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走出化工泥的误区

 apaol 2019-12-13

似乎人们一听到“化工壶”这三个字就认为对人体有毒害、避而远之,其实不然!分析对待问题都要一分为二,正犹如硬币有正反两面之分,这也是很多茶友、壶友的一些误区所在,小编根据相关著作文献与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今以成文供大家参考。

误解之一,只有黄龙山的泥料才是“正宗”的紫砂泥。

宜兴紫砂文化,作为一个最具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应明末茶文化发展的需求而生的,它是在宜兴传统陶瓷文化的基础上,江南文人士大夫直接参与下而产生的一种陶瓷茶具文化,发展至今,涉及到陶瓷工艺文化的各个领域。紫砂矿土是紫砂的基础,而早期大部分紫砂矿土是在黄龙山开采的,经过近几年的市场炒作,黄龙山成了紫砂矿源的“正宗”。其实所谓“正宗”只不过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认同,黄龙山、南山,甚至向西延伸的南山山脉、长兴的山脉,矿脉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地球上其它地方都有可能发现类似矿源。我们不能一味地夸大泥料的独特性,它与和田玉无法相提并论。玉石冰心玉洁,天资颖丽,无需雕刻就具有自然美、材质美,而一小撮紫砂矿土,没有人的加工使用,是无法体现出它的材质美与原始价值的,好像到现在还没有人在收藏紫砂矿源,只有想通过屯积矿源、炒作矿源枯乏而获利的人。

误解之二,宜兴紫砂矿土都是要添加化工着色剂。

由于采矿过程中100吨紫砂矿源中一般只有30%左右可以作高档的品种泥使用,70%左右的矿是甲泥,甲泥也可作为紫砂矿源,只不过是含铁量略低,杂质略多而已。所谓好的紫砂泥只不过是甲泥中精拣细选出来的,事实上紫砂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一般名人名作及生产高档一点的茶具的厂家或作坊都对泥料比较讲究,精拣细选的特色品种紫砂泥是不需添加其它有毒的化工原料的,即使是使用一些人工拼配的泥料,也不会使用媒体所曝光的那些乱添加化工原料的劣质泥的。

误解之三,添加化工原料的紫砂泥都是有毒的。

紫砂泥原矿作为一种天然的粉砂质沉积岩,它的基本显色元素是铁离子,如在紫砂、红泥中是高价铁离子的显色,而本山绿泥中是少量的亚铁离子的显色,在大自然中由于紫砂原矿中含铁元素的多少及铁离子的存在形式不同,使得矿源的颜色丰富多彩,虽然紫砂矿源的颜色丰富多彩,但经过高温烧成,紫砂陶的显色元素相对单一(是以铁元素为主),故而紫砂陶器的成品色泽相比釉陶就显得单一、稀少。历史上的及近现代的陶工就通过几种泥料之间的拼配或在一种泥料的表面粉刷其它色泽的泥料来增加色彩的丰富性。

紫砂合作社后,紫砂泥料只有紫砂工艺厂原料车间生产,由于紫砂原料是由陶瓷公司原料总厂统一开采、统一调拨,矿源的提供是混杂、良劣不分的,只是粗分一下而已。所谓的底槽青可能也混杂着一部分甲泥,而工厂生产需要标准化且市场上对产品也有色泽、花色上的一些变化要求,故紫砂工艺厂在江苏省陶瓷研究所等的帮助下,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标准,科学地在陶土中添加微量的陶瓷着色添加剂,生产出了一些具有标准颜色的品种泥,如拼紫、墨绿泥等等。随着紫砂市场的扩大发展,一般紫砂原料的加工大都是以紫砂厂为母本标准的。应该说在陶瓷工厂的标准生产中,为了追求产品的质量标准,在原料的制备中适当地、适量地添加一些陶瓷添加剂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例如:紫砂泥料中的墨绿泥的制备。墨绿泥应该最早出现在民国期间,当时人们发现在本山绿泥中加钴料烧成后产品的颜色变成了墨绿色,由于钴料的含量很少(≤0.3%),且天然钴料的不稳定性及烧成温度的不确定性(龙窑烧成温度难以控制),民国时期墨绿泥的颜色变化也较大,后来工厂加工墨绿泥时就采用了加纯氧化钴,使得泥料的制备更标准。氧化钴有CoOCo3O4Co2O3,氧化钴在玻璃、搪瓷及陶瓷工业中都是常用的着色剂,其着色力强、稳定性高,不溶于水,不溶于弱酸、弱碱中,在瓷器中既可用于釉上彩,又可用于釉下彩,如瓷器中的天青釉,宝石釉及釉下青花等等都是氧化钴作为着色剂得到的。在紫砂原料中加氧化钴,它会与氧化铝、二氧化硅合成生成比较稳定的硅酸盐、尖晶石、石榴石类型的矿物。氧化钴作为一种陶瓷添加剂一直在广泛使用,只要在合理的剂量内使用,且经过高温烧成进入硅酸盐晶体内,它是相当稳定的,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碱、弱酸中,所以在茶具的使用中我们是泡不出来氧化钴及游离的钴离子来的。如果它不稳定、且有毒,那我们所有的青花餐具、青花茶杯都成了有毒的生活用具了。

再如紫砂泥料的拼紫泥,陶瓷生产中为了加深产品的颜色即偏深沉的暗褐红色或黑色,有时会在泥料中加另一种陶瓷着色剂二氧化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锰粉”。二氧化锰(Mn2O3),黑色晶体或棕黑色粉末,加热到535℃失去一部分氧转变为Mn2O3,不溶于水、弱酸、碱,只溶于浓盐酸、浓硫酸,在陶瓷工业中常作为着色剂使用,它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就是稳定性高,在瓷器中产生紫色或杨梅色斑点装饰效果。高温烧成后拼紫泥中形成的硅酸锰性质稳定,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与弱碱,烧成后也不可能存在游离于水中的锰离子。

再如紫砂泥中的铁红粉的使用铁红(Fe2O3),基本上是纯氧化铁,红色粉末,耐高温及一切碱类的腐蚀,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时才逐渐溶解,一般分天然型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氧化铁红又叫西红,通常为纯度85%或更高的氧化铁矿石,紫砂泥中常用的是产于嫩泥矿中的石黄、石红(也就是含铁量极高的泥核),经过磨细后加入泥料中以提高泥料中的含铁量,也就是紫砂泥的着色度(同时也可略降低烧成温度)。另外,有时一些原矿的含铁量偏低时烧出来的试片颜色偏白,俗称没有“水色”,工厂也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人造铁红粉,以提高产品的色泽。作为陶瓷生产中一种常用的着色剂:如瓷器中的青瓷,铁砂釉、兔毫釉、油滴釉等等,氧化铁一直被广泛地使用。

原矿石中本身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丰富的各种元素,至于对于化工壶之说,还是要视情况而定,按照国家规定的调配细则制作的壶与化工壶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一点请各位壶友、茶友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