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碎片化学习这个词是在两三年前,没有特意去查找别人对他的定义,只是心里有一个观点,我们需要推崇的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系统的知识,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碎片化的知识。 这两天听了一下学习利用碎片化时间成就自我的网络课程,观点不谋而同,也引发了些思考。 学习碎片化的知识,这种情况是需要去减少的。因为接触多了碎片化的知识,很容易只看到局部信息,片面看待问题而缺少全局观,也容易被一些带有主观性的内容所误导,不知不觉陷入知识的盲区,从而削弱我们的思考能力。认为自己很努力的学习且花了很多时间精力,但感觉什么都没学到时,要警惕是否是陷入了学习碎片化的知识当中,觉知是第一步。 个人认为系统的学习远比杂乱无章的伪学习有用的多。在有了这个认知后,取关了很多公众号,尤其是标题党类的,断章取义的文章也很少去看。被当成无知群体被忽悠的感觉很不好,而很多公众号为了营销往往是各种下危机各种浮夸,自欺欺人的游离在这些平台学习还不如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去思考想要学习什么,需要学习什么,然后再去制定学习计划。 推崇的碎片化学习应该是利用零散的时间去系统的学习想要和需要提升的东西,学习的内容是经过筛选的,学习的时间是碎片的,这能很好的解决大部分人没有时间学习的状态。 关于这一点,我的很多次实践都证明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真的可以挤出很多时间,来完成我们看似很难完成的目标。 今年在备考中级的时候,因为同时备考三门,每天下班后时间又有限,备考时间很紧张,但通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备考的计划全部完成。上下班坐地铁和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就是我用来学习的碎片化时间,这两个时间充分利用后,每天至少能保证一个小时的学习,加上晚上空余的时间,一般能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维持了半年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累积至少200多小时。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教程视频并没有觉得效率低下,虽然外部环境有时会有影响,地铁上会很嘈杂,但整体来说有效的时间还是绝大部分。知识结构是完整的,学习内容是系统的,只是把系统的知识进行了分解,以便于在很多场景都可以去学习。 真正想要学习时,时间一定可以挤出来,抱怨没有时间的,问问自己,每天给你两小时是否就真的有时间了?
关于利用碎片化时间的还有一个excel 学习的案例。大概一年的时间,每次花几分钟时间学习整理,整理出一个使用手册,技能从小白提升到熟练,能够很快的解决工作中使用excel 的大部分问题。 这只是源于每次多做的一步,把很零散的时间拼凑出来的。在我们碰到不会的知识点时,通常都会去找资料找答案去解答。我只是在这之后添加了一步整理的动作,把每一次解决的结果做成一个个知识卡片,存放在我的excel使用说明中,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存放的知识点就多了,通过巩固复习就掌握理解了。 时间不是等出来的,而是规划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