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谈说史事今天07:37 凉州最早建制于西汉,是西汉十三州之一,治所在今天的甘肃武威。 西汉时期凉州的位置大体等同于今天的甘肃和宁夏,西汉元狩二年,为打通河西走廊,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攻击位于河西地区的匈奴休屠王,霍去病大破休屠王,并攻占休屠王王城,汉武帝改休屠王城为武威。 元封五年,也就是十五年之后,汉武帝将天下分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而霍去病所打下的河西地区置凉州刺史部,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凉州自此得名。 凉州最初设有八个郡,名字都非常好听,分别是: 安定郡、天水郡、陇西郡、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 到了东汉时期,东汉政府对凉州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设立十郡,名字依旧很好听。分别是: 武都郡、陇西郡、汉阳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金城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到东汉兴平元年六月,在董卓旧部李傕等人的威胁下,汉献帝将凉州东部地区单独拿出来,成立为雍州,设雍州刺史。 建安十八年,东汉政府又将凉州与司隶校尉部的三辅一起并入雍州,治所就在长安。 之后到曹魏初年,曹丕再度重新恢复了凉州的建制,分河西8郡复置凉州。 从西汉到三国,凉州和雍州分分合合,这两个州加起来大体就相当于整个甘肃、宁夏和陕西南部,后世泛称“雍凉”,此地也成为三国时期魏蜀争夺的重点,诸葛亮北伐的目标主要就是夺取雍凉之地。 其实在《隆中对》中,雍凉并不是诸葛亮的战略重地,诸葛亮最初的目标是夺取荆州和益州。荆州当时号称天下之腹,其“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益州则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在诸葛亮的战略中,益州是大后方,而荆州则是北方中原的利刃,从这里可以直逼许昌、洛阳。若同时拿下荆州和益州,则可分两路北伐,一举拿下长安、洛阳。 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刘备是先拿下了荆州,虽然当时荆州是孙权借给刘备的,但借荆州和借钱的道理一样,孙权作为债主是孙子,刘备作为欠钱的一方则是大爷。 刘备许诺拿下益州后便归还荆州,不过刘备拿下益州后又搪塞称拿下凉州再还荆州,这直接把孙权惹烦了。虽然最后双方中分了荆州,但双方的梁子是接下来。至此荆州被分成了三分,北部四郡被曹操占领,东部三郡归孙权,西部三郡属刘备。 虽然只拿到了三分之一个荆州,但此时已经是刘备的巅峰时期。随后刘备又在汉中之战中大胜曹操,镇守荆州的关羽闻讯北伐攻打襄阳,建安二十四年,三国襄樊之战由此拉开。 襄樊之战的过程就不提了,结果是曹操孙权联合击败了关羽,孙权则趁机袭取荆州,俘杀关羽,刘备荆州之地全部丧失。 地盘被抢,兄弟被杀,刘备大怒,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亲征吴国,但在夷陵之战中败于陆逊,刘备随后病逝于白帝城,荆州算是拿不回来了。 丢失了荆州相当于北伐少了一条腿,而且只剩下益州一地的蜀汉在经济和人口上都难以与魏国打持久战。此后主政蜀汉的诸葛亮改变了最初的战略,他先是派人与孙权合好,然后平定南中,整顿后方。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逝世,魏明帝曹叡继位,诸葛亮闻讯后决定北伐,但目标并非是直取洛阳,而是希望能够拿下雍州西部和凉州地区。 诸葛亮明白,以蜀汉现在的实力想一举吞掉魏国是不可能的,为今之计只有徐徐图之,先拿下凉州等地补充一下人口再说。 其实凉州人口在当时很少,是三国时期各州人口最少的一个州,最多也就只有三四十万人。但是对于蜀汉政权来说,这么多人口已经不少了,而且凉州还盛产马匹,也可以弥补蜀汉骑兵不足的劣势。 