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之身为女人,怎么样都是错”

 Zaker736 2019-12-13

点击观看视频:虐心分手混剪,心疼那个女孩

总之身为女人,

怎么样都是错

作者 /  梦真

前几天,有网友在豆瓣小组里向友邻们提问:“未婚,写简历能写已婚已育吗?”

组里一位友邻评论说:“好烦,想写离异。”

乍一看,这一问一答像是来搞笑的。

未婚谎称已婚,还离异?这不是胡闹嘛。

再仔细一想,我却笑不出来。因为这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背后,其实是女性真实的生活困境。

帖子下面有这样一条高赞回答:

“身为女人怎么都是错。”话语里充满了将要溢出屏幕的无奈。

可是,这究竟是“身为女人”的错,还是给女人制造出种种困境的现实的错?

这个社会告诉我们,身为女人就意味着,无论你工作多么努力、多么出色,如果没有照顾好家庭、养育好孩子,你人生的成绩单依然不及格。

光有事业还远远不够,只有平衡好事业与家庭才会被认为是“成功女性”,否则你作为女人好像就是有缺憾的、失职的。

张泉灵早前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她激动地反问记者:“你们采访男企业家的时候,也会问平衡性的问题吗?”

而对用人单位来说,进入职场的女性,好像连怀孕也有错,因为那会被认为是“拖公司后腿”、“只拿钱不做事还总是给其他人添麻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女性成了提线木偶,被家庭、职场和社会舆论等等各方来回拉扯。

而身为女性所要面临的种种无奈和困境,远非“就业歧视”、“性别偏见”一两个词语所能概括,它们充斥在普通日子里的细枝末节,重重包围着日常生活。

在最近读到的一本书里,作者辽京的献词让我印象深刻:

“送给陈静川小朋友,你呼呼大睡的夜里,妈妈开始写小说。

辽京是一位全职妈妈,她对不同年龄层女性的种种困境是能够感同身受的。

在这本小说集《新婚之夜》里,辽京用极为细腻的笔触再现了当代女性最真实的情绪——那些愤怒、失望与不甘,那些失落和茫然。

《新婚之夜》| 辽京

中信出版集团

单亲妈妈:

母亲令我无法忍受的地方,最终也在我身上留下痕迹

“你脾气这么好,性格这么温柔,他居然会出轨。” 何雯是一个普通的都市职场女性,离婚后,她很快成了整个办公室的谈资。

何雯争取到了儿子的抚养权,房子则判给前夫李义男。

于是在租好房子前,她只能带着儿子住到淑英娘家。

所有人都骂李义男是负心汉,但何雯难以解释的是,事情的真相比表面上看到的要曲折得多。

在大多数时候,何雯的确如同事们看到的那样,是个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的人。

可有时,坏情绪会突然涌上来,把她变成暴力的化身,所以儿子更喜欢爸爸——他总是被妈妈吓哭。

反反复复的情绪失控也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何雯性格中难以抹除的暴躁并非与生俱来。

作者通过将现实生活与童年记忆的一次次交叠闪回,让我们看出了一些端倪。

何雯是被淑英独自带大的。

像无数的孩子一样,她从小就被逼着练琴:“她不想练琴,淑英逼着她非弹不可,不断地拉扯,对峙,争吵,冷战。”

最终,淑英骄傲地赢得了自己作为单亲妈妈教育孩子的胜利,而何雯只觉得,那钢琴十级的证书底下,埋葬着自己的童年。

三十年后,何雯每次逼儿子练琴,都会情绪复杂地回忆起当年的淑英。

而那个吼叫着抄起椅子砸向丈夫的自己,似乎也从小时候举起琴凳愤怒砸向钢琴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我们对何雯这一形象非常熟悉,感觉身边似乎就有这样的女性朋友。

淑英就更不用说了,她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爱念叨、难以沟通、强迫式养育。

这或许是因为,当生活和育儿的重担都压在自己的肩上,她们只能把压力以一种更加严厉的方式转加给孩子。

而我们也像何雯一样地发现,母亲那些令我们窒息的地方,也多多少少在自己身上留下痕迹。

北漂女孩:

当人体模特的人,也有资格在乎清白

“我小时候用石头打过两个同村的男孩,因为他们骂我妈妈,后来的事我还没说完。第二天,我在放学的路上,被这两个人堵住了,其中一个把我强奸了。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跟我妈说了这件事,她第一反应就是骂我,问我为什么惹事,骂我脏、贱,不要脸,不许我去跟别人说,尤其是村里人,更不能说。

