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团队历尽辛苦来到金皘山,却被金皘洞里的独角兕大王捉了不听话的唐僧三众,美猴王力敌不过,然后上天入地最后跑到西天,最后才由如来指点,找到道祖老君降服了青牛精。这期间过程很曲折,但是一直让人有一个疑问:孙悟空真的一直不知道独角兕大王就是老君的青牛么?难道他连曾经让自己吃过亏的金刚琢都不认得么? 其实孙悟空早就知道兕大王的出处,也早就认出了金刚琢,只是故意装作不知道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来看为什么说美猴王认得金刚琢。 孙悟空搅乱蟠桃宴二次反下天庭,玉帝派兵围剿花果山,美猴王正在苦战二郎神等梅山七圣的时候,不料却被老君抛下金刚镯打到天灵盖,然后被活捉押赴天庭。那是金刚琢第一次闪亮登场,当时老君向观音菩萨介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孙悟空战斗中也许没有注意到老君和观音的谈话,但是自己被金刚琢打倒在地的时候,他见到金刚琢了么?他不但见到了,还知道它的名字!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美猴王在根据如来佛祖指点后,来到兜率宫找太上老君的时候,老君一说是青牛精偷了金刚琢,悟空立刻搭话:
童子、道人、神仙偷偷下界化作妖魔,可以变化了本来面目,但是这法宝和武器却不会。为什么说孙悟空当年是被金刚琢打到天灵,而不是打到后脑勺?这也算做伏笔,就是说猴王被打的时候看到了金刚琢的样子。一样的圈子,功能又如此强大,猴王那脑瓜会不想想它的出处?猴王说的很轻松,“原来是这宝贝,”但是并没有惊奇、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明他早就认出了金刚镯。 美猴王认出青牛精了么?其实,他也早认出来了。 当年,孙悟空做齐天大圣之后、看守蟠桃园之前的三个来月时间里:
孙悟空那时候每天除了闲逛还是闲逛,把个老君兜率宫早就摸得门清,估计比他自己的齐天大圣府都还要熟悉。后来搅乱蟠桃宴跑进兜率宫,直接就进了丹房,把老君丹当花生豆一般嘎嘣嘎嘣全吃下了肚。这样的熟悉程度,会对老君的坐骑青牛精不熟么? 又说,青牛精在老君府是青牛,下界就成了妖怪独角兕,不再是在天上时候的面目了,所以孙悟空不认得也很正常。 这个情况确实存在可能。 但是首先,独角兕虽然不再是青牛的模样,毕竟还是牛妖,这样能跟美猴王相斗五十来回合不分胜负的牛妖,普天之下除了牛魔王还能有几个? 何况我们知道,孙悟空还有火眼金睛呢。他的火眼金睛并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借此来称赞他善于观察和分辨的能力,凭这一本事,他也应该能看出一些破绽的。 更何况,独角兕最后还拿出了跟美猴王“有仇”的法宝金刚琢。这样孙悟空还不把独角兕往兜率宫方面想,那他也别保唐僧上灵山了。 既然孙悟空能够猜出独角兕和金刚琢的来历,为什么他不直接去找太上老君呢?问题出在他那几滴“英雄泪”上。 原著第五十回,猴王因师父师弟被捉,来到金皘洞讨战,跟那独角犀牛大战三十回合,一猴一牛互生相惜之情。青牛说“不错、不错!怪不得能闹天宫,好猴子!”猴子也说“你也不错啊,没有白偷丹!”两个各怀鬼胎,又打了二十来回合就不耐烦了。青牛招呼小弟们围攻,猴子抛出烧火棍乱打。青牛一看,得,不跟你玩了,拿出法宝小QQ就把棍子套走了。猴子大败而归,然后就跑到金皘山后又哭又叫:
美猴王何等英雄豪气,被如来佛祖骗入手掌、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没有见他掉过眼泪。但是在金皘山,他却掉了眼泪。他为什么掉眼泪? 孙悟空自从踏上西行取经之路就知道,取经路上大多数磨难都是各路大仙故意整出来。悟空会为这点小挫败掉眼泪吗?那他就不是美猴王了! 他这眼泪分明不是因为战败,也不是心疼师傅受难,这理应是忽然明白了一些事情而取舍之间心生感悟。毕竟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六丁六甲等众神监视之下,他这一哭一叫,既是感触命途多舛,也是做给那些监官看的。 他现在听出了青牛的话外之音,知道了兕大王是牛精,又看到了金刚琢,很多线索都指向了老君。自己因为已经皈依佛门,为了取经,前面灭了车迟国道家棋子、信徒虎鹿羊,平顶山莲花洞又差点杀了老君的童子金银角大王等等,已经多次折了道教的威风。虽然太上老君也赞同取经一事,但是自己这样折腾,作为道祖,老君即使不生气,那广布三界的道教门徒呢? 他感念老君生养相助之恩,知道青牛精下界所来深意,却不敢或者不愿直接挑破。但是自己又身负取经大任,这由得了自己吗?一边是佛门,一边是道家,两处都不能得罪。所以,他的苦恼本是感叹取舍的不易。这一哭一闹也显出来猴王逐渐成熟的心性,说明猴王前面的苦没有白受。 最后,老君“笑把青牛牵转”,他这一笑为了什么? 一番哭闹之后,悟空有了计较,就是天上地下四处搬救兵,最后才找到如来佛祖。为什么猴子最后才去找如来?因为美猴王知道,要给道家找回点面子消除怨气,除了天庭众兵将,真正的节点还是西天那个佛祖。这也是孙悟空一直没有找观音菩萨的原因。 金皘山一役最后有诗曰:
这里面一句“均平物我与亲冤,始合西天本愿”,其实就点明了孙悟空虽然早知道兕大王的出处。前面已经多次折了道教的威风,他深知佛家本意,并不想两教结怨太深,所以他不辞辛苦上天入地跑西天,就是为了给道家、老君一个找回面子的机会,了结前面的恩怨。所以最后才有了“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老君这一笑,笑的是道家找回了面子,笑的是猴子没有辜负自己。这是得意的笑,也是会心的笑。 精彩回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