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纪录片《塞上胡杨》以内蒙古阿拉善盟生长的珍稀树木胡杨为切入点,围绕胡杨精神,从多角度展开,讲述阿拉善地区历史人文,刻画祖国边陲新时代风貌。总片名中,“塞上”即指地理位置,唐代诗人王维曾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一带作《使至塞上》,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胡杨”则不仅代表此地闻名遐迩的胡杨林,也寓意生活在这里的如胡杨般顽强坚韧的人们。
本套纪录片共三集,分为《沙海胡杨》《丝路胡杨》及《居延胡杨》,分别由胡杨生长的不同地点出发,深入挖掘相关历史、人物事件,解读其不同的精神内涵。 第一集《沙海胡杨》以胡杨坚守沙海、改善生态的特质为出发点,由胡杨“沙漠守护神”的美称引申,首先简述阿拉善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而后详细讲述当地人民如何怀着坚守品格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继而本着绿色发展理念,依托沙漠资源开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通过荒漠开发历程中,不同人物对沙漠的理解与探索,展示阿拉善人民从固沙治沙到开发荒漠,这一系列发展进程中所取得丰硕成果。
 第二集《丝路胡杨》从铁路干线旁伫立的胡杨为引,由胡杨被称为“沙漠的脊梁”、作为丝路图腾的文化象征意味出发,引出与古丝路驼道重叠的铁路、高速交通网络,结合该地区黑城、定远营、烤全羊、驼文化等丝路遗珍,展现内蒙古地区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及阿拉善的节点作用。继而通过对中蒙文化交流、策克口岸等事物的记录,体现“一带一路”建设浪潮中,阿拉善边贸前沿、丝路先锋的当代形象,折射民族团结互助、开放共荣的的丝路精神。第三集《居延胡杨》聚焦胡杨林的主要分布地区——居延绿洲一带,以额济纳河流域胡杨林为主要场景,以胡杨扎根戈壁、甘于奉献、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为纲领,围绕胡杨“沙漠英雄树”这一美称,在记录胡杨林景观的同时,介绍额济纳旗胡杨林概况、居延绿洲保护经过与成果,通过生活在额济纳地区的主体人群——土尔扈特蒙古族的辉煌过往,及依托胡杨及文化资源开展的旅游业现状,展示当地历史人文、风土人情与当代牧民新生活。进而讲述额济纳人民对祖国航天、边防事业的贡献,讴歌当地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与扎根边疆的奋斗精神。

全片将胡杨作为线索,以树喻人,力求在展示祖国秀美自然风光、深厚历史底蕴、多彩民族文化的同时,彰显优秀传统与宝贵品格历久弥新、光彩照人,从而使胡杨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得以传递、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