那天晚上她没给我饭吃,第二天逼着我去上学,谁也不许告诉。我就饿着肚子去了学校,真的一个字也没说。”

在农村,一个女孩被强奸了,全家都跟着丢脸。

强奸犯心安理得地过日子,受害者却要低眉顺目,遭人非议——现实总是如此令人匪夷所思。

艾琳也是这样,因为妈妈怕丢脸、怕惹事,即使那个强奸自己的人还经常出现在周围,她也只能默默忍受。因为“不惹事”,就是孤儿寡母生活的最高准则。

艾琳的妈妈身体不好,只能打零工赚一点生活费。

考到北京的大学后,艾琳就没再向妈妈伸手要过学费和生活费,而是靠给画画的人做人体模特赚钱。

前男友知道她的这份兼职之后,接受不了而提出分手。

所有这些经历都让艾琳不断地压抑自我,越来越难对别人敞开心扉。

即使遇到了真心喜欢、想要靠近的人,她也无法越过那堵看不见的心墙。

即使被画画的人侵犯、拍下裸照威胁,艾琳也选择不报警,默默隐忍。

或许从童年时第一次放弃报警开始,她就不再对正义抱有期待。


她习惯性地克制自己,只是偶尔会淡淡地提起:“我遇见的混蛋也不少呢。”就不再说下去。

前男友提起她时就像提起毫不相干的人:“当人体模特的人还在乎裸照吗?”

他不知道的是,艾琳拼了命地想要摆脱用裸照威胁自己的人,尽管每一次反抗都以再添新伤告终。

她想用这些伤口证明:每一个人,当人体模特的女孩也一样,都拥有不容践踏的尊严。

被霸凌的女同学:

我也曾真心实意地爱过这世界

崔凌的妈妈有精神疾病。

因为这一点,性格腼腆的她也被同学们说成遗传了妈妈的精神病。

“就算没有遗传,从小跟着疯子一起生活,性格一定不正常的。”来自未成年人的审判,总是这么理直气壮。

这让我想起“神女”王晶晶的故事。

只是因为打碎了同桌的一个杯子,被同桌开玩笑说:“王晶晶的杯子值三百万呢。”

于是谣言在学校贴吧一传再传,从“王晶晶索赔三百万”到“她每天穿十块钱的地摊衣”,再到“丑人多作怪”、“整容”、“被轮”……

王晶晶被霸凌了十年,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即使这样,那些霸凌者也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他们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让自己活得心安理得。


故事中的崔凌也没有逃过厄运。

她从物理老师办公室哭着出来,班上立刻传出了她“表白被拒绝”的谣言。

可实际上,那次只是考试没考好,她害怕爸爸断掉她的抚养费而没有办法读大学。

崔凌也有青春期女生都有的懵懂。

她鼓起勇气向暗恋的男生借漫画书,对方却说:“你身上有猫屎味儿。”她催那男生交作业,又被骂“黑铁塔”、“蠢货”。

崔凌被所有人屏蔽:不管她跟谁说话,收物理作业或是别的事,大家一律装作听不懂,然后哈哈大笑。

等到大家对这个“屏蔽游戏”厌烦了,崔凌反而不适应了,还小心翼翼地问班上唯一的朋友:“他们为什么不笑了?”

即使不明不白地死去之后,霸凌者的嘴也没有放过她:

“像她那样的人,招人喜欢才不正常呢。长得丑,胖得像头猪,跟她说话,她总是发愣,除了物理成绩好,其余都一塌糊涂,笨得要命。你们不觉得,她跟我们一点都不像吗?”

是啊,因为“跟我们不像”,就不配有朋友,不配喜欢和被爱,只配做大家的乐子,被摧凌至死。

袁颖是崔凌生前唯一的朋友,她说:

“崔凌虽然有一点奇怪,但她人很善良。”

“崔凌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女生,她想报理论物理专业。”

辽京笔下的崔凌,艾琳、何雯、淑英……

这些女性不只是小说里的人物而已,她们真实地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她们是千千万万普通女性的缩影。

透过她们,我们能异常清晰地看到,身为女性的这一生很可能要经历什么:

相貌羞辱、荡妇羞辱、性骚扰、育儿焦虑……甚至有很多孩子因为女性这个性别,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活着的权利——身为女性竟成了原罪。

希望在未来的某天,生而为女性,可以不必再面对这些人生的“附加题“。

来留言吧 | 有哪一刻你觉得做女人很亏?


十点君将从留言中选取12月20日之前


点赞最高的5位送出


小说集《新婚之夜》

中信出版集团·春潮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