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艺术家眼中的世界

 孟溪ProbeT连山 2019-12-13

“陈淑霞&尹秀珍”双个展在美仑美术馆展出

女艺术家眼中的世界

  •   尹秀珍装置艺术。   尹秀珍装置艺术。
  •   陈淑霞油画作品。   陈淑霞油画作品。

  胡兆红

  说起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似乎不能不提陈淑霞、尹秀珍。她们的艺术创作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一路走来,以活跃的姿态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多个重要节点性展览及事件中,具有符号性意义。

  目前,两人的作品来到了长沙。作为"2019·艺术长沙"的平行展,“边·际:陈淑霞&废园:尹秀珍”双个展正在美仑美术馆展出。陈淑霞、尹秀珍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实践,展现出当代艺术发展的另一面。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月7日。

  陈淑霞:绚烂迷人的色调传递静谧和超然

  陈淑霞,1963 年生于浙江温州,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淑霞的作品始终是以敏感的表达和独特的视角,把个人的情怀映衬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中,她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和物,表达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此次展览, 你会注意到,陈淑霞的画上既没有透视,也去掉了绚丽的色彩,她的作品像一幅素描,又不是素描,只是另一种“笔墨”。因为她的作品中几乎已没有形象。陈淑霞似乎是在完成着一幅幅佚名的“中国画”,用无言的方式慢待重点,而将所思所想堆积在几近画外的边缘中,这些神秘又充满遐思的系列作品,在一步步地将人们带入到她所营造的不存在的虚幻世界之中。

  “让我不舍的,是创作过程当中浑浊模糊的状态,拿不起放不下,可又长久地占据着内心。”陈淑霞坦陈,回味着创作的历程,完全是由着性情来,作品因为没有具体的呈现,反而多了悬念,期待那些不够具体的非物质理念,把自己拔高到说不清楚的幻觉中,人好像也跟着升腾。

  尹秀珍:根据美术馆场地独创大型装置作品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现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尹秀珍的作品多关注自己个人经历、记忆与时代的关系。

  尹秀珍的作品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围绕着个人经历和生活的作品;另一种是结合具体的展示地点来唤起对某种公共性主题的注意。“其实我觉得艺术家跟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潜能给挖出来,找到野生的一种状态。”这是尹秀珍对于艺术家的独特定义。很多人所惊诧于尹秀珍的,是她在虚拟与现实中游走,发动所有感官与想象所创造的奇迹。

  比如展出的《般若波罗蜜多》便引发观众热烈关注。尹秀珍将“般若波罗蜜多”录音转换成可视波形,用织物做成若干的条状物组成这个波形。悬挂墙上。观众通过抽签的方式,可以选择波形中的一件条状物带回到日常生活中。“般若波罗蜜多”是“智慧到彼岸了”的读音,众人可以分享这个波形,但每人只能得到其中之一,并不是全部。这些分散在各处的波形部分将“般若波罗蜜多”扩展到空间,将拥有这波形的人连接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