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

 树悲风 2019-12-13




引言



模式这个词由来已久,宋人张邦基在其所著《墨庄漫录》卷八中曾有云:“闻先生之艺久矣,愿见笔法,以为模式。” 虽然历经千年,但是文章中所说的模式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对模式所理解的含义,模式即标准。模式是当今社会生活中使用率非常高的词汇,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各式各样的模式,国家有国家的发展模式,经济有经济的运行,同样的,建筑设计包括室内设计也有设计模式。让我们再次回到我国的宋代,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著名的设计规范类丛书—《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


这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也是设计走向模式化的开先河之作。法式的意思就是标准、格式的意思,也就是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经对建筑、结构的设计、造价定额、建造标准等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总结。《营造法式》的出现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建筑业发展有极大关系,北宋年间百余年,国家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活动蓬勃兴起,但是由于设计、建造的标准不统一 ,给政府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浪费,在实际工程建造过程中也产生了技术不交圈的问题,又由于当时的木建筑多以手工操作为主,因此建设效率极为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就被提到议事日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此书史曰《元祐法式》。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有其相似之处,宋代的《营造法式》的产生背景和我们当今所面对的建筑业工业体系发展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确有某些相似之感。虽时代不同,却都是面对建筑产业规模化以及日益蓬勃的市场需求的相似局面。

模式本身是具有标准、格式含义的一个抽象名词,而模式与语言两个词的组合则将抽象词汇具象化、具体化。首先,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担负着向受众传播、传达信息的功能作用;其次,语言虽然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但是作为广义化的语言并不不局限于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人与物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同样也存在信息感知与互动的情况,这种信息交流往往是被制造出来的产品或被建造而成的空间环境,通过自身所贮存的某种信息被接触者所接收的过程;再次,人类社会不同的语言体系建立在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每一种语言传达信息的流畅感和完整性依赖于语言的结构体系。语言有效交流的前提是交流双方同属一个语言体系,简而言之是大家都用一种语言交流,否则就会造成信息传达不畅,增加对方理解的困难。


“你好”一词在不同语系下的不同说法


模式语言就是将模式进行类语言化组织,再通过某种结构向外界传达。因此模式语言的构成框架应该是:模式是前提,语言是形式,只有掌握了模式内的各种组合方式,才可以进行自由的表达《建筑模式语言》是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及其合作者编写的一套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和城镇建立了关于规划和建筑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其中《建筑模式语言》提供了253个描述城镇、邻里、住宅、花园、房间及西部构造的模式,是丛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本。实际上它们就是从大量的建筑和规划实践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经验。253个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语言,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写文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建筑组合。

《建筑模式语言》归纳了建筑规划设计中的253种模式语言以及不同的组合方式


一、设计模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设计的模式语言是通过大量的设计经验的积累,不断地精简提炼,最终获得的一种核心元素的组合原则和搭建方式。在设计模式语言形成之前必须经过模式形成和语言形成两个阶段。

1.  设计的原型

不管是建筑设计师还是室内设计师,通常大家都会有某种“大师情怀”和各种 “设计追求”。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课本上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将“原创”思维深深烙印在每个学会的心底:所谓原创,一定是“前无古人,后人学我”的学术万丈豪情。另一方面是社会上容易把设计师与艺术家这两个不同行业混在一起(有时候设计师自己也愿意承受艺术家的封号),以对艺术家的创作来看待设计工作,当设计作品“升华”为艺术作品的时候,设计就被贴上“原创”的标签。再者就是 “原创”与“创新”这两个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很多人往往将二者混淆。“原创”是蜕变,具有非连续性和不可控的特点。因此作为建筑或室内设计工作来说,如果一直期待着某种不可控的“灵感”能及时降临,怕是一种奢望,结局一般也会以失望收场,而“创新”则是一种厚积薄发,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某种突破。他们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躲避原型,一个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开拓。
曾经盛行于欧洲大陆的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及文艺复兴式建筑等等不一而足。

古典柱式的基本形制与衍变


都成为称霸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模式的滥觞,也成为后世建筑设计的各种原型,可以说这种仿古建筑一直不曾缺席。如上海外滩、旧租界区的各种历史建筑。


