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LPS):用于对建筑物进行雷电防护的整套装置,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外部防雷装置:用于防护直击雷的防护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国内主要避雷方式,此文主要讲外部防雷)。 内部防雷装置:用于减小雷电流在所需防护空间内产生的电磁效应的防雷装置,由屏蔽导体、等电位连接件和电涌保护器等组成。 1.2接地体: 埋入土壤或者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1.3接地线: 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测试点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 1.4公用接地系统:将防雷装置、建筑物基础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设备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技术设备逻辑地等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形成一个闭路回合,总等电位,均压、均流。) 1.5电涌保护器(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原件。 防雷检测业务种类定期检测 跟踪检测 1)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 2)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 3)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检测 4)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 5)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置检测 6)桥梁防雷装置检测 防雷检测技术标准国标: GB/T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T32937-201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行标: QX/T186-2013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要求和检测技术规范》 QX/T312-2015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QX/T311-2015 《大型浮顶油罐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QX/T312-2015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QX/T312-2015 《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QX/T106-2009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 QX/T105-2009 《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规范》 地标: DB42/T 511-2008 《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42/T513-2008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42/T 510-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技术规范》 DB42/T 602-2010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 DB42/T 639-2010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42/T 640-2010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及填写技术规范》 DB42/T 680-2011 《桥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防雷检测内容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装置 等电位连接 雷击电磁脉冲屏蔽 电涌保护器(SPD) 防雷检测要求和方法 防雷类型 建筑物的防雷类型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类型(防护等级) A级、B级、C级、D级 1)建筑物的防雷类型 依据GB50057-2010的第3章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具体方法: ①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后果 爆炸危险场所、火灾危险场所 国家级建筑物、省级级建筑物、一般性建筑物、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②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 年预计雷击次数N :0.01次/a 、0.05次/a 、0.25次/a N = k×Ng×Ae k —校正系数, 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举报/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