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景如画!30张航拍美图带您鸟瞰滹沱!

 太行森林 2019-12-13

2014年12月12日

长江水奔流北上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五年来
南水滋润着石家庄这片土地
优化了我市水资源配置格局
修复了区域生态环境
有力支撑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不仅石家庄城区
350万市民吃上了长江水
而且石家庄的自备井减少了、
地下水位上升了
一增一减中
石家庄水生态开始出现向好趋势
尽管已经隆冬季节
沿滹沱河从市区子龙大桥
一直向东到藁城区段
宽阔的河面波光粼粼
两岸滨河景观路贯穿东西
岸边树木错落有致

一派诗情画意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通过以水带绿、以绿养水
干涸多年的老河道

如今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

2018年
我市启动了全长109公里的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
一期工程重点对城区段进行景观提升
打造“城市之眼”
对东三环至藁城段进行综合整治
对河道滩地景观节点
防洪堤及堤外景观带等进行生态修复
打造美丽的乡野景观
2019年10月1日
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已经向广大市民开放
生态美景赢得了一片喝彩
石家庄滹沱河整治工程的陆续实施
让昔日干涸的滹沱河
再次恢复了碧波荡漾
再加上采取生态修复、河道治理、
自然补水、生态补水、控制地下水开采、
关闭南水北调受水区范围内
142眼自备井等一系列措施
使滹沱河区域地下水位回升到34.51米
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南水北调中线全线通水以来
已经向滹沱河补水超7亿立方米
沿河两侧10公里范围内
地下水水位显著回升
五年来,
滹沱河沿线地下水位上涨5米左右
从数据上来看
2015年正定县地下水位是37.71米
2019年回升到40.56米
这几年的涨幅是2.85米
尤其是滹沱河沿线的地下水位测点涨幅明显
永安、蟠桃,正定水厂几个点
最高测点涨幅达到了5.57米
水足了,滹沱河边的小村庄——
正定县周家庄村
今年着手恢复“鱼米小江南”的盛景
11月14号,首季生态水稻喜获丰收
亩产1100斤的收成

正定曲阳桥乡地处滹沱河畔
素有“半洼半岗、稻麦两熟”的奇观
曾是历史上的贡米产地
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从上世纪八十年末开始
滹沱河上游来水逐渐减少
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周边泉水干涸
1999年之后
周家庄人引以为傲的稻米彻底消失了
20年后的今天
曲阳桥乡的水稻种植
因地下水位上升而重现生机

南水北调总干渠
在石家庄段长123.19公里
五年来,
石家庄使用的长江水
突破20亿立方米
其中供水16亿立方米、
生态补水7.5亿立方米
一渠江水不仅解了石家庄的缺水之渴
也让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
更加的灵动、润泽
南水北调一条线,把石家庄一分为二
东部和西部,原来西部的水往东部用
现在水留在西部了
中部相当于一个绿化长廊,
撑起一把绿伞
南水北调水主要在东部
东部发展后劲更足了

相关链接
石家庄水资源情况

石家庄是一座500万城区人口的特大城市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9m3左右

是全国水平的1/10,世界水平的1/40

属于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

作为河北省会的石家庄

水资源自然秉赋并不高

降雨量偏少,72%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

7条主要行洪河道和23条支流小河流经辖区

却都属于季节性河流

虽然有243座水库

但是有限的库水主要用于季节性农业灌溉

2014年前

城区以及城镇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开采

这就导致地下水每年下降速率近1米

全市形成45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影响面积

地下水生态恶化严重

南水北调总干渠在石家庄段长123.19公里

从高邑县进入,沿京广铁路西侧布设

经赞皇县、元氏县、鹿泉区等地

从新乐市进入保定市

大部分是明渠工程

五年来

南水北调向石家庄地区调水突破20亿立方米

石家庄城区近400万人吃上了优质的长江水

为石家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点赞!


石家庄发布(shijiazhuangfabu)

运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来源丨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 王小青

编辑|赵若云

责编|陈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