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的“好孩子”他的“坏毛病”

 德沃天下 2019-12-14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品质和自己的性格特点,很多时候这种品质和性格特点是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平时通过日常和孩子交流互动时,要培养出孩子好的习惯来,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

还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名字叫“某名校校长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在这篇文章中,写到这样一个事情,他带领的合唱团孩子在一个国际赛事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原本应该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却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优秀”的孩子们从来不会主动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也不懂什么是礼貌,在文明礼仪上的教育很匮乏,这让他感觉到很痛心,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不足。

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传播力度,是因为在这里有很多让人值得反思的地方,在现在的教育中学校更注重的是如果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校有一个好的名声,升学率的提高,但是他们恰恰却忘了,中国的教育从最开始就是学习礼,而家长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不要让以自己的孩子变成重智轻德的人,什么才是“好孩子”。

现在很多的孩子为了让自己表现出来的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通常会迎合老师和家长,让自己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努力”来维持自己的形象,但是平时不在的老师和家长身边表现出来的才是他们最为真实的一面。

为什么大家眼中的“好孩子”有这样多的“坏毛病”从根本上的原因个人觉得:学习成绩的优秀,才艺技能的突出成为现在对一个孩子评价的标准,在这样的标签下,家长和学校会对教育出现偏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远离那些不爱学习的“坏孩子”。不爱学习真的是坏孩子吗?有没有问过自己什么才是坏孩子。

现在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学校和家长更应该重视起来,而教育的核心更应是心理教育和健康人格教育,现在学校欺凌的现象屡禁不止,殴打,恐吓,欺骗,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因为从小的教育的缺乏,老师同学的无视,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孩子心理上的扭曲。

小编觉得现在的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为什么很多学校的校训写出来立德树人却不重视这方面,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反思反思,孩子要从良好的习惯开始入手,努力去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以后的社会会不会变的很冷血,没有了互相帮助,没有了欢声笑语,那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