上海老建筑


天津五大道各国风格的历史建筑。

天津老建筑


都是按照某种历史风格模式建造而成的。所谓“仿古”建筑实际就是仿效古代建筑模式设计建造的意思。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现代主义建筑站到了历史前台。可以说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模式不仅开创了现代建筑、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先河,而且对于当现代的设计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初法国著名建筑家,也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其作品对近现代的建筑风格有着巨大影响。他早年的创作具有华丽的外表、复杂的外形,但是后期的作品却以简洁的造型著称,尤其是敏锐的感知力对空间的洞察,使他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日本学者越后导研在对柯布西耶的设计作品进行了大量研究后,发现这位建筑大师在建筑创作中存在九个原型,并且这些原型不断地发展、演变,并深深地影响了后代的建筑、室内设计发展。

柯布西耶建筑设计中的九个原型 选自
《勒·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作者(日)越后导研

由此可见,设计的原型一直都在,只不过是每种原型的形成是不断以迭代和微创新的模式逐步发展、形成继而成熟起来的,因此原型也可以看做是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模式一旦形成,即意味着大批量的建设就实现了有据可依。因此设计师不必纠结于是否原创,而应该认识到设计工作的本质以及设计行业的真正发展方向。

2.  设计的创新

设计的创新与设计的模式本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设计模式的形成到迭代更新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设计模式并非铁板一块,不能改变,它也遵循着出现、形成、发展、更新甚至被替代的发展逻辑,创新是设计模式前进的引导力量,需求是设计模式的发展基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模式也是创新的老师。就拿中国传统书法来说,每个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就是临帖。



除了摹写名家碑帖墨宝之外,还有为初学者提供的描红。



描红是我国传统的习字法,通过在红字上以重线标示运笔的过程,引导书写者具体领会楷书的基本笔法和结体,通过描红感悟范字的书写要领,包括部首的比例,笔画的长短粗细、穿插避让,字形大小、位置等,即使是一个完全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通过认真描红也能写出规范化的汉字。由此可见,碑帖、描红都是模式样板,是模式化的形态,即使是艺术创作,也需要在初始阶段按照模式样板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为日后自由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模式是一种规矩、是一种品质控制,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对于室内设计来说,不存在天马行空的创新,每个创新的背后都有设计模式的支撑。

3.  设计模式的形成

设计模式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是行业发展,二是市场需求。首先,行业发展是推动设计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之一。翻开建筑发展史,我们看到的各种风格的演变同时也是设计模式的演变历程。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清晰地约定了那个时代建筑设计的一些标准做法,如建筑比例尺度的要求,怎样施工和建造等。在神庙设计中,约定了要分为柱式设计、平面设计以及朝向布局三部分内容,神庙的长度要是宽长的两倍等详细内容。而从这一时期的经典建筑帕提农神庙,可以清晰反映出黄金分割比例这一建筑设计标准化美学法则的运用,成为西方古典建筑经典中的经典。《建筑十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在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建筑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古罗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模式形成的重要标志。设计模式一旦形成,意味着与设计相关工作的模式也已成熟。


《建筑十书》规定了古罗马时期的建筑设计、建造的各项标准


市场需求也是催生设计模式化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急迫,意味着供给必须加快速度,从而对规模的扩大产生要求。建设规模的扩大,就会将精雕细琢的设计追求推得越来越远,因为市场的耐心有限,因此就需要成熟的设计模式进行批量化生产。

4.  设计模式语言的构成


设计模式语言是将设计模式进行类语言化组织并将相关信息对外传达。语言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达与接收体系,它的基本功能是做到表达者与受众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设计模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构成设计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可以进行组合、搭配的,这种组合搭配必须有一个整合的原则,而整合完成的设计成果还承担着与客户进行“对话”的功能,要让建筑使用者或购买者能够理解。


设计模式语言核心原则是模块化产品设计概念的应用。模块化产品设计的原理是,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的顾客定制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乐高产品通过单一模块的不同颜色组合成世界名画


