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江上的壮族女子 给异乡的你讲温暖的故事 我虽然没有叹息过, 但叹息却堆在我的心里。 ——季羡林 文/十月风景 01 四叔的货车已经闲置两个月了,没事干,非常发慌。本来想着下半年多拉点货挣点钱养家糊口的,毕竟儿媳准备要进门了,他也准备要当爷爷了,他就想挣多点钱给家里准备宴请亲朋好友来恭贺一番。 好多年了,四叔一直开着后驱动,也叫爬山车,专门拿来拉木材的。没有木材拉的时候,四叔也会拿来拉其他的货物,总之,有什么能做的活,他都揽下。 02 四叔与生俱来就有点生意头脑,这或许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在四叔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看见别人骑着单车拉着一个箱子来卖雪糕,每次卖雪糕的人一来,很多人就来围观,这个买几条,那个买几条,一下子就卖出了好多,有时候到他去买的时候就已经卖完了。 于是,他就萌生出了一个自己也要卖雪糕的想法。说干就干,他回到家里如实跟奶奶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奶奶也是通情达理之人,非常支持小儿子这个主意。 后来,四叔真的一个人卖起了雪糕。他骑着单车拉着一个箱子走村串巷,走到哪吆喝到哪,卖雪糕喽卖雪糕喽……大家也纷纷表扬他,小小的男儿有志气! 直到有一天,他满怀委屈一路哭回来找奶奶诉说着他的遭遇。原来,那一天他到了茶村,一到那里就被那里的一帮混混欺负了,那一帮人把他的雪糕全部拿来吃了分了,结果一分钱也没有给他,还想打他,叫他滚…… 03 事隔多年,每每说起四叔这件事,奶奶总是特别地心疼,母子连心啊,伤在儿身,痛在娘心。毕竟,他当时只是一个孩子而已,那些人实在太可恶了,怎么忍心对一个孩子下手,怎么忍心欺负一个靠自己双手劳动的少年呢…… 但是坏人之所以为坏人,就是这么厚颜无耻!勿庸置疑,这个经历,在儿时的四叔心里,一定埋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多年后,他每每做些什么决定,都能够斩钉截铁,干净利落! 04 四叔喜欢捣鼓机器。从小到大,我见证着他不停地换机器。从打谷机第一代,到打谷机第二代,第三代,从手扶拖拉机,到方向盘拖拉机,又到后驱动,又到爬山车……用四叔的话来说就是,实在混不下去,我就卖废铜烂铁,这些机器也够我混吃一两年了。 中国这几十年的时代发展,从手工劳作到机械化,从集体劳动到单干,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四叔的身上,就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可以展现得淋漓尽致。四叔一生戎马刀上枪,他也拼过,他也醉过,他也狂过,现在也要面对这城市与乡村的变革与浪潮,他也会迷茫,他也会恐慌,他也会不知所措。 ![]() 05 木心说过,生在任何时代我都是痛苦的,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 我想,何止是木心,这就是社会的共性。只要是社会存在,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个人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和选择,迷茫和不安。 之前看过一个电视剧《年年岁岁杮杮红》,大概就是说农村这几十年的变化和各个小人物的命运。从七八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经济的大发展也是两面性的,很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到处天南地北地飞,甚至很多人宁愿客死他乡也不愿意归回故里。 很多村庄开始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生机,那些美好的诗词歌赋,田园风光,都成为了一种妄想,全部埋进了记忆里,跟着岁月的长河一去不复返! ![]() 06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喜欢乡村,是田园诗人,后来看不惯工业革命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觉得乡村失去了魂魄,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对现实非常不满而以自杀的方式终结了一生。 我看过一个报道,说的是朝鲜在八十年代过早地实现了机械现代化,那时全部依靠美国进口,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这也注定了把柄落在美国手上,后来一下子没了支持,所有机械化全部瘫痪了,一下子陷入兵荒马乱的年代。后来朝鲜花了好多年,才慢慢走回正常发展的道路。现在的朝鲜,很多人都说社会风气就像中国七八十年代的样子。 纵观这个社会发展史,总而言之,从来没有绝对好的时代和发展,也从来没有绝对坏的时代和发展。个人的命运总是多多少少会跟国家的发展和政策联系在一起的。 突然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每个朝代,都有他的苦。 而时代和命运的交错,往往就成就或毁灭了一个人。 而四叔,就像千千万万的人一样,在社会的发展和浪潮中各自起落,沉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