而更重要的是,以诸葛亮的实力也就只够拿下凉州,于是诸葛亮便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拿下凉州。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初顺风顺水,一连拿下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雝等人相继投降诸葛亮。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关键时刻,被诸葛亮派去街亭阻拦魏国援军的马谡把诸葛亮狠狠地坑了一把,马谡直接就把街亭给丢了。丢失街亭相当于后路被截,为了防止自己被魏军包饺子,诸葛亮只得忍痛放弃了所占之地,带着三郡几千户居民撤回汉中。 之后诸葛亮又相继进行了四次北方,目的都是一样的,夺取凉州、雍正二地,占关中,图洛阳,但是都没成功,最后遗恨五丈原。诸葛亮逝世后,姜维继承其衣钵,继续北伐,目标是还雍凉,可结果仍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凉州一直是蜀汉和曹魏的争夺要地,只可惜诸葛亮和姜维都没能实现这一计划,以至于最后被曹魏反扑灭。 三国演义里的街亭位置和历史上的街亭位置的图解分析历史中真实的街亭:简称真街亭 两者的关系是,三国演义小说作者为了凸显街亭之重要性,将真街亭的位置改到了另一个方向完全相反的位置假街亭,假街亭的重要性远大于真街亭。 真街亭之战,马谡打的是前锋,在诸葛亮的北方,而假街亭之战,司马懿是包抄了诸葛亮的后路,马谡是在诸葛亮的南方,假街亭一旦失守,诸葛亮将面临后路被断,粮草断绝,全军覆没的危险。而由于小说中马谡失街亭的战役写的极为精彩,脍炙人口,失去它引起的风险又扣人心弦,进而进一步引出了空城计这样著名的典故,从而导致了真街亭借此大名远扬,真街亭究竟在哪里也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课题,其实,真街亭的位置远不如假街亭重要,若无三国演义,真街亭之战虽然也有其重要性,但它只会泯然于三国的诸多地名中。
真街亭的位置目前虽有争议,但所区别并不是很大,基本就是集中在现在秦安,庄浪几个陇西的位置,失去它的意义在于诸葛亮继续北伐,夺取整个陇西的前进之路的咽喉被控制了,同时魏军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关中西出陇山,再从街亭而出,关中和陇西通过街亭从而连为一体。那么,诸葛亮大不了无功而返,沿原路回汉中就是了。钱是没赚到,但至少本保住了。而失去假街亭,诸葛亮却将面临全军覆没,无家可归的孤军处境,那么,假街亭在哪里呢? 假街亭位于汉中和陇南的交接部,从汉中阳平关(属汉中略阳)西出甘肃陇南,进而向天水进军的祁山道上,若再缩小范围,应该位于祁山道和陈仓-青泥道的交叉点甘肃徽县附近。 从三国演义得出以上结论,可以从几方面讨论:
第二,如果说秦岭之西只是口误,那么司马懿还说街亭是汉中咽喉,如果街亭是在陇山西侧秦安庄浪一带,离汉中太远了,不可能是汉中咽喉,符合汉中咽喉特征的是甘肃徽县; 第三,司马懿说夺街亭便可以绝蜀军粮道,而汉中通往天水的唯一粮道就要经过徽县;而秦安庄浪位于诸葛亮尚未成功占领的地域,不可能是蜀军主要粮道; 第四,司马懿说诸葛亮一旦往汉中撤退,他就可以在小路埋伏打诸葛亮,说明街亭在蜀军回汉中的路上;而徽县就是在回汉中的路上,而诸葛亮从天水一带,向东南回汉中,是不可能经过东北方的秦安庄浪一带的; 第五,司马懿说诸葛亮如果不撤回汉中,他就会堵死各条小路,不让汉中的粮食运往天水一带,这个指的就是穿越青泥岭的所有小路,因为这个颈线位东西方向宽度狭窄,司马懿的大军完全堵死它是可以做到的。 ![]() 然后再从诸葛亮的话分析: 孔明曰:“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这句话也说明街亭位于汉中略阳阳平关进入甘肃的要道上。而秦安庄浪一带离汉中过于遥远,是不可能在阳平关道路要冲的。 孔明曰:“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吾等安归,意思就是说我们怎么回汉中,这也说明街亭位于回汉中的要道上。 也就是说,诸葛亮说的和司马懿说的完全吻合,毫无矛盾之处。 另外,街亭是否在青泥岭南边,即汉中内部呢?这种可能不大,从陈仓如果进汉中内部去掐断诸葛亮退路,得走陈仓-凤县-留坝-翻越紫柏山,路难走的多,而且从此就进入了蜀国真正的势力范围。