模块化家具体系具有不同的灵活组合方式


对照语言体系,建筑设计的模式语言的构成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单字——基本模块。如同单字是语言体系中的最小模块一样,设计模式基本模块是设计模式语言体系中的最小构成单位。如户型设计就是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模块,每一种户型按照地理位置、生活习惯、自然气候、规范要求等都会有所变化,但是作为区域来讲这些要求又是相似的,从逻辑上是可以纳入标准化工作的,因此户型标准化就成为建筑设计模式语言的基本模块,也就构成了设计模式语言中的“单字”。

户型基本模块


(2)词组——扩展模块。如同单字组合成为词组,以表达基本含义,扩展模块是将基本模块进行初步组合,形成设计模式语言中基本单元的固定搭配。基本户型经过匹配、组合形成户型组,这种组合就形成扩展模块。扩展模块具备了语言表达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含义。

户型模块的扩展


(3)句式——组合模块。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同样的道理,设计模式语言也需要一个组织结构将词组进行合理组织。基本户型经过匹配形成户型组,户型组之间也需要更高层级的组织、框定。按照组合单元的逻辑,户型扩展模块进行再次适配,并按照政策规范、市场需求、经营计划等限定条件组合成为完整的产品形态。

户型模块的组合


在完成单字、词组、句式的基本单元固定和模块之间的组织、匹配,就具备了设计模式语言的基础框架,也就建立了设计模式语言“语系”。至于是否要书写出华丽的诗篇,还是朴实简洁的文章,这取决于住宅产品的定位和产品的“受众”。

从单字到句式的形成

二、室内设计模式语言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与上述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但其特点是更具有自身专业领域的特点。首先从行业自身来看,室内设计从业者对标准性、规范性的东西不太敏感,因此为数较多的室内设计师在看待设计的角度上,倾向于视觉的张力和爆点,或者追求美学的极致,“做点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是很多室内设计师潜在的思维方式;其次,从开发商经营角度来讲,希望通过有个性、有特点的室内设计提升产品溢价,以及促进销售。

但是,随着住宅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市场、行业都在悄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样板间“所见即所得”的要求、对装饰材料、部品配置标准的透明化要求等等实际上已经出现在很多城市的相关条文中了,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建立和规范化就成为房地产行业中样板间以及批量精装工作的重要指标。

1.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本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文所论述的室内设计模式语言并不是个人风格的模式化,作为地产企业来说,它应该是一种可以被企业用来配合产品开发的标准化工具。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本质是一种模块化设计语言,所谓的模块化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将产品的某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进行多种组合,构成新的系统,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产品。室内设计模式语言就是利用这种模块化概念,将各项基础元素通过一定规则进行匹配、组合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符合地域特色,并经过模块化安装、施工而成的精装产品。

室内空间的模块化设计

2.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与设计标准化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与室内设计标准化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室内设计标准化是对设计全过程各阶段的具体标准动作、成果要求,而室内设计模式语言是建立在设计标准化基础之上,达到自由表达、与消费者无障碍沟通的境界。它是设计标准化进入自由王国的象征。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建立从某种角度说是设计标准化的高级阶段,是将设计标准化的要求转化为灵活表达的方式,实现了对设计标准及规定的语言化。

三、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构成

1.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环境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中重要的一环是“语境”的搭建。众所周知,室内设计是在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空间优化、气氛营造的设计工作,场景营造是室内设计的核心工作之一。室内场景既要满足必要的、合理的功能需求,也要带给客户归属感和满足客户对场景的视觉化体验。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最终表达的内容,就是要让客户顺利地接收到这种信息。

设计语境的打造不依赖于设计师脑中天马行空的灵感,而是建立在设计模式语言构建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匹配度上。设计语境的搭建,关键在于基础模块的设定以及匹配规则,这决定了在某种设计语境下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通顺性、逻辑性以及带给人们的感染力。

2.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构成

(1)设计单字——基本模块

按照前文所述,将设计模式与语言体系的单字进行类比。住宅产品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基础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 风格基础单元
风格基础单元是由各种主导风格构成,并由支撑各种风格的基本元素组成。以新中式风格为例,构成这种设计风格的主要元素有:

软装模块:软装元素是风格基础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语境的营造。软装元素的基本模块可根据产品定位形成几个系列,用以匹配不同硬装风格。


