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堂国学课 赏读唐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解读赏析

 潇湘书院615 2019-12-14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作者简介】

常建(708?~765?), 唐代邢州籍的诗人,《唐才子传》说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天宝中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一生仕宦不得意。其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用语精妙,境界超远,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

【注释】

①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县虞山北的破头山。后禅院: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②清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光。

③初日:早上初升的太阳。

④曲径:弯曲的小路。幽处:幽静的住所。

⑤禅(chán)房:僧人的住房。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⑥山光:指初日照射下山上美丽的景色。悦:娱乐。

⑦潭影:指山光和天色倒映在潭里的清澈淡秀的影子。人心:指尘心,俗念。

⑧万籁(lài):各种声响。

⑨唯闻:只听见。唯:同 '惟',只。另一版本作“但馀”。

⑩钟磬(qìng):寺院中诵经和斋戒时用以敲击发出信号,钟响开始,磬响停止。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乐器。

【译诗】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高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钟磬声在空中回荡。

【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也是一首即兴写景、咏佛抒怀的佳作。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总起全诗,点明了时间、环境和人物的去向,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语言朴素、平易,画面清新、优美,诗句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

“清晨入古寺”一句,一是点明时间,二是点出此寺是古寺。第二句“初日照高林”写入寺所见,作者没有写古寺佛殿的宏伟与庄严,而是去写那初升的太阳和耸立的高林,这不仅能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同时还有一种幽静之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极具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在结构上,这两句诗浑然一体。

“初日”上承“清晨”,“高林”照应“古寺”。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高林”一词语义双关,一指劲健挺拔的茂林修竹,二是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此处“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颔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