而走陈仓-凤县,当向西转甘肃两当-徽县后,此时路要好走的多,行军速度极快,可以获得时间上的优势,且和魏国本部关中仍可通过较为平坦的陈仓-青泥道保持联系,同时,徽县和汉中隔着青泥岭,司马懿在断绝汉中和诸葛亮大军联系的同时,向南可以依托青泥岭天险阻止蜀国从汉中而来的援军。 再看三国演义文中写道:“原来郭淮与曹真商议,恐司马懿得了全功,乃分淮来取街亭;闻知司马懿、张郃成了此功,遂引兵径袭列柳城。正遇三将,大杀一阵。蜀兵伤者极多。魏延恐阳平关有失,慌与王平、高翔望阳平关来。”假如街亭在秦安庄浪一带,离汉中略阳阳平关的距离超级远,怎么会因为失了街亭以后就会担心远方的阳平关有失呢?而徽县和阳平关之间只隔着一道青泥岭,失了街亭就直接威胁到阳平关,这也说明街亭在徽县一带,同时也说明此时司马懿只是夺取了青泥岭之北的徽县一带,如果司马懿夺取的是青泥岭之南的略阳,那就等于已经夺取了阳平关,魏延也就不用担心阳平关有失了,因为已经失了。 综上,对街亭之战描写最为详细,对街亭特征描写最为详细的三国演义,它所写的街亭是在甘肃徽县附近,如果历史上魏军真的用夺取假街亭这招棋,比夺取真街亭要狠得多,夺取真街亭的作用在于将陇西和关中连成一块,保住魏国在陇西的原有势力范围,让蜀军难以真正在陇西站稳脚,从而知难而退。而夺取假街亭则是抄了诸葛亮的后路,让蜀军成为孤军,可以屠整个蜀军的大龙。 1.这个时间差就算诸葛亮可以利用,安定那么远,安定的军民怎么利用 2.司马懿即使未回街亭,也是在祁山道上,诸葛亮回汉中就会在路上碰上司马懿的大军。此时作者为了让诸葛亮回汉中,对于司马懿开始说的绝粮道,打伏击全都只字不提了。(此时的街亭又变成了秦安庄浪一带的街亭,自然不影响诸葛亮回汉中了)。那么,怎么圆场呢,这个是不太好写,比如,小说作者可以写司马懿被空城计吓慌了,不敢再夹在蜀军和汉中之间,而是北出祁山逃回到了天水以北,这样除了安定军民之外,诸葛亮以及天水南安军民凑合着是能回汉中的。 楼主分析得十分有理。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 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县;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震惊曹魏,魏明帝更亲身到长安督战,并派张郃(he)抗击进攻祁山的诸葛亮。 诸葛亮攻祁山时,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领导诸军,后于军事重地街亭防御曹魏将领张郃的进攻。马谡在街亭违反诸葛亮节度,举措烦扰,更加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禆将军王平曾多番规劝,但马谡都不接纳。张郃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王平此时命自己所领的军队鸣鼓自守,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进逼,王平得以有时间收拾残军,并率领败军撤回。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于是,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后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被处死,黄袭被夺兵。 背景226年(魏黄初七年,蜀建兴四年),魏文帝曹丕驾崩,太子曹睿[ruì]即位,任命夏侯楙[máo]驻守长安,关中空虚。 227年(魏太和元年,蜀建兴五年),孟达和诸葛亮多次通信,秘密答应归蜀;孟达和魏兴太守申仪有隔阂,申仪秘密上表告发了孟达。孟达听说后,惊惶恐惧,企图举兵反叛;司马懿写信安慰劝解了他,孟达因此犹豫不决。司马懿则秘密率军进讨,攻打新城。诸葛亮见有机可乘,便决定大举北伐。 过程折叠魏延献策228年(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将要攻打曹魏,与诸将商量这次军事行动。魏延说:"听说夏侯楙是曹操的女婿,此人胆却而没有智谋。现请给我五千人的精锐部队,带着五千人口粮,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向东,到子午道后折向北方,用不了十天功夫,可以抵达长安。夏侯楙听到我突然来到,一定弃城逃走。长安城中就只有御史、京兆太守了。横门粮仓的存粮以及百姓逃散剩下的粮食,足以供给军粮。