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古建人的智商高 | 传统建筑斗栱斗口制的计算,你会算了吗

 蒙懂少爷 2019-12-14

在之前的推送中,用动图为大家简要介绍了斗栱和榫卯的发展历程,本期推送就为大家介绍斗栱的斗口如何成为传统建筑模数的基础以及它们是如何换算的。

戳图回顾:榫卯动图

I

斗口与材分的关系

斗口模数制是宋代材分模数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斗口虽然指斗上的栱的厚度,但并不具有“面积”单位性质,

不直接表达材料截面、截面规模,

即必须引入另一套体系——材分制。

清代工程做法以材厚为基准

单材:厚10分,高14分 ( 厚高比1:1· 4)

足材:厚10分,高20分 ( 厚高比1:2 )

一般认为宋代《营造法式》的足材广 = 单材广 栔广 = 21(分)。而清代斗口材分制中的单材广(高)减去一分,使足材厚高比为整数,便于估算。

斗口以 5 分( 0·05尺 )进率递增;

(清营造尺 = 0·32 米)

斗口材分制并没有说明各类材的适用范围。使用中, 一、二、三等材未见使用过。城楼等高大建筑物,用四、五等材,一般重要建筑多为七、八等材,如太和殿仅用七等材,大部分建筑多用九等材。十一等材用于藻井等内装修。

用于汾城戏台内装修的藻井斗栱

II 

   斗栱的尺度与建筑的尺度

平身科斗栱正立面

清《工程做法》以平身科的斗口(口数、口分)为基本模度

工程做法中,依所处位置,斗栱可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

各个由翘或昂出踩的斗栱中,可以没有翘,但必须要有昂。翘昂斗科应用最广,

一般都有瓜拱、万拱

依出踩多少又进一步分为:斗口单昂、斗口重昂、单翘单昂、单翘重昂、重翘重昂,踩数也从3踩到9踩不等,少数牌楼斗栱也有11踩的。 

在得出斗栱的尺寸后,就可以根据不同建筑的斗栱攒数

计算开间尺寸和屋顶举折尺寸

工程做法对梁柱等各个构件尺寸的规定

也以斗口为单位计算

九檩单檐庑殿周围廊建筑开间尺寸

各式建筑屋顶举折尺寸

例如:九檩单檐庑殿周围廊,单翘重昂斗科,斗口二寸五分大木作法的檐柱高

檐柱净高 = 定高 –斗科高 - 平板枋高 

即:檐柱净高 = 0· 25 * 70 – 0·25* 11·2 - 0·25* 2 = 14·2 (尺)

或    70 –11·2 – 2 = 56·8  斗口

        0· 25*  56·8 = 14· 2 (尺)

II

   内檐斗栱

在一些高大多层的建筑或高等级建筑中,内檐也常常用到斗栱

如只安装迎面办攒的内里品字科斗栱

因端头不做昂嘴,形状如倒置的品字形而得名

另外,还可见到置于梁和随梁间的隔架科斗栱

隔架科即在荷花墩和内檐雀替之间用斗栱承托

形成工字型的稳定构造

奉先殿内檐斗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