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5(农历六月初三 晴) 今天请王医师为我进行脉诊、针刺。左寸部脉弱,提示心血不足;双关涩滞,提示肝气郁滞;左尺部脉浮细,提示肾阴不足,不能藏精。心血不足,王医师嘱服天王补心丸;选择针刺穴位:太溪、三阴交、曲骨、中极、太冲。 使用0.35mm×40mm毫针。 首先双侧太溪直刺,无明显酸胀等感觉。后针刺曲骨,针身全部刺入无感觉,15°-25°斜刺亦无感觉,遂放弃曲骨。 针刺中极,进针后即有较强针感,针下明显地感觉到局部酸胀,可以看到针左右规律摇摆,并非随主动脉搏动而摆动,但无向生殖器及会阴放射。 后拟针刺右侧三阴交,在取穴按压三阴交时,阴茎出现不自主勃起,并随按压动作上下跳动,因担心阴茎勃起易致经气外泄遂放弃针刺三阴交。但由此可知三阴交对于三条阴经的补益作用明显,此穴自古以来一直是治疗男性阳痿、早泄之要穴。另外,我平时阴茎充分勃起时,会随主动脉搏动而跳动;本次按压三阴交时阴茎呈半勃起状态,随按压三阴交的动作起伏,可见经气的传导确有其特殊之处,可能不完全依赖血管和神经。 接着针刺左侧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针刺时较其他穴位痛感明显,刺入留针时仍感觉局部酸、胀、痛持续加重。中极虽然针感明显,甚至可见针柄左右摇动,但留针过程中针感逐渐减退,需要再次刺激;太冲穴持续存在针感,而且针感随留针时间逐渐增强。 在针刺得气后,王医师诊脉即出现脉象平和,左侧尺脉浮相消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