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时候一定都学过《咏鹅》这首诗吧,应该是我们学古诗最先接触到的一首。众所周知,此作由骆宾王所著,给人展现了一幅和谐的场景,也透过文字看到了白鹅的活泼可爱,是一篇趣味之作。 当时写下这首诗的骆宾王年仅八岁,看得出来是有一定才气的。不过,这首诗可不是骆宾王突发奇想之作,而是被逼出来的作品。 当时有人到家中来做客,骆宾王的父亲便指着旁边池塘嬉戏的白鹅,让骆宾王作诗一首。于是,这才有了这篇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趣味之作! 图片:骆宾王漫画 这首《咏鹅》虽流传后世,却因过于简单少有名家点评,就更没有文人墨客按照这种思路去仿写了。对此,有人认为是诗作简陋,文笔稚嫩,模仿出来也难以登得大雅之堂。 另外,还有些人认为只有白鹅才能搭配得上这趣味的词句,换作是其他事物,就难以有这么融洽的氛围和意境了。不管怎样,无人仿写成为了铁定的事实。 不过近来却有一位老农打破了常规,模仿这种趣味手法也写了一篇咏物之作,是为《咏鸡》。 看到这个篇名,趣味性一下子就出来了,和《咏鹅》相差无几。但是也有些人认为一个老农,能有什么文化,光是看其名便浅显不已,又有什么值得显露的地方? 那么这首《咏鸡》到底怎样,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咏鹅》 写下《咏鸡》的老农名叫危勇,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不过却拥有着一颗未老的心,充满着童趣。对任何事情都保持着一颗童真的心,这样烦恼会少许多,甚至不会遭到烦恼的侵扰。 危勇老人说起初读到《咏鹅》时就非常喜欢,将鹅的活泼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老人也想着要模仿一下,便写出了大作《咏鸡》,和《咏鹅》一样全文都是十八个字。 那么意境是否也相同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全文: 《咏鸡》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 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