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生物化学主要从( C)水平研究生命的本质。 A、组织器官 B、细胞 C、分子 D、细胞器 2、组成 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C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脱氧核苷酸 D、碱基 3、变性蛋白质分子结构未改变的是( A)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4、DNA 主要存在的部位是(C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核糖体 D、细胞核内染色质 5、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酶能提高反应系统的活化能 B、活性酶都具有活性中心 C、酶的量随着酶促反应逐渐减少 D、所有酶具有绝对特异性 6、急性胰腺炎时患者血清和尿中升高的酶是(B ) A、胆碱酯酶 B、 淀粉酶 C、乳酸脱氢酶 D、转氨酶 7、完全依靠糖酵解供能的是(A ) A、成熟红细胞 B、白细胞 C、皮肤 D、视网膜 8、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肌肉组织中不含(D ) A、磷酸化酶 B、己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9、下列哪种激素抑制脂肪动员( D)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10、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D ) A、乙酰 CoA B、乙酰乙酸 C、酮体 D、CO2、H2O 及释放能量 11、磺胺药的作用机制是(D ) A、反竞争性抑制 B、反馈抑制 C、非竞争性抑制 D、竞争性抑制 12、 人体内合成糖原的主要器官是( B) A、大脑 B、肝脏 C、肾脏 D、心脏 13、 葡萄糖在体内主要的代谢去路是 (B ) A、合成蛋白质 B、氧化供能 C、合成糖原 D、生成淀粉 14、何为糖酵解:集体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产生乳酸,并产生少量ATP, 称为糖的无氧分解,由于此中间代谢过程与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大致相同,因此又称为糖酵解途径。 15、简述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 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延胡索酸→L-苹果酸→草酰乙酸 二、 1、在医学领域,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D)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人 2、生物转化作用最主要的器官是A A、肠道 B、肝脏 C、肺 D、肾 3、调节水平衡最重要的激素是B A、肾上腺素 B、抗利尿激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醛固酮 4、目前生物化学已经发展到(D ) A、萌芽阶段 B、静态生物化学阶段 C、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D、分子生物学阶段 5、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比例是( B) A、6% B、16% C、19% D、10.5% 6、下列哪种碱基不是构成 RNA 分子的成分(D ) A、G B、A C、U D、T 7、酶原激活的本质是(B ) A、酶蛋白结构改变 B、肽键断裂或去除部分肽段 C、活性中心的形成 D、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 8、调节钾、钠代谢的主要激素是A A、抗利尿激素 B、醛固酮 C、肾上腺素 D、肾素 9、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B A、降钙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维生素D3 D、生长素 10、对挥发性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D)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11、蛋白质的α-螺旋存在于蛋白质的( B) A、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12、机体内能进行糖异生的器官是(C ) A、肝 B、肾 C、肝和肾 D、骨骼肌 13、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主要是(B )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生长素 14. 脂肪动员的定义: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一系列脂肪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并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15.何为糖:糖是自然界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其化学本质是多亲几拳或多枪机头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扩多聚物。 三、 1、人体内常见氨基酸的类型是(B ) A. D—α—氨基酸 B. L—α—氨基酸 C. L—β—氨基酸 D. D—β—氨基酸 2、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蛋白质每天需要量是( C) A、50g B、60g C、70g D、80g 3、 白化病患者体内缺乏的酶是( ) A、苯丙氨酸羟化酶 B、酪氨酸酶 C、谷氨酸脱氢酶 D、精氨酸酶 4.mRNA 的功能是( D)。 A. 参与组成核糖体 B.转运氨基酸 C. 具有催化作用 D. 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5、翻译的起始密码是( C) A、UAA B、UAG C、AUG D、UGA 6、肝内胆固醇的主要去路是(C ) A、转化为维生素 D3 B、转化为胆固醇酯 C、转化为胆汁酸 D、转化为性激素 7、肝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是(A ) A、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B、使血糖升高 C、使血糖降低 D、使血糖来源增多 8、生物转化作用最主要的器官是A A、肠道 B、肝脏 C、肺 D、肾 9、脂酰辅酶A在肝脏β—氧化的反应顺序C 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硫解、脱氢、加水、再脱氢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10、参与 DNA 复制的酶类中哪项除外(D ) A、解链解旋酶 B、DNA 连结酶 C、DNA 聚合酶 D、RNA 聚合酶 11.多肽链合成的场所是(C )。 A、 mRNA B、rRNA C、核糖体 D、线粒体 12、下列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C ) A、软脂酸 B、油酸 C、亚油酸 D、硬脂酸 13、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B ) A、降钙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维生素 D3 D、生长素 14、脂肪酸β—氧化酶体系存在于(B ) A、胞质 B、线粒体基质 C、微粒体 D、溶酶体 15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 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二级键的破坏,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变化,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 物理因素:加压、加热、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的作用。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重金属等 16、等电点 在某一Ph溶液中,蛋白质不解离。或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简称Pl 17、肽键 肽键就是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形成 18、酶: 没事,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活性分子参与了生命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