等到魏国在东方集结起军队,还要二十多天时间,而您从斜谷出来接应,也完全可以到达。这样,就可以一举而平定咸阳以西的地区了。"诸葛亮认为这是危而不妥的计策,不如安全地从平坦的路上出去,可以稳稳当当地取得陇右地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取胜而不会有失,所以不用魏延之计。 折叠关中震动诸葛亮扬言从斜谷取城,命令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充当疑兵,据守箕谷;魏明帝曹睿派遣曹真都督关右地区各军驻扎在城。诸葛亮亲自统率大军进攻祁山,军阵整齐,号令严明。 起初,曹魏认为刘备已经去世,几年来没有什么动静,因此放松了防备;而突然听到诸葛亮出兵,朝廷和民众都很惧怕。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都背叛魏而响应诸葛亮,关中如雷轰顶,受到震动,朝廷大臣不知不什么对策,魏明帝说:"诸葛亮本来依据山险固守,当下亲自前来,正合乎兵书所说招敌前来的策略,一定能够打败诸葛亮。"于是统领步兵和骑兵五万大军,命右将军张郃监管军务,向西抵御诸葛亮。丁未(疑误),魏明帝到达长安。 折叠违众拔谡越嶲([xī],今为四川西昌地区)太守马谡,才气和抱负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昭烈帝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还认为不是这样,让马谡做参军,时常接见一起谈论,从白天直到黑夜。等到出兵祁山,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是让马谡统领各军在前,同张郃在街亭交战。 结果折叠马谡战败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调度,军事行动混乱无章,放弃水源上山驻扎,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蜀军溃散。诸葛亮前进没有据点,就攻取西县一千多人家回到汉中。把马谡关进监狱,杀了他。诸葛亮亲自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蒋琬对诸葛亮说:"古时候晋国同楚国交战楚国杀了领兵的得臣,晋文公喜形于色。天下没有平定,而杀了智谋之士,难道不惋惜吗?"诸葛亮流着眼泪说:"孙武能够制敌而取胜于天下的原因,是用法严明;所以晋悼公的弟弟扬干犯法,魏绛就杀了为他驾车的人。当下天下分裂,交战刚刚开始,如果又废弃军法,怎么能够讨伐敌人呢?" 马谡没有失败时,裨将军巴西人王平一再规劝马谡,马谡不采纳;等到失败,部众四散,只有王平率领的一千人擂响战鼓,把守营地,张怀疑有伏兵不敢往前逼近,于是,王平缓缓地收扰各部散余的士兵,率领人马返回。诸葛亮既杀了马谡和将军李盛,还夺了将军黄袭等的兵权,王平的名声地位就特别提高和显示出来,又提拔他为参军,统领部兵马和营屯之事,官位迁为讨寇将军,封为亭侯。诸葛亮上书请求自己贬降三级,刘禅任命诸葛亮为右将军,兼理丞相的职务。 折叠不戒之失赵云、邓芝的部队也在箕谷战败,赵云收敛部队坚守,所以,损失不大,但也因此被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问邓芝道:"街亭失利,大军败退,兵将不再可收拾,箕谷战败部队撤退,兵将依然齐整如初,是什么原因呢?"邓芝说:"赵云亲自在部队后面拒敌,军需物资,一点都没有抛弃,兵将没有什么缘由可以散乱。"赵云有军资和剩余的绢帛,诸葛亮让用来分给将士。赵云说:"军事上没有胜利,为什么要有赏赐,这些物资请全部存入赤岸库,等到十月用作冬季犒劳品。"诸葛亮很赞同这个意见。 评价魏明帝在战后评价街亭之战说:"亮怀李熊愚勇之志,不思荆邯度德之戒,驱略吏民,盗利祁山。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虎臣逐北,蹈尸涉血,亮也小子,震惊朕师。猛锐踊跃,咸思长驱。" 并称赞张郃说:"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xiāo]虎之师。将军被坚执锐,所向克定。" 而诸葛亮也在战后做了反思,评价街亭之战失败的原因是:"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