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中几种病 离远点别被传染

 秋风为伊 2019-12-14

在我们学习摄影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前辈。前辈不一定水平多高,其实就是比你早接触摄影。这些前辈中不乏高手,有了高手点拨,能让你少走不少弯路。

同时也存在着伪高手,他们看似说着很有道理的话,甚至还很偏执。但是这些话就是听起来不明觉厉。很迷惑人。

最终的结果就是让你觉得他们好厉害,然后开始放弃学习摄影的平坦大道,走向一个不知道去哪的岔路口了……

我虽然教摄影,但是我平时也偶尔会遇到这样的人,教我怎么摄影。今天就给大家说说我遇到过的几种。大家见到尽量躲开。

1、器材无用症患者

“不要只关注器材,最重要的是相机后面的人头。学习摄影不是变成器材党。”

这是他们常说的话。不过我要说,这句话其实是100%的正确。但是他们执行起来不是这样的。

我也建议不要只关注器材。而他们是非常关注器材。只要你的器材好一点,他们就会开始吐槽。

所以一度我以为他们是买不起而红眼病呢。后来我发现,多数还真是……

同样的就是入门问我买什么的。很多人会问“我是新手,买个什么入门机?”

其实买入门机和新手没关系,是你预算低。

没关系,我人生第一台相机预算也不高。努力挣钱呗。摄影本来就是需要投入的爱好。甚至有人准备未来将其作为职业,那么必要的投入是不可少的。

诚然,有了好的技术,用什么相机(甚至手机)都能拍摄出好片子。但是更好的摄影器材可以给摄影师更大的掌控力,能做到更多的事儿,破除更多题材上的限制。

比如你给体育摄影记者一个定焦卡片机,让他拍摄足球比赛,还要特写。这个做不到就真的是做不到。

所以我常做两个比喻。

一个是,如果你很有钱,刚拿驾照。你会买个8手QQ吗?因为你刚入门嘛。不会的,你还是会买自己喜欢的车。所以器材也是这样,和技术无关,就是和你的预算有关。

另一个就是,高手往往才是要求设备的。比如关羽用的什么刀?吕布用的什么戟?赵云用的什么枪?

所以真正有用的应该是另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买你预算内最好的器材。

2、器材至上症患者

与第一种病相对应的就是器材至上论。这种人我遇到过两个。都和我说希望我点评一下他们的照片。

然后给我放大每一张看。让我看细节。一方面自夸他们曝光多准确,另一方面说他们器材多好,宽容的多大。

当时我还是很礼貌地陪着看。后来觉得实在太无聊了。就开始尴尬地岔开话题。

但是他们会执着地把话题继续拉回来看他们的照片细节。

天啊,您的人生是多么亏乏,需要每天看细节啊……

照片最重要的是主题。一张照片连主题都没有,你跟我谈个屁的细节。都不知道你拍的是什么,我能看到细节中木头的纹理,桌上的灰尘有个毛线用。

你的器材是很好,但是你拍的真不行啊。

你有买器材的钱,拿出来一点,出去走走看看,别拿相机,就看看到底什么值得拍摄。

3、摄影不后期症患者

经常遇到吧?

和你说摄影就不该后期。后期就不是纯粹的摄影了。但是其实摄影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摄影不后期,就是大傻哔……(消音)”

摄影是我们从时间中筛选一个片段,也是从空间中筛选一个片段。

这个片段通过相机保存下来。但是相机,尤其是数码相机,这些会尽量在时间和空间片段中更多保存信息。

同样的时空片段保存信息越多,就越是好相机。

但是不是所有信息都是你要的。你再通过后期保存要的,去掉不要的,就是整个后期的过程了。

可见,后期是必须的。否则你的摄影只完成了前期信息收集,而没有后期信息筛选。

当然对于造假的后期,我也是反对的。如果照片中通过后期更改画面元素,那么应该说明,照片也不应该再归纳为纪实类的。可以放在创意类的。刻意的隐瞒是不好的。

4、手动王道症患者

这个大家学习摄影都遇到过吧。会和你说,手动对焦才快,手动曝光才准确。不用手动还不如用手机拍摄。

先说手动对焦吧。

单反中最贵的相机是什么呢?是佳能1DX系列和尼康D一位数系列。这种相机每次都会在体育大赛之前发布。

目的其实就是给体育记者的。这种相机贵就贵在自动对焦系统、画质表现(高感表现)、连拍速度以及机身可靠性。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动对焦系统。

您再高手,您对焦能比过上奥运会的体育摄影记者?人家要的也是自动对焦。所以别吹牛逼了。

再说曝光吧。

我还见过用M档手动曝光的是这样做的。不断调节光圈、快门、感光度,来保证曝光补偿为0。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曝光补偿不是应该永远在0的。

还有人和我说过,用M档曝光比光圈优先或者快门优先更准。哪怕是同样的曝光参数。这也让我匪夷所思啊!

之前有个摄影笔记的志愿者,她在听了我的课之后,讲相机调节到自动对焦,以及光圈优先。然后就像开启了新世界。之前她就是听所谓高手说,必须手动对焦手动曝光。每次拍摄一同手忙脚乱,相机调节好,黄花菜都凉了。

5、打破规矩症患者

“规矩是用来打破的。”

我不能说这句话一定是错的。但是规矩绝对不是给不懂规矩的人用来打破的。

连规矩是什么你都不知道,你打破个屁啊。你自己打了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我非常喜欢看到我的学生打破规矩。但是说实话,我到现在位置没见过谁能突破既有规则拍摄出好片子的。

因为该打破的规则基本都被打破了。

就拿构图举例子。一开始大家都用居中。后来发现,居中太呆板了。然后发现黄金分割真的更好看啊。于是就黄金分割。但是0.618对于摄影太难拿捏了。

索性0.667吧。那就是三分法了。因为目测将画面三等分还是要比找黄金分割简单多了。

后来觉得对于某些大场景,下压三分线会显得更加有气势。那么继续打破。

这些能打破的,会让人一看就明白确实更好。打破得好。于是也变成了新的规则,流传下来。

所以我真的希望看到我的学员能够打破规则,建立新的规则。

可惜,我见到的更多的就是不学无怵的高喊打破规则,然后乱来。

打破规则成了不学习的挡箭牌。

摄影的规矩我都很简单总结了。买这本书,自己学摄影。


还是那句话,摄影是件快乐的事。远离这些患者,您的摄影之旅会更加快乐。

以上几种患者,大家遇到过哪些?

还有没有补充呢?欢迎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