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80后打工妹,凭着在工厂宿舍写的一些妙诗,拿下数项诗坛大奖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12-13

在多数领域,小人物和名家权威之间或许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在文坛则显然不是这样。一首首来自民间的诗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陆游在700多年前说的一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一位80后打工妹,凭着在工厂宿舍写的一些妙诗,拿下数项诗坛大奖

陆游这句诗解释了沈从文仅受过小学教育,只在北大旁听了几年却能写出《边城》;也解释了从没有正式上过学的仓央嘉措,却能写出一首首惊艳世人的情诗。而本期要和大家介绍的这位80后才女的存在,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高手在民间”。

此女名叫郑小琼,1980年出生于四川南充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毕业于某卫校,学历是中专。毕业后她和很多人一样南下打工,生活的不易让这位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小姑娘对人生有了许多深刻的想法。于是在结束每天12小时的工作后,就在工厂的宿舍里,她拿起了笔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

一位80后打工妹,凭着在工厂宿舍写的一些妙诗,拿下数项诗坛大奖

与其它诗人的阳春白雪不一样,郑小琼几乎所有诗作都在记录打工者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悲与喜、充实和迷茫都被郑小琼写成了文字。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一些报刊杂志投稿,没想到却受到了众多名家的好评。凭着这些妙作,这位大学都没上过的农村打工妹在国内拿下了数项诗坛大奖,与韩寒等人一起入选“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

颇有意思的是当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先生在读过郑小琼的作品后,公开表示:“这位打工诗人的锐利,会让多少自认为专业和富有技艺的诗人无地自容啊”。作为知名学者,张先生的大气和坦承令人佩服。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郑小琼的《黄昏》:

一位80后打工妹,凭着在工厂宿舍写的一些妙诗,拿下数项诗坛大奖

这是一首写工厂女工的诗作,诗人以灵动的语句,用第一人称写出了作为一名普通打工者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全诗可以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写的是黄昏时的几幕场景。晚风中传来沙沙的衣衫声,那是一群刚放学的孩子,他们是那么天真可爱,让人看见了就欢喜。而在不远处,一位小贩的微笑,也让这个黄昏变得格外温暖。他在笑什么?是岁月的静好,还是这贴着玻璃嬉戏的孩童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们不得而知。所以有美好,都藏在这淡淡的一笑中。

一位80后打工妹,凭着在工厂宿舍写的一些妙诗,拿下数项诗坛大奖

秋天的落叶上模糊的背景

第二节同样以声音起句,五金厂的铁砧声打破了平静,制衣厂的丝巾似乎要和黄昏的阳光比一比亮度,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声音和事物,在才女眼中都充满了诗意,它们就像女工的青春一样,光彩夺目。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写的是少女的忧伤。风中的落叶、远方的鸟儿,都令少女伤感,因为它们都和自己一样,没有找到归宿。在这一节中,诗人寄情于景,十分高明。

一位80后打工妹,凭着在工厂宿舍写的一些妙诗,拿下数项诗坛大奖

最后一节是充满希望的抒情。他一定也在某个地方等待着,正如此时听着黄昏的自己一样。在这一节中,最妙的是“倾听黄昏”4字,它既呼应了前两节的声音描写,又将全诗的喜与悲拉得无限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一位80后打工妹,凭着在工厂宿舍写的一些妙诗,拿下数项诗坛大奖

与很多名家的诗作相比,这首诗的遣词或许并不算高明,但却令人印象深刻。读着它,恍惚间总能想到这样一幕:黄昏温暖的光线中,一位穿着工服的姑娘,站在宿舍的窗前期待着属于自己的爱情。这些姑娘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这个世界带来了那么多美好,她们的喜与悲都值得我们用最美的文字去歌颂,这正是打工诗人郑小琼在做的。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