材料模块:材料模块是风格基础单元中的基础,材料的种类和搭配使用方式对于设计模式语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因素。首先材料选择种类不能过多,应集中设计成熟、工艺成熟、成本明确的材料形成材料基础模块库,以供使用。


造型模块:造型模块不宜复杂多变,应符合健康精装要求并对符合要求的造型元素进行基本形式的固化,形成风格适当、工艺成熟、成本明确的造型基础模块库。


色彩模块:色彩模块不宜反差过大及多变,主体色彩应不多于三种,且控制在一个色系中。色彩元素主要是由材料元素以及软装元素决定的,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在风格基础单元中互相牵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照明模块:照明模块应符合节能、健康的要求,并针对功能照明、氛围照明进行集中固化,并与灯具品牌、规格型号、照明参数以及智能化属性进行综合,形成风格基础单元的照明模块库。


② 功能基础单元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功能基础单元是室内精装设计的前提,是解决室内空间如何“用”的问题。因此,作为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功能单元就显得尤为重要。

收纳模块根据户型构成、营销定位、成本控制等因素,将收纳功能进行固化,并根据实际项目情况对各空间进行收纳模块的匹配、组合。收纳功能模块要注意经济性与功能合理性的平衡。

厨房空间的收纳模块


空间模块:空间功能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不同生活习惯进行研究并分类沉淀。功能空间的名称也许各地较统一,但是空间功能在使用上确并不一致。空间功能模块要进行精细的功能分区、功能分组,并形成属地化功能模块库。

设备模块:设备模块主要是指住宅中的机电设备。设备功能模块要根据成本控制、营销需求进行组织,并与各种设备品牌、规格型号以及智能化属性进行综合,形成功能基础单元中的设备模块库。

智能化设备模块


健康模块:室内设计中的健康因素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其中健康功能是指具有主动性地提供健康体验和提高人体健康等级的功能性设施以及健康空间划分等。要结合成本控制以及营销需求对健康功能进行落地实施沉淀,并形成功能基础单元中的健康功能模块。


健康模块的构成


③配置基础单元

精装部品配置标准与成本线条、营销线条关系密切相关,配置标准作为精装交付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形成与产品线定位契合的配置模块体系,并与各种部品相关的品牌、规格型号、战采价格以及智能化属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功能基础单元中的配置部品模块库。部品配置应包含厨房、卫生间、阳台以及智能设备、健康设备等。


厨房配置模块:厨房部品配置主要包括烟机、灶具、水槽等。

厨房配置模块


卫生间配置模块:卫生间部品配置主要包括卫生洁具、五金及淋浴屏等。


卫生间配置模块


智能配置模块:主要包括全屋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安防等。

健康配置模块:主要包括适老、适童配置、舒适性配置、生理节律配置等。


④装配基础单元
精装的设计与施工关系极为密切,近年来已形成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作为模块化设计语言的体系构建,有必要将模块化施工概念,即装配式装修纳入其中,形成完整的精装模式语言系统。

装配部品模块:相对于传统装修来说,部品化装修逐渐成为新的趋势。部品工厂定制,现场装配施工的设计施工一体化流程将传统装修过程转变为工业产品的设计加工流水线生产过程,并形成可追溯体系。

装配工艺模块:装配式装修按照室内部品生产、安装工艺工法 进行系统分类,并对相关的工程做法进行固化,形成装配式工艺模块以匹配对应的装配部品的安装及施工。

装配工艺模块


 ⑵设计词组——扩展模块
按照前文所述,将设计模式与语言体系的词组进行类比。住宅产品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扩展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 风格扩展模块

室内设计的风格一般没有绝对的单一表达,可以根据基础单元的情况进行初步匹配,形成模式语言中的词组。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语言体系中如果只有单字,是无法形成表达含义的,而词组不仅赋予单字的组合方式,同时也成为基本信息载体。作为风格扩展单元,它起到的作用与词组在语言体系中的作用是相当的。词组的意义表达准确性是建立在单字基本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重要条件是基本单元的选择和确定。


风格扩展模块是对基础模块中的四项元素进行适当的匹配,形成带有语义的模式词组。如造型单元与其他单元的组合方式:


