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探讨一下《乾坤大挪移》的前世今身。 要说乾坤大挪移,就不得不提一个教派——明教,因为乾坤大挪移是明教【镇派秘笈】,只有历代教主才能修炼!《倚天》的故事里,这门神功已经传了30多代,大家还记得张无忌是明教第多少代教主吗?
说回正题,最初明教其实叫做【摩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4~公元651年),最早在波斯传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公元3世纪中叶(240~260年)由一个叫摩尼的波斯人创立,其核心教义是融合了佛教、基督教与伊朗祆教马兹达教义搞出来的一个「四不像」。摩尼教是一个带有诺斯底主义(通俗的神棍学,搞各种占星啥的)色彩的二元论(即非黑即白,光明黑暗对立这种)宗教。祖师摩尼声称自己是佛祖、琐罗亚斯德和耶稣的继承者,也是最后一位先知。蝉试客
但后来摩尼教因为跟波斯本土的祆教产生矛盾,被迫出亡,摩尼本人也于277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摩尼死后摩尼教数万教徒有一部分跑到罗马,但是罗马人也不信它,人家崇尚的是奥林匹斯众神,所以那些教徒被杀的杀抓的抓搞得很惨。
另有一部分教徒在公元694年(即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从波斯跑到中土创立教派,最初还是叫做摩尼教。但是刚开始中土掌权者并不待见它,甚至在唐玄宗开元(713~741年)期间,曾明令禁止该教在中土建寺立派,称之为「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但是没有说灭掉它,这才让摩尼教得以苟延残喘下来,后来摩尼教传到我国新疆,又从新疆辗转传到漠北之回纥,在那里开枝散叶,盛行无度,回纥甚至把摩尼教定做国教。 到了宋代,摩尼教被意译为“明教”,教义被简明地归纳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个大字。当时教内人员驳杂,小到贩夫走卒,江湖人士,大到庙堂高官,名门大派,都有人参与其中。而其教徒统一白衣乌帽,秘密结社,共同尊奉明使为教内尊神,称【明尊】(即教主),《倚天》里的明教就是从宋代这部分开始的。 难怪创造《九阴真经》的黄裳杀几个明教的人会被江湖正派追杀,原来是捅了这么大个马蜂窝。
咱们再来说说明教代表武功【乾坤大挪移】。 关于这门神功的创造者,书里没有详细说明,只说是一位高人。并且直言其根本道理并不深奥,但胜在变化神奇,匪夷所思,实则是一种巧妙的运劲用力的法门,往往能激发人体潜能,让人在对敌之时发挥4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门神奇功法只在明教教主之间代代相传,旁人是不允许习练的。 心法共有七层,但是习练极为困难,功法秘笈中写明了光第一层,就算是悟性高的也要7年才能大成,低一点的更是需要14年。第二层就更不必说了,里面写道如果21年之内无法大成的话,第三层基本别指望了,后面还有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第七层.....明教历代教主中练到老死都练不到三四层的大有人在。
而纵观小说里明教的历代教主,撇开主角光环加身的张无忌不谈,武功最高的是第八代教主,据说把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五层,但是在练成当天就走火入魔死了;而《倚天》里出现过的第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练到第三层就发现老婆出轨,最后也气的走火入魔而死;再说获阳顶天赠送功法的杨逍,练了十几年也只练到第一层,离第二层都差得远呢;可见这乾坤大挪移确实挺难练,而且简直可以说是一个不慎就会走火入魔,危险性也是极大。 那可能又会有人说了,张无忌不是30分钟练完六层吗? 其实那是因为张无忌当时已经《九阳神功》大成,作为不弱于《乾坤大挪移》甚至强于它的终极内功,张无忌大成之后内力生生不息,源源不断,而且兼容天下所有其它内力,练起来自然很快。
并且其实张无忌也没有练全七层功法,原著中说张无忌练到最后第七层功法比第六层难了数倍,晦涩难懂,练到最后还差了19句没有练成,但张无忌并不以为意,没有强练。 正因为张无忌没有强行习练最后19句,可以说他是捡回一条命! 因为功法最后19句,创造功法的高人自己都只练到第六层,第七层只是凭借想象出来的,力求变化而已。而最后的19句,显然就是高人凭空想出来的,已然误入歧途。如果按照上面去练的话,大概率《倚天》的故事就要提前完结了。
其实整个《倚天》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金庸先生有一个贯彻全书的道理,那就是他认为事物不止有两面,世间的事情并不是只有黑白两面的,即他在反对“二元论”。 笔者这里从几个例子来简单说明。
第一个,书中描绘的【明教】被称为“魔教”,而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战,明教生死存亡之际,众人诵念明教教令经文:“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此时,明教自杨逍、韦一笑、说不得诸人以下,天鹰教自李天垣以下,直至厨工仗役,个个神态庄严,丝毫不以身死教灭为惧。 武当派俞莲舟心道:「这几句经文,想是他魔教教众每当身死之前所诵的了。他们不念自己身死,却在怜悯众人多忧多患,那实在是大仁大勇的胸襟啊。当年创设明教之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只可惜传到后世,反而变成了为非作歹的渊薮。」 这样,金庸笔下的明教,既有明显的魔性,行为、信仰都与中原武林各大门派的华夏中心传统意识大为不同,在各派的围剿中不免出手狠辣,行事乖张诡秘,多造杀孽;同时他们也有明显的合理性,比如对理想世界光明前景的追求,抗元的坚决性,自身求生存、求发展的权利等。或者说,所谓「魔性」,只是因为个别丧心病狂、处心积虑的人,才引起一场江湖武林中的浩劫。
第二个,书中自称名门正派的灭绝师太,一生为了光大峨眉派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迁怒弟子爱上“逼死”师兄孤鸿子的杨逍,毫不留情一掌打杀;为歼灭魔教,对刚救了自己一干人等的张无忌连出三掌,如果不是张无忌身负九阳神功,肯定立时毙命;逼迫周芷若剑刺张无忌,抢夺屠龙刀...... 但她一生行侠仗义嫉恶如仇,万安寺宁死不愿接受魔教援助,又是个为了尊严名节甘愿赴死的烈女。
第三个,女主赵敏,她是朝廷的人,光明顶一战后更是囚禁六大派高手,心机深沉,连武当七侠的俞岱岩也是中了她的招断的腿,江湖更是人称【妖女】,皆恨不得杀之后快...... 但是她对张无忌的感情却是真的,为了他背弃祖国背弃家庭,甚至甘愿付出生命。 所以你看,行事乖张的魔教却是抗击朝廷暴政的义士,德高望重的峨眉掌门也会为了一己私念戕害他人,而万人唾骂的妖女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世界是多彩的,事物自然也能有很多种解读和可能性。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我们最需要学会的就是不要单纯的通过【眼见】和【耳闻】去分辨他人黑白善恶,因为在我们没看到听到的地方多的是那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如果带着偏见和定性的角度去看人,就像斜着眼睛看人,看到的人物都是片面的,可不就把人看扁了了吗?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