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夜航船: 黄鹤楼 晋时有酒保姓辛,卖酒江夏,有道士就饮,辛不索钱,如此三年。一日,道士饮毕,以橘皮画一鹤于壁,以箸招之即下舞,嗣是贵客皆就饮,辛遂致富,乃建黄鹤楼。后道士骑鹤而去。 滕王阁 滕王,唐高帝之子,武德中出为洪州刺史,喜山水,酷爱蝴蝶,尤工书,妙音律。暇日泛青雀舸,就芳渚建阁登临,仍以王名阁焉。 居燕子楼 关盼盼,张建封侍姬也。建封殁,盼盼独居燕子楼十余年。一日,得白乐天和诗,泣曰:“自我公薨,妾非不能死,恐世以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而玷公也。”遂怏怏不食而卒。但吟云:“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托青泥污雪毫。” 送余兴国 徐渭 邻家兄弟逼炊烟,不于今□四十年。 颊有长□堪佐幕,头多短发尚留燕。 深秋一路逢红叶,明月双帆挂大川。 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僊。 燕子楼 徐渭 牡丹春后惟枝在,燕子楼空苦恨生。 昨泪几行因拥髻,当年一顾本倾城。 分为翡翠笼俱老,讶道泉台伴不成。 犹胜分香台上妾,更无一个哭西陵。 徐渭: 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 红楼梦燕子楼: 看黛玉的,是一阕《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金瓶梅: 名曰松鹤轩,多是朱红亮槅,那里自在坐处待茶。西门庆四面粉墙,摆设湖山潇洒,堂中椅卓光鲜,左壁挂:「黄鹤楼白日飞升」;右壁悬:「洞庭湖三番渡过」。正面有两幅吊屏,草书一联:「引两袖清风舞鹤,对一方明月谈经。」 燕子楼 杨大郎和经济押着货物车走,一路上扬鞭走马,那样欢喜!正是:「多情燕子楼, 马道空回首;载得武陆春, 陪作鸾凤友。」 红楼梦: 宝玉道:“如此说,则匾上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梦亦香。’”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人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雅活动。”贾政笑道:“岂有此理。” 鲁迅: 惜哉!费话不如少说,只剥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曰——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徐渭: 事死如生,俨然立雪。音容恍惚,思其笑、思其语、精神犹旧日之风生。庙貌瞻依,见于羹、见于墙、危坐即当年之泥塑。有如三年筑室,亦何妨端木之独居;但无九曲环屏,岂顿减紫阳之精舍。哲人即逝,梁木虽倾。大匠如存、帡幪方始。试聆珠贯、并入斤风。抛梁东,旧是延陵半亩宫。杖履巳乘黄鹤去,生徒犹坐绛帷中。抛梁西,绿满禅房万竹齐。就里数竿须好护,先生亲自有留题。 抛梁南,翩然老守去湘潭。向使挂冠如不早,注书那得细如蚕。 抛梁北,小池长洗笺余墨…… 《陶庵梦忆》卷六《噱社》条下,记“出语尤尖巧”的沈虎臣其人其诗云:“仲叔候座师取一帽套——此日严寒——沈虎臣嘲之日:座主已收帽套去,此地空余帽套头。帽套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冷悠悠。其滑稽多类此。”这里的四句诗乃活剥唐人崔颢《黄鹤楼》诗的前一半。鲁迅有类似之作。《准风月谈·崇实》中也有活剥《黄鹤楼》的诗,讽刺国民党当局在日寇侵华升级时只知道将值钱的古物南运而不管其他,诗的前四句是:“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与沈虎臣之作相视而笑,但充满战斗力,不仅仅是滑稽而已。 鉴湖道中 宋 陆佃 越王山下藕花洲,夜近邮亭傍客舟。 水箭铜壶官阁漏,风帘银烛酒家楼。 十年城郭归黄鹤,万里烟波老白鸥。 霜月满天清不寐,篷窗吟倚木棉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