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郎东汉始置,选拔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拨,后从孝廉中选取。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第一个尚书郎冯勤,字伟伯,魏郡繁阳人也。曾祖父扬,宣帝时为弘农太守。有八子,皆为二千石,赵魏间荣之,号曰“万石君”焉。兄弟形皆伟壮,唯勤祖父偃,长不满七尺,常自耻短陋,恐子孙之似也,乃为子伉娶长妻。伉生勤,长八尺三寸。八岁善计。 [28]帝遣宗正刘延攻天井关,与田邑连战十余合,延不得进。乃更始败,邑遣使请降;即拜为上党太守。帝又遣谏议大夫储大伯持节征鲍永;永未知更始存亡,疑不肯从,收系大伯,遣使驰至长安,问虚实。(很多郡是“持节”收复的,如蒋介石与张学良。) 二年(丙戌、26) [1]春,正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3]刁子都为其部曲所杀,余党与诸贼会檀乡,号檀乡贼,寇魏郡、清河。魏郡大吏李熊弟陆谋反城迎檀乡,或以告魏郡太守颍川铫期,期召问熊,熊叩头首服,愿与老母俱就死。期曰:“为吏傥不若为贼乐者,可归与老母往就陆也!”使吏送出城。熊行,求得陆,将诣邺城西门;陆不胜愧感,自杀以谢期。期嗟叹,以礼葬之,而还熊故职。于是郡中服其威信。 帝遣吴汉率王梁等九将军击檀乡于邺东漳水上,大破之,十余万众皆降。又使梁与大将军杜茂将兵安辑魏郡、清河、东郡,悉平诸营保,三郡清静,边路流通。 [4]庚辰,悉封诸功臣为列侯;梁侯邓禹、广平侯吴汉皆食四县。博士丁恭议曰:“古者封诸侯不过百里,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今封四县,不合法制。”帝曰:“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也。”陰乡侯陰识,贵人之兄也,以军功当增封,识叩头让曰:“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众,臣托属掖廷,仍加爵邑,不可以示天下;此为亲戚受赏,国人计功也。”帝从之。帝令诸将各言所乐,皆占美县;河南太守颍川丁独求封本乡。或问其故,曰:“能薄功微,得乡亭厚矣!”帝从其志,封新安乡侯。(有孙叔敖之风。)帝使郎中魏郡冯勤典诸侯封事;勤差量功次轻重,国土远近,地势丰薄,不相逾越,莫不厌服焉。帝以为能,尚书众事皆令总录之。(众口难调,此事做好不容易。刘秀封赏,并不是一人说了算。)故事:尚书郎以令史久次补之,帝始用孝廉为东汉始置,选拔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拨,后从孝廉中选取。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5]起高庙于洛陽,四时合祀高祖、太宗、世宗;建社稷于宗庙之右;立郊兆于城南。 [6]长安城中粮尽,赤眉收载珍宝,大纵火烧宫室、市里,恣行杀掠,长安城中无复人行;乃引兵而西,众号百万,自南山转掠城邑,遂入安定、北地。(农民军的又一缺陷:到处撒野,毁坏文明。)邓禹引兵南至长安,军昆明池,谒祠高庙,收十一帝神主,送诣洛陽;因巡行园陵,为置吏士奉守焉。 [7]真定王杨造谶记曰:“赤九之后,瘿杨为主。”杨病瘿(脖子上生有赘瘤),欲以惑众;与绵曼贼交通。帝遣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徵之,杨闭城门不内。帝复遣前将军耿纯持节行幽、冀,所过劳慰王、侯,密敕收杨。纯至真定,止传舍,邀杨相见。纯,真定宗室之出也(母亲是刘杨本家),故杨不以为疑,且自恃众强,而纯意安静,即从官属诣之;杨兄弟并将轻兵在门外。杨入,见纯,纯接以礼敬,因延请其兄弟皆入;乃闭阁,悉诛之,因勒兵而出。真定震怖,无敢动者。帝怜杨谋未发而诛,复封其子为真定王。(还好,未株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