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央视版红楼梦 87版《红楼梦》被誉为'不可逾越的经典,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 87红楼梦已经成为经典 但是你知道吗?我国台湾地区也拍过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曾在当地引起轰动。 台湾拍的红楼梦,这是林黛玉与薛宝钗,非常漂亮 这就是由华视拍摄的1996版《红楼梦》。 拍得很热闹 华视版《红楼梦》由丁亚民编剧。 人物也比较端庄大气 出演贾宝玉的是钟本伟,林黛玉由张玉嬿扮演,薛宝钗由邹琳琳扮演。 很华丽的感觉 在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引进了不少港台电视剧,但这部《红楼梦》并没有引进,因此大陆观众知道的不多。台湾拍摄《红楼梦》也下了一番功夫,前后3次重拍,96版的《红楼梦》被公认为是'最好'的一部。90年代初就开始拍摄,历时6年才拍摄完成。1996年11月到1997年10月在台湾地区播出,被当地观众称为一部'经典之作'! 很用心地在拍摄 台湾拍的《红楼梦》比大陆晚很多年,又有哪些特点呢? 人物形象都令人很舒服 试看台湾《红楼梦》主要人物的造型: 这是贾宝玉: 贾宝玉 这是林黛玉: 张玉嬿扮演的林黛玉,感觉比陈晓旭版的漂亮 这是薛宝钗: 薛宝钗也比张莉版的漂亮 这是王熙凤: 王熙凤,与邓婕版神似 说实话王熙凤的造型总体上很不错,借鉴了央视87版邓婕版的造型。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两岸三地的审美有相似之处,必定古典名著里描绘的人物形象是固定的,角色选择上会有一致性! 借鉴了邓婕版 这是贾母: 另一个样子 这是王夫人: 这个王夫人很面善 这是史湘云: 史湘云,有点意思 这是晴雯: 晴雯 这是尤二姐: 尤二姐这发型要飞么 这是刘姥姥: 刘姥姥 造型还是有点意思的! 看起来挺滑稽 这是贾环与赵姨娘: 这两个造型不错 与87版的贾环有相似之处。 87版的贾环 很明显在一些主要角色上,借鉴了87版《红楼梦》的人物造型。 有特色 整体上感觉还是不错的! 整体感觉不错 这是贾雨村: 看起来还行 这是平儿,确实很漂亮: 平儿 这是妙玉: 年龄有点大 这是傻大姐: 很有意思 人物造型非常夸张、戏剧化。 很特别 这是紫鹃: 还可以 角色选择符合丫头的身份。 丫鬟们都很漂亮,看着舒服 至于一僧一道: 这是济公吗? 完全是台湾地区的审美口味! 情僧 让人无语。 或者唐僧? 第一次看片头,还以为是唐僧西天取经呢? 造型不敢恭维 一僧一道都飞起来了,感觉走错片场。 飞起来 直到道士拿出一块石头,这才明白是《石头记》! 石头是这样的 《红楼梦》是包裹在神话外壳里的。与87版不同的是,96版《红楼梦》的结构很完整,从一个梦开始,以一个梦结束。比如第一回是'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警幻仙子宴请贾宝玉;最后一回:贾政被流放到外地,在森林里扛木头赎罪,他遥望故乡,幻想儿孙们再次复兴家业,就在这时候,身披红斗篷的贾宝玉从雪地里走来,远远向他磕头。贾政呼唤宝玉,但宝玉跟着一僧一道走了。贾政恍然醒来,不知道是现实,还是一个梦境,《红楼梦》结束。 警幻仙子 这是从结构上,96版《红楼梦》比87版'完整'的地方。87版基本上没有对'太虚幻境'的描述。 贾母与邢夫人 每一部《红楼梦》出来,观众总不免要对比一番。迄今为止我们拍摄的《红楼梦》可谓'一部接一部'。梅兰芳拍过《黛玉葬花》;越剧里有《红楼梦》;黄梅戏里有《红楼梦》;京剧里有《红楼梦》;香港拍过2个版本的《红楼梦》,汪明荃和林青霞都扮演过林黛玉和贾宝玉;80年代以来,大陆也是不断重拍,除了经典的87电视版外,还有89电影版,2010年度的李少红版,预计今明两年上映的胡玫电影版;《红楼梦》可谓一部'常拍常新',百看不厌的作品。 