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飞虎catzbc 2019-12-13
眼望未来-头条号 2019/12/1219:30

谈论起隋朝,大多数人只知道它和秦朝一样,由于昏君的统治,导致了二世而亡。那么这里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隋朝给大家。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隋朝开创者隋文帝杨坚,原是北周贵族,在北周灭北齐的战争中,凭借其出身和军功迅速赢得了高度的政治声望,并在北周连续经历两位短命皇帝后,只留下一个年仅8岁的太子。所以在杨坚的一系列手段下,成功取代了自己外孙的皇位后建立隋朝。并选用自己家族的封号“隋国公”,作为国号,是为隋朝。

隋文帝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勤俭节约的君主,并且在隋文帝的苦心经营下,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那么这么一个超级大国为什么会二世而亡呢?

肯定有人会说隋炀帝的暴政激发了农民起义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其实是不对的。隋炀帝其实并没有后世所说的那么不堪,农民起义也不仅仅是农民这么简单,具体原因待下文慢慢解析。

先来说说隋朝千年大计。

千年大计之一:科举制度的诞生

科举制度想必无需多说了。科举制度从隋朝诞生(587年)到清朝结束(1905年),持续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为中国选拔出了无数的人才,足以证明它的优越性。甚至我们国家现在的高考制度就有科举制度的影子在里面。科举制度是历史上选拔人才最公平的制度,没有之一。

(科举制度真正的诞生时间其实是由争议,现在主要有四种说法:汉朝说、隋朝说、唐朝说和兼顾汉朝与隋朝说。隋朝说只是现在学者们的主流观点。至于具体原因这里就不再具体详述了。)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阶级的流通性,给予了下层百姓向上层阶级跃迁的可能,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国家的稳定。毕竟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追求,那是什么都有可能做的出来的。百姓有希望,日子有盼头也就不会闹事了嘛。而科举制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层阶级与底层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话说回来,杨坚虽然无力统一了南方,但是其实这种统治并不稳定。因为南北两朝之间几百年的战争不是这么好解决的。

所以杨坚就想出了两个办法,一个是给与南方士族做官的机会,所以制定了“明经”与“秀才”两科,时称“贡举”。正式确立了后世所谓的“科举制”。

第二就是派遣杨广镇守扬州。杨广其实也很有能力,利用南北朝时盛行的佛教,通过与南方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顗的密切交往,在杨广镇守的十年里赢得了非常高的声望。杨广能够以征服者的身份赢得南方士族百姓的认可。杨广也正是利用此期间培养自己的班底,并取得了朝中大臣杨素的支持,另一面骗取父母尤其是独孤皇后的信任。可见其能力和手腕都不差,甚至是非常高的。

隋炀帝继位后,又创立了进士科。此后,形成了明经、秀才和进士三科并列的“常贡“。这才是后世真正的科举。而且进士科录取的人数还非常多。唐初的许多名臣,如:房玄龄,侯君集等等都是进士出身。

千年大计之二:开挖济渠、邗渠、永济渠和江南河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大业元年(605年),开挖济渠和邗渠。济渠打通了黄河和淮河,邗渠打通长江和淮河。

大业四年(608年),开挖永济渠。

大业六年(610年),开挖江南河。江南河打通了长江与钱塘江。

这挖开的便是大运河。从杭州到洛阳,全线超过两千公里。

这一系列工程征调了数百万的百姓,仅仅耗时六年就沟通了所有的河道。至今为止仍然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直到现在都还在造福中国人民。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大运河的开挖,虽然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民间的不满,但这却是必然的选择。当时南方的经济非常发达,而北方的经济实力却不足以供养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所以为了给北方的朝廷输血,加强南北之间的经济交流势在必行。成本低廉的水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大运河成功的打通各条河流,为大隋帝国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所以隋炀帝后面之所以可以远征高丽,离不开大运河给它的输血。

即使是在它一千年后的明朝,其作用甚至更加凸显了。明朝后期,海运开闭后,漕运占据了北方总供给的七成,而漕运走的就是大运河。要是没有大运河,失去了江南这块赋税之地,也许后世的朝代灭亡的会更早。大运河甚至可以说是国家的命脉。

千年大计之三:巡视全国,奠定全国版图基础。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许多人都认为隋炀帝的灭亡在于他的奢靡与残暴,两次下江南,多次出巡劳民伤财。可事实是怎样呢?

杨广在位十四年,然而在他这十四年里,真正留在都城长安的时间不足两年。住在东都洛阳的时间也不足四年。也就是说,他即位后超过一般的时间都是在外巡视。试问历史上哪一个皇帝在位期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路上的。而杨广做到了。

杨广向西走到过西域。当时刚刚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在经历五胡乱华后,战火蔓延到了西域,政权变更频繁,西域再也不复往昔的繁荣了。

大业五年(609年),那时西域被土谷浑占领,而杨坚此行的目的就在于解决土谷浑,收复西域。杨广亲自率领军队征战土谷浑,并取得胜利。随后犒赏三军。据记载,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到达过西域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在此征战过的皇帝。

大业七年(611年),为了完成真正的统一大业,隋炀帝决定发兵高丽。(高丽称中原局势糜烂之际占领了辽东四郡之地,即汉四郡)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第一次远征高句丽。当时隋炀帝为了这次征伐,调集了几乎全国的军队,也包括南方的水军,在加上一系列的后勤物资。动员了一百多万人,单正式军队就有约35万。这在当时朝堂上几乎认为这是不会败的战争,但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35万军队几乎损失殆尽。这彻底的激怒了隋炀帝,随后开始准备第二次远征。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第二次远征高句丽。这一次动员的力量更大,出兵至少60万。这一次高句丽被打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几句就要弃城投降了。但是好像高句丽受上天眷顾一样。杨广的后方乱了,原因就是杨素之子杨玄感叛变,封锁河南段的大运河,使得粮食滞留在河南。再加上一部分的贵族响应。没了粮食的隋炀帝立即回师平叛。放弃了高句丽这个快到手的鸭子。

第三次远征高句丽。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再次起兵,这是高句丽终于怂了,希望称臣求和。但是杨广没有理会,执意攻打。但是进行第三次打远征时,国内百姓怨声载道,最终激起民变,形成了三个农民集团。而且军队里的兵役也开始出现逃跑。大业十三年(617),没过多久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爆发,也纷纷起义。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隋炀帝在大业十二年(616年),因无力抵抗,乘龙舟到扬州避难。并于大业十四年(618年)被叛军杀死,自此结束了他这奔波的一生。

都说隋炀帝亡于奢靡,残暴。我是不同意的。

这个敢将“大业“作为自己年号的男人,真的会是残暴吗?

大业,什么是大业,一统天下就是大业。作为立志要成为与汉武秦皇比肩的皇帝,他一生都在为此而奋斗。北抵突厥,西达西域,南巡越南。试问有哪一个皇帝能做到这样。这个一直在路上的男人,最后也倒在了路上。

隋炀帝的千年大计

最终历史也证明了,隋炀帝的这些政策并不是暴政,只是他走的早了一点,快了一点,也急了一点。

大业这个昭示着隋炀帝的抱负与野心的年号,最终只走了十四年。隋炀帝这个人也是让人可悲、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