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全文 | 欧盟发布《区块链的当下与未来》评估报告 | DataLaws

 天涯军博 2019-12-13
广告

大数据战争:人工智能时代不能不说的事

作者:何渊

当当

如需《区块链的当下与未来》报告PDF版,请在本公号后台回复“区块链未来”免费下载!

全文共计约3200,细读时间约11分钟

近年,欧盟委员会对区块链技术发展进行了通盘考虑,力图在区块链创新中取得领先地位。总体来看,欧盟通过建立欧洲区块链伙伴关系、可信赖区块链应用国际协会、欧洲区块链观察等机制,以加强区块链应用的合作和投资、支持国际标准的制定,促进产业各界和监管部门间的对话,以形成可行的规制框架。2019年10月8日,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 JRC)[1]发布报告——《区块链的当下和未来:评估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多维影响》,深入分析了分布式账本技术对多个应用领域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2]

一、区块链的基本运作

区块链是一种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相连,并通过密码学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结构。通过区块链,用户间交易无需中介或可信赖第三方介入,而是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即可实现相互信赖。区块链运行体现了几项关键要素:去中心化、防篡改、透明化和安全。然而,区块链技术仍面临大量未解决的挑战,例如公有区块链有限的扩展性,进而导致低交易量或在开发现有PoW共识机制时的高能耗。大多数参与者共谋(超过51%),或由有限数量参与者高度独立运行网络则会带来安全风险。另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护个人数据、敏感数据或机密数据。当某些数据集并不打算被公开,或因错误必须被修改时,区块链的技术架构便带来阻碍。因此,区块链与GDPR条款之间的冲突也引发了广泛争议。

二、区块链生态现状

自2014年以来,欧盟国家内围绕区块链技术的大肆宣传受到金融利益的影响。而实际上,区块链在其他领域的广泛潜力也逐步得以激发和释放,有望在未来10-15年内产生深远影响。自2009年起,世界范围的投资者注意力已大幅转向区块链。欧盟对区块链创业公司投资从2014年的4.5亿欧元增加到2017年的39亿欧元,2018年则迅速增加到74亿欧元。

中国和美国在区块链领域为欧洲国家带来竞争压力。2018年,中国在全球区块链创业公司数量中领先,几乎是美国公司的两倍。然而就累计投资而言,美国则领先于中国一小部分。在欧洲国家中,英国无论在区块链初创公司数量上(接近欧洲总量50%)还是在投资数额上(约占70%)均占据关键地位,德国、法国、荷兰和爱沙尼亚紧随其后。世界范围内,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的区块链技术和应用较为领先。行业重点方面,超过70%的创业公司分布在金融服务或软件领域。

三、欧盟政策环境下的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欧盟政策层面受到关注。最初欧盟政策聚焦于加密资产和虚拟资产问题。2016年11月,欧盟委员会与欧洲议会成立金融科技分布式账本技术特别小组。2017年3月,欧盟委员会召开金融科技公共咨询会,目的在于向利益相关方征询金融科技发展政策的意见。2018年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了金融科技行动计划(FinTech Action Plan),行动计划认为,区块链技术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过于宽泛的立法或监管行动并不适宜,因此该计划仅划定基本的技术条件,以免遏制创新。跟随行动计划,欧盟相继出台了大量针对性机制,如建立欧盟区块链最佳实践,利用监管沙盒设立一般性原则和标准等。

基于区块链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影响,大量研究项目和对第三方的资金投入也成为欧盟委员会支持区块链研究创新的重要举措,如2018年“针对中小企业的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Blockchain and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for SMEs)、“促进社会福利的区块链”(Blockchainsfor Social Good),以及“共建有益于欧洲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态系统”(Co-creatinga European Ecosystem of DLTs for Social and Public Good)等项目。2018年2月,欧盟委员会发起设立区块链观察论坛(EU Blockchain Observatory and Forum),并已投资8000万欧元支持区块链在技术和社会领域的应用。