贾宝玉与惜春 与87《红楼梦》相比,台湾《红楼梦》有它独具特色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这8个方面: 第一:最大的特色就是剧集多,竟然长达73集这样就比87版的36集整整多出了一半。《红楼梦》是一部长达百万言,具有700多个人物,'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展现的是一个'完整古代世界',因此对它进行的任何改编,都会造成'挂一漏万'的缺憾。以87版为例,用36集表现《红楼梦》故事的确有点'仓促',而这也是一部分台湾'红迷'吐槽大陆87版《红楼梦》的地方:前面的故事情节有点松散,后面的故事情节又过于紧凑,贾府的抄家和败落在短短一两集内结束,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不够完整和深入。因此台湾《红楼梦》比87版的故事情节更'丰富',更有'回旋余地'。 王夫人也很漂亮 第二:剧集多,就势必让故事情节非常连贯这首先归功于编剧。编剧丁亚民对《红楼梦》非常了解,因此能用73集的容量把整个故事完整表现出来。87版《红楼梦》的编剧用的是'留白法',也就是大量地'省略',因此每一集之间的故事线索,看起来不太连贯。但台湾《红楼梦》不同,尽量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每集之间能够上下衔接,编剧尽量把《红楼梦》原著里面出现的故事,以非常连贯的方式安排进剧情。 宝玉与黛玉 第三:故事具有连贯性,就势必让人物塑造和故事推进更加细腻这一点也是编剧丁亚民很厉害的地方。确实了不起。比如'贾赦看中石呆子画扇'一事,台湾《红楼梦》就进行了深入刻画,贾赦如何去求贾雨村: 贾赦 贾雨村如何派遣兵丁到石呆子家,抓了石呆子: 抓了石呆子 查抄了石呆子的画扇: 搜查画扇 石呆子被逼无奈: 石呆子被冤屈 画扇到手。都非常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欣赏画扇 再比如'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跟薛宝钗定了亲',万般无奈下走到贾宝玉那里,亲自质问,两人都相互对质出真情,刻画地非常到位!类似的情节还有很多,故事情节显得特别完整、细腻,给人'畅汗淋漓'的感觉。 林黛玉造型确实不错 第四:故事情节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改编肯定要有创新。这是任何影视剧都会达到的一点。87版这方面的创新很多,比如结尾部分,就不是运用高鹗续笔,而是红学家考证后的结果。在这一点上,96《红楼梦》的编剧也非常靠谱,力求尊重曹雪芹的原著,没有丝毫戏说。 非常尊重原著 细腻的故事情节不断“拓展”,深入刻画,以符合电视剧'戏剧性'的特点。比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二进荣国府的场面,都呈现地十分精彩: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再比如演绎到'林黛玉听说贾宝玉定亲薛宝钗'一事,就是通过傻大姐的嘴里知道的,一方面让故事情节变得巧妙,另一方面又让傻大姐这个人物增加了戏份,形象变得丰满,让人物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一点做得很不错。 剧情有创新 第五:对所有人物的最后归宿都有了交代这一点也是台湾《红楼梦》的一个特色:比如王熙凤在败落后并没有很快死去,而是在'危难'中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担当':'贾府的福,我享了,难,我也当了。'以'琏二奶奶'的身份,为贾府积极谋划,最终在大雪纷飞中死在狱神庙里。贾琏闻讯后,还感动地哭了一场。 王熙凤去世 宝玉料理完王夫人和凤姐后事,和李纨母子离开贾府,从公子哥儿变成了穷光蛋。贾政被发配边疆: 贾政发配边疆 宝玉在外流浪,出家做了和尚。 宝玉出家 李纨被逼改嫁,这一点也是创新。 李纨被逼改嫁 史湘云则根据民间传说,当了乞丐。 