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现在偷的懒,换来的可能是你日后生活的难“其实我好羡慕你啊,大学那几年自学了那么多东西,我现在很后悔也很迷茫”。很久没联系的李同学,看我写过的一些文章后,发微信跟我说。 我感慨了一下,思绪万千,想起了曾经某个大二的下午,跟她快要吵起来的事: (1) 大二的那一天,我们正在上一节挺枯燥无聊的选修课,台下的同学要么困得打盹,要么都在玩手机。我正在看从图书馆借来的PPT教程的书,坐在我旁边的李同学很吃惊,问我为什么要自己学PPT呀?老师以前不都教过吗? “因为以前老师讲的都很基础,我想深入学习把它掌握”我回答她。 “学那么多有什么用?你看看你,整天都是在看书看书,现在又不是高中生”她见我没说话,继续说道:“大学生活嘛,就是要轻松享受一点,你知道现在最火的明星是谁吗?你看了正在热播的那综艺节目吗?” “不知道呢” “对啊,要多关注时事热点,班里的聚餐唱K也多参加,才能跟大家有话题聊” “可我对这些娱乐的东西不感兴趣啊” “你这样会跟时代脱轨的,你看看大家,谁跟你一样只知道学” “我为什么要跟别人一样?” “太特立独行不好,你不觉得你自己一个人很孤独吗?” …… 那个下午,我跟她争论了很久很久,只是我们谁也没说服谁。 其实正如李同学所言,我当时真的很特立独行,总是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在大家都在玩社团,煲剧追星打游戏的大学校园生活里,我简直就是一个奇葩,典型的书呆子。 每当舍友在谈论怎么化妆,喜欢哪个明星时,我都显得格格不入,一边尴尬一边自我怀疑,我自己这样做对不对。 但是我又很恐惧,如果我不学点什么,我将来怎么找工作,我拿什么跟别人竞争。 (2) 而现在,已经出来工作几年的我,真的庆幸当年的自己,没有受身边人的影响,愿意静下心来逼自己学点东西,不然,我也会像李同学一样后悔和迷茫吧。 20多岁,无论是在校园,亦或是初入职场,对大多数人而言都还是一无所有的年纪,没有足够的知识,没有能力,没有见识,没有资源。唯一的优势是年轻,有时间。 如果这个时候,还选择偷懒享乐,选择玩一玩度日,那么你走的就是下坡路,换来的可能是你日后生活的艰难,比如找工作的艰辛,一段将就的婚姻,孩子上学和还房贷的压力,受了委屈也只能忍气吞声的无力…… 2.你前10年的努力,影响你后10年的发展可能有人会反驳我说:我的人生态度就是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不可以吗?为什么一定要那么折腾。 当然可以,如果你有非常坚定的安逸生活观,你大可不必那么用力,你选择安稳一点过日子,或许会快乐些。 但是,对于更多的一部分人而言,口头所说的安逸稳定的生活观不过是自己逃避,不想努力的借口而已。午夜梦回,你真的没有不安和焦虑过吗?真的没有问过自己,你的人生就这样了吗? 既然还有那么一些不甘心,还有那么一些不满足现在的生活,那就现在开始努力吧。因为你现在每一点小小的努力,积累起来,都会给你的将来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
我现在越来越体会到,当前我做的事情也许并不能给我带来直接可见的收益,但是从长期看,它们是对我产生很大的复利效应的。我会做自媒体,做视频,写文案,出海报,其实这些都源自大学时期的折腾,那时候学的PPT,学的PS,学的公众号运营,这一切在当时看来没多大用处的事,其实都在为现在的我积累了很大很大的能量。 而我此刻在写的文章,剪辑的每个视频,写的每一页手帐,练习的每一个书法,我身边的人也无法理解,上班已经那么累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做这些事,又不能赚钱。然而啊,我做这些事,不是为了此刻挣钱,是为了五年甚至是十年后做更大的事业而准备呢。 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你现在做的事也许不能当下就改变你,但它们定义了将来你会成为谁。十年后,你会有怎样的收入,你住什么样的房子,你跟谁一起生活,也许都源于此刻你正在做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