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将相和”入手,看战国时代相国和将军的官制

 花间挹香 2019-12-13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名字叫做《将相和》。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赵国的宰相蔺相如和大将廉颇,两人之间的故事。

故事中讲述了蔺相如不为名利,为了国家团结,甘心退让老将廉颇,最终廉颇终于理解了蔺相如的苦心,幡然悔悟,两人和好,从而使赵国富强。

这个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例外在《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里面,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到,在战国时代,一个国家的“相”和“将”是何等的重要,他们之间的团结与否,竟然关系到了国家的安危。这那么战国时期的“相”和“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职,他在战国时代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战国时代又是如何从“世卿制”发展到了“将相”制度呢?

从“将相和”入手,看战国时代相国和将军的官制

说起战国时期的官制,我们就先得从西周建立初期的官制来入手谈起。

西周时期,天下的土地法理上都是属于周天子所有。周天子治理天下的方法,就是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让其建立侯国;诸侯设立采邑分封给卿大夫;卿也可以分封给其下的卿或大夫,这就是所谓的“置侧室”;大夫也可以分封所属的大夫或家大夫,这就是所谓的“有贰宗”;士可以其子弟为仆隶。受封的各级贵族,有义务按照级别,向他们的上级纳贡或在必要时出兵保卫其利益。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人有贰宗,土有隶子弟。"(引自《左传.桓公二年》)

西周王朝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了等级分封制度。这种制度是世代相袭的,如何传承也有具体的制度,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引自《公羊传.隐公元年》),也就是说是由嫡长子来继承上代的贵族身份,其余庶子则被分封为下一级贵族。嫡长系统在宗族中是大宗,而庶子系统是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这就是“宗法制”的核心。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引自《左传.隐公八年》)

春秋时代,周天子之勢虽已衰落,但分封制仍旧存在。这种情况的记载,在《左传》中屡见不鲜,咱们简单举几个例子,不再一一注明出处了。例如东周王室将岐西之地封给了秦,河西之地封给了晋,后又赐晋阳樊等四邑,晋得到了黄河以北南阳之地。

诸侯分封大夫的封邑更是普遍。郑庄公封共叔段于京;晋昭侯封其叔成师于曲沃;晋献公以耿地封赵夙,以魏地封毕万;鲁僖公将费赐给季友为季孙氏封邑,以成为孟孙氏封邑,以郈为叔孙氏封邑,等等。列国中除晋以异姓居大夫位外,大都是以公族为大夫。

从“将相和”入手,看战国时代相国和将军的官制

上述这些情况足以说明,在战国以前,各国还是以世卿世禄为代表的分封制为主,这时候的官员,基本上还都是国君的直系或者支系。

战国时期,这种情况就有了改变。各国经过政治改革,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在国君之下,有一整套官僚机构作为治理国家的工具。这个官僚机构,是以“相”和“将”为其首脑的。这个官僚组织的重要特点,就是官员分为了文职和武职。

“官分文武,王之二术也。”(引自《尉缭子・原官篇》)

这种官制的改革,不同于西周春秋时代,各国卿大夫同时掌握政权和兵权的制度。这样的“官分文武”,不仅能适应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因为处理政务需要一定的政治能力,指挥战争需要一定的军事才能;而且还便于把权力集中到国君手中,因为文武分职之后,大臣的权力分散,可以起相互监督的作用,这就便于国君进一步的集权。

从“将相和”入手,看战国时代相国和将军的官制

“相”是官僚机构的“百官之长”,这在《荀子・王霸篇》和《吕氏春秋·举难篇》中都能看到。按照出土的铜器铭文显示,最早时的“相”都被称做相邦,后来被称为相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汉代避刘邦讳而改的。

“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伤朝廷臣下百史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鐵,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可,不当则废。”(引自《荀子・王霸篇》)

根据《韩非子・显学篇》记载,“相”又被称为丞相,也统称为宰相。本来“相”只是诸侯朝宴享时辅导行礼的官,而“宰”则是卿大夫的家臣,冢宰是总管一家政务的家臣,邑宰掌管一邑的政务。

虽然在春秋时代某些国家已有总领百官的冢宰、太宰或相,例如齐国在齐景公时已设有左右相。但是这些冢宰、太宰或相,还都是那些大的卿大夫的世袭官职。

从“将相和”入手,看战国时代相国和将军的官制

然而到了春秋晚期,晋国的开明卿大夫,就开始使用官僚管理政务了,这个时候,“相”就成为官僚机构的首脑。例如赵国(原是晋国的卿大夫)在赵简子当政时,解狐就曾推荐他的仇人给简子为相。韩国(原来也是晋国的卿大夫)在韩康子时,也已用段规为相,这种例子很多,就不在赘述了。

“将军”这个称号,原来只是春秋时代,晋卿独有的称号,这是因为在春秋时代,卿大夫他们都有着封邑,在其封邑中,有着绝对的统治权力,所以他们就有自己的宗族和“私属”的军队,到了战国时代,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封地内土地使用率的提高,开荒种田的增加,就意味着他们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大。

从“将相和”入手,看战国时代相国和将军的官制

卿大夫们为了管理日益增多的土地和人民,就必须增加官员,官员机构的增大,再加上因为利益之争,而造成的战争规模的扩大,以及战争形式的改变,这就必须建立职业的常备兵,这就必然要推行征兵制度,所以在官僚机构中不得不文武分家,产生了文官的首长--“相”,和武官的首长--“将”。

咱们就以魏国为例,魏文侯时曾先后以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而另有乐羊、吴起、翟璜为将。再以齐国为例,齐威王时曾先后以邹忌、田婴为相,而另有田忌、申缚为将。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设置将相的时间是不同的,最早设立的是“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个国家。而比较迟设立将相之位的是秦国。

卫鞅在秦主持变法时,由左庶长升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就是当时秦国最高的官职。直到公元前三二八年(秦惠王十年)张仪做秦相,秦才开始正式设立相位,这是仿效三晋的制度的。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三九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引自《史记・秦本纪》)。

但是秦国在初设相位时,为相的张仪、樗里疾、甘茂等还统率着军队作战。秦国在设相位后,大良造就成武职,比如说白起,他屡建战功,封为列侯,官职还是大良造。

秦设立将军的官职,是在秦昭王时。《史记・穰侯列传》中记载,秦昭王初立时以魏冉为将军,警卫首都成阳,从此秦才有将军这个职位。

从“将相和”入手,看战国时代相国和将军的官制

战国时代,始终没有设相位的国家,只有楚国,楚国一直沿袭的是春秋时代的官制,以令尹为最高官职。楚悼王时用吴起变法,吴起做的是令尹。楚考烈王任用春申君黄歇作为执政,职位也是令尹。一直到战国末年李斯上书韩王时,楚的执政者还是令尹。楚国在战国时代也没有设置将军,只有柱国或上柱国的官职,其地位仅次于令尹。

楚怀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三O八年),秦国进攻韩的宜阳,楚派柱国景翠往救,柱国还是最高的武官(《战国策・东周策》)。柱国这个词的本意,是国都的意思,本来是警卫国都安全的官员,到了对外战争,也就成为最高统帅了。

由此可见,战国时代各大诸侯国先后形成了以诸侯王为首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出现了以相、将为首的官僚机构,这在中国古代政治历史上是一种进步现象,所以仅以《将相和》这一故事为例,如果蔺相如和廉颇,作为赵国的文武官员之首,他们之间有了矛盾和间隙,对于赵国来说,那就十分危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