史湘云乞丐 贾府其他'群芳们',都沦落风尘做了歌女。 贾家红粉飘零 刘姥姥去寻找巧姐,最终把巧姐赎回来。 刘姥姥救出巧姐 薛宝钗的最后结局也很清晰,当贾府抄家,一众男人们如丧家之犬时,依旧是凤姐和宝钗在里外调停料理,体现了她当家理事的本领。 薛宝钗 照台湾红迷的说法:96《红楼梦》的最大优势,就是把贾府衰亡的内因外果,群芳失散的原因和去向,交代地清清楚楚,故事讲得从容不迫,余音袅袅。这一点确实做得很到位。体现出编剧很深的功力。 林黛玉听闻宝玉定亲薛宝钗后,摔倒在地上 第六:故事特别有人情味这也是台湾96版《红楼梦》的一大特点。可以看出编剧和导演以及演员等人,是在很用心地做这个作品。因此编剧编的用心,导演导地用心,演员演地用心。 拍得很实在,黛玉要焚诗稿,紫鹃全都给搬出来了,这是一次性烧完的节奏,不打算给林黛玉留退路了! 《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感情戏',因此这部《红楼梦》也拍得'感人至深',能够很快让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很有'代入感'。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无论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编剧似乎都没有格外倾向于谁,而是把二人平等看待。张玉嬿扮演的林黛玉多愁善感,但并不格外小性,邹琳琳扮演的薛宝钗也格外理解林黛玉,经常站在林黛玉的角度去看问题。 薛宝钗非常同情林黛玉 可以看出来,编剧在这部'悲剧'里,添加了更多人情味。 张玉嬿扮演的林黛玉真不错 第七:故事丰富多彩,但情节推进非常干净,不给人冗长的感觉这其实也要归功于编剧。能够驾驭如此复杂的题材,并把故事展现地这么“完整”而不拖泥带水,的确是一个才能。电视剧的本质就是讲好一个'故事'。而不是格外添加一些自己幻想的东西。在这一点上,96版《红楼梦》比李少红版《红楼梦》要好上100倍。它是用心讲好一个故事的! 这是李少红版的 第八:这是一部大型现代琼瑶风格电视剧,符合港台地区的审美,与大陆的风格完全不同这一点我我们不能强求。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台湾拍的《红楼梦》自然带有鲜明的台湾风格。因此当我们初看这部作品时,肯定会有所不适应,但随着你慢慢进入剧情,就会看出趣味和代入感来,并受到感动。如果说87版是一部大型史诗、阳春白雪、高高在上的话,台湾的96版就是一部清新的言情剧,它拍得非常通俗、大众化、贴近底层,就像'故事会'一样,这是台湾观众格外欣赏的一点,能让所有观众都能通过电视剧了解《红楼梦》,不像87版一样,定位非常高,不太了解《红楼梦》的观众,可能衔接不上人物关系和剧情。 非常通俗化 以上所说,是台湾《红楼梦》的'优势'和'特色'。 徐贵樱扮演的王熙凤可圈可点 当然它的缺点也不少。 宝玉摔玉,花袭人慢动作去拾玉,典型的琼瑶风 说实话,华视版的《红楼梦》在角色选择上,与87版《红楼梦》角色既有相似性,也有较大差距。由于它拍摄地比较晚,因此受到87《红楼梦》的影响几乎是必然的。其中不少人物形象都与87版有接近之处,比如徐贵樱扮演的王熙凤,就与邓婕扮演的王熙凤有'异曲同工'之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扮演者,实际上都比陈晓旭和张莉二人要漂亮,或者说不相上下。 张玉嬿版的林黛玉确实很漂亮 另外如扮演赵姨娘的曾亚君,贾环的扮演者,贾雨村和贾赦、贾政、王夫人等人,与87版既有相似也有不同,但最起码一点是,让人看着很舒服。这一点是李少红版《红楼梦》所不能相比的! 赵姨娘很抢戏 相比于87《红楼梦》,96《红楼梦》的人物形象还是弱了些。标志性和辨识度比较低,如果不能深入剧情,这些所有的美少女们,要想分辨出谁是谁还是比较难的。 黛玉病中,扮相很有文雅气息 当然,我们挑华视版《红楼梦》的毛病: 网友吐槽96《红楼梦》 每个人的审美口味不同 人家也吐糟我们87版的《红楼梦》: 台湾红迷吐糟87版红楼梦 那么林黛玉应该怎样浪漫呢? 