趣的事情,可以用来转移孩子想要玩手机的欲望,让孩子明白,除了手机以外,其实还有更多好玩的事情。
2)合理拒绝孩子
面对孩子的手机欲望,家长可以适当的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地向孩子讲述玩手机所带来的害处,而不是斩钉截铁的直接严词拒绝。
比如,玩手机会造成近视,眼睛不舒服等,让孩子感受到“害怕”。如此,孩子就会对玩手机有所收敛。

3)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有时候,家长管不住孩子玩手机,是因为自己不能以身作则。
很多孩子对此“顶撞”道:“你自己都在玩,凭什么管我?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怎么能不教出爱玩手机的孩子。
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自觉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陪伴孩子学习上来。
4)父母的陪伴,让孩子见识更大的天地
龙应台曾说:“玩,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
最优秀的父母,是最会带着孩子玩的父母。
带孩子散步、旅行、博览群书,孩子会在自然中观察虫居、鸟鸣、草露,感知山、海、云、雾之美,在书中拓展眼界和胸怀。
从小被自然灌溉,被人文浸润,被书香熏染的孩子,兴趣自在天外,心中自有大世界,又怎会沉溺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和孩子的灵气,不如说拼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默契。
好的父母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只扔给孩子一部手机。
一部小手机,往往藏着做父母的哲学,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