造型模块+色彩模块

造型模块+材料模块

造型模块+软装模块

造型模块+照明模块


② 功能扩展模块

功能扩展模块是将功能基本单元进行的功能匹配。由于室内设计是在建筑户型设计的前提下完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建筑户型有的时候并不能完全适应目标客群的生活习惯、空间使用方式,因此室内设计师需要对建筑户型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优化。这种优化工作可以对功能基本模块进行适当匹配,形成带有语义,能让客户理解和接受的模式词组。如: 

空间功能模块+收纳功能模块

空间功能模块+设备功能模块

空间功能模块+健康功能模块

③ 配置扩展模块

配置扩展模块是将配置基本单元进行的匹配。不同的产品定位有对应的配置标准,对配置基础单元按照成本要求、营销要需求进行合理组合,达成配置扩展模块。配置标准对于一个完整的住宅精装产品来说至关重要。配置扩展单元应该要充分考虑客户需求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如果说产品线定位是一杆秤的定盘星,那么配置扩展模块就是起平衡作用的砝码,砝码的增减、轻重搭配要兼顾客群需求、市场情况以及成本控制指标。

3.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表达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表达在经过基础模块的建立到扩展模块的匹配后,就可以根据市场的发展按照财务和营销计划进行产品形态的搭建。这个时候的设计模式语言对外所传达的信息就会完成与市场对接,也更有利于开发企业的经营。
作为语言来说,大家都需要在同一语言体系下沟通和交流,如果一个人同时用不同国家的几种语言和人交谈,可以想象这种谈话方式肯定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表达也是如此,一种设计模式语言应该也必须统一基本单字、词汇以及词句之间的搭配;另外一种情况就像是一个刚学汉语的人在用汉语交谈时会出现很多用词不当的问题。

我们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可能可以猜测出他(她)的真实用意,但是肯定也免不了对一些词句含义的误判,因此室内设计模式语言既要对基础单元的建立精益求精,同时在扩展单元的匹配过程中,也必须谨慎。

四、室内设计模式语言与精装产品设计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是精装设计标准化的高阶形式。如同语言的表达是自由的,遣词造句是灵活的,但是信息的传达一定要是清晰准确的。室内设计模式语言将设计标准化提升到一个自由王国的境界,标准化内容成为设计模式语言的一个基础与共识,而设计模式语言将赋予产品一双翅膀,去任何想要去的地方。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绝不是个人的设计语言,也不是这种语言的模式化或套路化,它是建立在对市场发展、成本优化、专业走向、营销定位、客群需求等多维度、综合的、长期的深入研究以及科学实践基础之上的语言体系,是产品体系的重要输出成果。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必须要经历一个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的过程。清代著名书画家石涛曾经在他的著作《画语录·变化章第三》中这样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意思是艺术家不为现成传统方法所束缚,而又处处合乎艺术规律地进行创作,则其艺术活动便进入身心自由的状态,从而达到审美活动的至高境界。他在《苦瓜和尚画语录·山川》一文中曾说道:“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一搜尽奇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石涛主张画家创作山水画,应该多直面客观的山川景物,通过主观的感受、理解、熔铸,把自然山川变为胸中丘壑,即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境界,从而创作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优秀作品来。室内设计模式语言也秉承此理,按照现代的说法是要对模式语言进行大数据研究,再转化为一种工具。

室内设计模式语言的搭建和完善不应囿于设计专业,这种语言必须具有通用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与室内设计有关的条线都应通晓。因为设计不是独立的,它和营销、成本、施工、物业等专业都息息相关,共建共享才是室内设计语言发挥其强大作用的关键所在。此外,室内设计模式语言并非空洞辞藻的堆砌,而是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精装产品。因此设计语言必须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从设计施工一体化角度来看,这种结合实际上也打通了设计专业与施工专业之间的藩篱,另外通过装配式装修本身就具备模块化理念的工程技术和模块化设计语言二者之间具有相通的逻辑性,由此可见,室内设计模式语言是一种兼顾工程技术、营销与客户感知的三位一体的语言。


五、结语

搭建好、用好室内设计模式语言将对精装产品力的提升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也是打通客户与精装产品之间的藩篱、加强沟通与互动的重要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