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篇文章,共1146字 作者:丁十二 金庸老爷子在《射雕英雄传》里面塑造了郭靖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箭”法无双的大侠形象。虽然历史上真有郭靖其人,但他并不是什么大侠,只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 但在唐代诗人中,却真有一位“箭”法卓绝的诗人,他就是唐朝后期名将高骈。 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早年在禁军任职。一天,高骈见有两只雕在天上飞,说:“我如能发迹,便能射中。”说罢一箭射去,贯穿两雕。众人大惊,自此称他为“落雕侍御”。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所以高骈虽为武将,亦好文学,计有功称其“雅有奇藻”。《全唐诗》录诗一卷,今存诗作50余首。 历史上写雪的诗词很多,孤寒莫过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气莫过毛主席《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灵动莫过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悲凉莫过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诗人在开篇就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相当唯美的画面:雪花飘舞着飞入了诗人的窗户,诗人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慢慢变成白玉般洁白。 这里你可能会问,诗中也没有出现雪字啊,你咋就知道是雪花呢,这里要跟大家说一下,花分瓣叫出,雪花有六角,故而“六出”就是雪的别名。但这并不是出自高骈,早在南朝陈徐陵的《咏雪》诗中就有“三农喜盈尺,六出舞崇花”的句子,在元稹的一首应试诗《赋得春雪映早梅》中也有提到:“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楚辞·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琼枝是传说中的玉树。青竹是不可能变成玉树的,但是在诗人眼里那白雪覆盖的青竹就是玉树,为什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一个“如”字表明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想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诗人看到眼前的美好,便希望世上一切丑恶能都被白雪遮盖,这世界可以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 但雪终究会化的,各种艰难崎岖的道路都终将显露,而我们能做的便是珍惜此刻眼前的美好。 坐看青竹变琼枝,偷得浮生半日闲。 ---End--- 作者:丁十二 号慕瞻舟人,诗词爱好者。 心随东坡,小舟从此逝 不念过往,江海寄余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