同时,大量欧盟委员会机构正考虑或已经开始使用区块链作为提高和支持欧盟委员会政策落实的可能路径,以更好实现信息的可获取性、实时报道、身份管理、公证服务以及监控商品流动等服务目的。2018年4月,欧盟21个成员国和挪威签署建立欧洲区块链伙伴关系,并合作建立欧洲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以支持欧洲跨境数字公共服务。

欧洲议会也在积极探索区块链的跨部门应用潜力,紧跟上述推动金融科技特别小组的虚拟货币相关决议,欧洲议会研究服务(EP Research Service)机构对此议题出台了多份报告和资料。2018年,欧盟讨论发布了《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区块链:构建对非中介化机制的信赖》和《区块链:前瞻性的贸易政策》两项决议。

四、未来之路

尽管区块链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然而我们不仅应了解其技术内核,同时应在探究区块链应用过程中寻找其边界和关键性问题。

第一,信任管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对信任概念的重新定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介机构的彻底消失,也不意味着信任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协议轻易建立。实际上,区块链是一种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重维度间相互作用的技术模式。尽管政府机构等第三方主体处理程序繁复、成本昂贵,但仍需要借助其运行来划定责任、执行规则和解决争议。同时,需要对区块链的运行管理机制进行详尽审查。

第二,去中心化协调问题。区块链可能为经济组织带来更多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合作式或P2P模式,我们已经通过平台经济或共享经济见证了类似的颠覆式效应。区块链可重新调整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失衡关系,允许不同主体间更为自由的销售和买卖数字资产。在未来,将会有更多新类型的经济社会机构执行区块链规则系统,如智能合约,进而带来资源管理的边界问题。

第三,加密经济。未来加密经济将进一步扩散蔓延,区块链将允许公司企业间的跨国跨边境活动,而不必受到任何法律规制或政治监控。目前以及未来加密经济的一项突破性发展将围绕代币(Tokens)的概念而展开。区块链中的代币概念已超越了其金融内涵,而代表了商业模型或经济系统中的多元价值。例如,在不同区块链系统中,代币代表着对某些服务(如云存储)或产品的获取渠道,代表着一个社区或组织内部的投票权,或者是对挖矿者的酬金。基于代币的系统是对个人、组织、社区行为之间的大规模协调,将持有共同目标的不同主体聚集在一起。从这一意义上而言,新型的加密经济是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行为科学各个学科一起探索人类决策和交往问题。

第四,自主身份。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个人身份管理的替代路径,可允许个人在链上自行保持和管理其个人身份。区块链机构可提供假名化和相当程度的匿名化水平,同时也可以授权特定主体在特定时间访问部分数据。因此,区块链实现了更为快速和安全的个人身份管理,并且增加了个人对数据披露和选择与谁共享的控制能力。下一步,将评估区块链如何与其他分布式身份认证立法机制相适应的问题,例如欧盟《电子身份、认证和信任服务条例》(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Authentication andtrust Services) 中有关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时间戳等规定,以确定和指引商业、公民和政府机构间的电子往来。

第五,互操作性和标准化。互操作性将是区块链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互操作性正在通过国际标准化工作组推动,这对于区块链未来的跨产业应用至关重要。但也有反对意见认为,过早推行标准化可能将未测试的技术和新的区块链群体拒之门外。目前,标准化的困境一方面与技术发展初期概念和实践的零散化相关,另一方面也缺乏大型的区块链开发社区,或被超大型科技商业公司所左右。因此,标准化活动应注重标准制定过程中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序,以实现公开、透明和最大共识。

第六,数据保护。由谁、基于何种目的以及如何处理、存储和拥有数据,已成为大部分企业运行的一项核心内容,在可见的未来,这将变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作为一种防篡改分类账本机制,区块链将为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更为有效的机制。然而,这仍然取决于输入、处理和存储于区块链中的数据质量,取决于数据是否正确、有效或完整。区块链技术仅在引入数据时,并在相关参与者或节点的共识下记录和验证数据,而难以对其准确性进行核查。区块链技术架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以往的区块链系统中的记录可能会有不再被保存、更新或维护的风险。企业组织必须评估其资源以建立受信任的数字存储库,并保证相应的技术和机制,以确保合理的档案存储、数据管理和访问。

作者简介:程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