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vs北大,复旦vs上交,争锋相对多年的“对手”到底谁更胜一筹?

 lujunnalco 2019-12-13

导读

燕园春晓,水木清华,南开风月,北洋波影,每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里总有那么两所实力非凡、气质迥然的大学,大家称他们为“同城双子星”。今天自主选拔信息平台特意选取了京津沪的三对“同城双子星”,从历史、师资、生源等方面,多维度一一为大家盘点。

清华vs北大

1898年,光绪帝推行戊戌变法,而后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大的前身。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北大作为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划时代的开创者,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之说。

在北大更名的同一年,清华学堂更名清华学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清华和北大历史悠久,各有底蕴,我们现在看到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形成的。从那以后北大以文理基础为研究方向,而清华则重于工程技术类。

一、学科优势

(清华大学专业设置 点击可查看大图)

(北京大学专业设置 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清华和北大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两所高校侧重方向不同,具体实力如何?我们参考最近的学科评估结果来看。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共有37个专业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21个A+、8个A、8个A-。而北京大学共有35个专业获评,其中21个A+、11个A、3个A-。

(点击可查看大图)

北大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都是A+专业,而清华只有化学和生物学和北大并列A+。由此可见,北大的基础学科甚是强悍。

相应的,清华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则超越北大领跑全国。根据2018年CSRankings排名数据显示,清华的计算机系已跃居第1位,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密歇根大学、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并列。

二、办学实力

办学实力离不开两个因素:教师队伍建设和国家支持。

根据清北各自官网的资料:清华大学现有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北大则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7名。从师资队伍上也能看出两所学校侧重不同,北大重文理,清华擅工科。

而在国家支持上,2018年清华获批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269.45亿元,一骑绝尘远超其他高校,而北大获批125.54亿元。我们知道,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以及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等。教育经费越高说明国家支持力度越大,学校有更多资金可以做项目、搞科研。

三、生源质量

清北作为国内顶尖的两所高校,生源质量和其他高校比起来自然不用说,两校之间则是不相伯仲。一方面是考生会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学校,另一方面清北惯例做法是“抢”尖子生,两所学校看上的几乎是同一批人,水平相差不多,生源质量基本打平。

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排名17,北大排名30,双双成为国内大陆高校第一第二名。清华和北大就是这样,谁也不服输,但也不会刻意逐胜,只是暗地里较劲,谁家的毕业生获得了诺贝尔奖,谁家有了新的世界级科研成果。

五道口男子职业技术学校(清华大学)和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大学)的故事还在继续,偶尔调侃,偶尔互吹,散发着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特有的幽默劲儿。然后一转头又露出世界一流高校的魅力——一个是思想家的沃土,一个是工程师的摇篮。

复旦 vs上交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坐落于上海这座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而在上海念书的人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且不论多么博学,眼界和思想一定开阔而前卫。

1905年,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公学诞生,这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二字便是出于此,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而彼时,上海的另一所高校已成立快十年,他就是南洋公学,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那时的上交就已经特色鲜明,以培养高端法政人才为办学目标,先设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四院,继设铁路班、特班、政治班、译书院、东文学堂等。

由此可见,一所大学往往在其初建时就奠定了他的风格与气质,复旦乐观开放,上交内敛踏实。

一、学科优势

学科建设上,复旦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在最近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复旦23个专业被评为A类,其中5个A+,8个A,10个A-。而上海交大也不遑多让,有25个专业获评A类,5个A+、10个A、10个A-,从数量上看还要小胜复旦一筹。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两所学校A+类学科数量相同,方向差别却比较明显。可以看出复旦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和数学等人文与社科类专业较强,而上交则侧重于生物、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临床医学和工商管理等理工类专业。

二、办学实力

我们知道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是学校软实力的保证,复旦大学更是以此为第一资源。

目前,复旦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3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上交则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师资力量相去不远。

而在国家支持上,2018年复旦获批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108.90亿元,而上交获批144.88亿元。从这两项指标来看,复旦和上交实力相差并不多。

三、生源质量

复旦上交作为清北之后的国内一流高校,生源自然也不会差,不过国内最好的尖子几乎都被清北包揽也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还有浙大、中科大等学校虎视眈眈,分走了一部分优质生源,所以两校很难分出谁好谁差。

而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复旦排名44,上交排名并列59,是继清北之后的第三名、第四名。

比起清北的若即若离,上交似乎用“曲线缠绵”更合适些。地理条件、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几乎打平,学科优势、国家支持和世界排名各有输赢,最终选择谁也只能看考生的发展方向了。开朗锐意,思想活跃喜欢社科的复旦无疑;低调内敛,衷于实干想要在理工方向有所发展的首选上交。

南开vs天大

天津地处平原,依山傍海,造就了它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在这片土地上的两所高校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也散发着相似的气质,坚实可靠,内敛开放。

天津大学前身是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也就是甲午海战之后,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从其“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可以看出这所高校坚实而严谨的气质。

天津的另一所高校南开大学也是秉承教育救国理念而诞生,肇始于1904年,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

一、学科优势

(南开专业设置 点击可查看大图)

(天大专业设置 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所设专业中可以看出,南开大学属于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特色。而天津大学则以工为主、理工结合。

(点击可查看大图)

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南开14个专业被评为A类,其中5个A,9个A-。天大同样有14个专业获评A类,1个A+、4个A、9个A-,从A+数量上略高于南开。无独有偶,南开与天大和清北、复交相似,都是一所以文理基础为主,一所以理工为强。

二、办学实力

目前,南开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天津大学则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值得一提的是,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数学家秦汾,著名诗人徐志摩,“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姚树人等均曾在天津大学秉烛夜读;而南开最知名的校友当属周总理。

在国家支持上,2018年南开获批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69.15 亿元,天大获批82.88亿元。从三地高校对比来看,都是理工类为主的学校预算相对较高,应与学科发展需要有关。

三、生源质量

生源方面,南开比天大录取分数略高,但是也没有大幅度领先。而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开排名并列338,天津排名并列443,分列大陆排名第14、17位。

仅有一墙之隔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关系可能是京沪津三地同城双子星高校中最好的一对,合作大于竞争。天津人都知道,南开大学旧体育馆北侧,天津大学敬业湖南畔,有一条天南街,曾经是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纽连之街,接通了南开与天大两所名校,也接通了两校学生的往来,使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得到了交融。

结语

这些双子星高校受着同一方水土的孕育,经历繁华沉淀出或内敛或锐意的气质,培养一代又一代传承者,进而影响着这个城市,周而复始。人们对他们的关系津津乐道,又在下一秒不由为之自豪。而“相爱相杀”也促成了它们的良性竞争,他们相信它们以后会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