林黛玉写诗 87《红楼梦》也有不少台湾红迷看过,与大陆观众一样也是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大陆《红楼梦》拍得实在好,演员的选择和服装都很精美,尤其是陈晓旭、欧阳奋强、邓婕等人的表演,达到了一个极高水准。反观台湾拍的《红楼梦》,实在是无法忍受,只能勉强看到第3集,人物服装大红大紫,千篇一律,有些人物从头至尾穿着一件衣服,难道贾府这么缺钱吗?但大陆的87版就不这样:不仅人物形象特色鲜明,服装设计更是精美异常! 大红大绿的服装 另一派就是贬低87《红楼梦》的,认为不如96版的台湾《红楼梦》经典,吐糟之处在于:那时候大陆不富裕,所以红楼梦的服装都是用土布制作,但台湾的红楼梦人物穿的戏服都是丝绸的,因此87版的红楼梦,看起来就像一个土财主家似得,没有贵族气息。尤其是王夫人,吃水果的时候竟然伸手到嘴里去,把水果核抠出来,不像个贵夫人的样子。这一点就不如韩湘琴扮演的王夫人有贵气,台湾版的王夫人像观音菩萨似得,看出来真是富贵人家出来的! 王夫人很富态 台湾的红迷虽然挑出87版这么多'毛病',但有一点他们很承认:87版的音乐很好,'墙筑得实在太高',超越央视《红楼梦》的音乐成就太难! 音乐很现代化 另外96《红楼梦》的缺陷还有:人物语言是现代语言,偶尔还文绉绉的,说话带有明显的'港台腔',奶声奶气;外景全程在上海'大观园'拍摄,建筑显得很现代化,不够古雅: 林黛玉都用上电灯了 人物的表演一惊一乍,比较夸张,不如87版演员拿捏地有分寸: 夸张的表演 除了主要人物外,次要人物面目更加模糊,不像87版一样,薛蟠、柳湘莲、卫若兰等人,都特色鲜明! 人物形象很勉强 当然,众口难调,要想拍出一部人人都满意的《红楼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今后也很难弥补这些缺陷! 表演痕迹太重 结语在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港台地区影视业的繁荣,因此很多港台剧被引进到大陆来,台湾的言情剧,香港的武侠剧,曾在大陆风靡一时。但随着大陆影视业的崛起,港台片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大陆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港台地区逐渐被大陆影视剧占领市场。 王熙凤扮相不错 在这种局面下,当我们回头去看港台剧时,就发现一个很大'不足':无论服装制作还是布景都显得很粗糙!以香港武侠剧为例,大部分场景都在室内拍摄,给人很不真实的感觉!不说现在,就是在同时期,大陆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都是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展现出恢弘壮阔的华夏景观,这种感觉港台地区是拍不出来的! 琼瑶风格的 因此,即便台湾地区花大本钱拍摄了古典名著《红楼梦》,其实也没有'大'的气象,最终还是拍成了一部'大型现代版琼瑶言情剧'。但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贬低'这部电视剧,在于说明两地的欣赏水平不同,人家就是喜欢这种风格!因此在这个风格的前提下,这部电视剧还是拍得很经典,有它的独到之处。 有它的独特性 大陆观众朋也给予这部电视剧充分肯定: 评价很正面 如果说87《红楼梦》能打9分,这部台湾《红楼梦》能打6分。是两种不同风格,可以进行对比的作品!在目前所有大陆和港台地区拍摄的'红楼梦'中,以这两部价值最大! 大陆红迷肯定这部红楼梦 至于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则根本无法与96《红楼梦》相提并论,这确实是太失败了! |
|
来自: 云天tyf > 《视频,歌曲,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