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新解】截然不同的“双胞胎”——两只老虎的秘密

 睫毛上的风尘 2019-12-13

本是一对同形对开的玉虎,却有着相差几百年的加工工艺和纹饰风格,为何这对本应是双胞胎的玉虎却完全不同?这是怎样的一种穿越?(单击图片查看大图)

阐史君——讲述古玉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为您破解古玉密码!

阐史君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两件玉虎造型和外观都非常相像,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它们是一对儿同形对开的玉器,轮廓、尺寸完全一样,是同一件玉料切开而成。经过现代仪器检测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件玉虎不仅外形轮廓、尺寸完全吻合,而且玉石的纹路也是一致的,这就再次印证了之前的说法。

虽然这两件玉虎是同一玉料制成,纹饰的风格却迥然不同,就像是一对双胞胎,同根同源,相貌却大不相同。一个使用了更多的直线,另一个则是用到了更多的曲线纹饰,也有人开玩笑的说,这是不是一公一母一对老虎呢?

实际上这两只玉虎完全采用了两种工艺进行纹饰的雕刻,较多直线的一只采用了西周的一面坡工艺,在显微3D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阴线宽,有坡度,正是典型的西周一面坡工艺;另一件玉虎纹饰中曲线较多,用到了双阴挤阳这种典型的春秋时期工艺,两条粗的阴线中间挤出细小的阳线,线条更加流畅,表现出柔软的触感,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了老虎的皮毛。

那么为什么这两件“双胞胎”玉虎的工艺有着两百年的差距呢?一般来说古代工匠的工艺是以很传统的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传承下去的,制作玉器的风格自然也随时间的流逝产生了差异,在春秋末期的时候仍有部分家族或者工匠延续着西周时期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同时春秋时期开创性的新风格也在流行,这两件玉虎很可能就是两位来自不同家族的工匠分别完成的,一位坚持传统,一位探索创新,也就出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双胞胎”玉虎。

通过这两件小小的玉器,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古人很早就已经有了完善的社会分工体系,玉料开片后可以由不同的工匠进行加工,证明当时的社会组织、生产工作是有分工的;第二,古人的工艺和技术是不断传承和创新的,即便是相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也可能使用完全不同的工艺和表现手法。

这两位工匠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艺术造诣分别展现在这两只玉虎之上,一只纹饰圆润流畅,一只纹饰坚毅硬朗,也许正是这对“双胞胎”玉虎吸引人的地方吧……

版权声明:文章中图片及文字均为阐史君及古玉密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