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名家蔡小荪十三诊治愈痛经案(子宫内膜异位症),值得深思,学习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19-12-14
      练某,女,27岁,未婚。2005年7月19日初诊。主诉:经行量少伴腹痛剧半年余。
    病史:月经13岁初潮,月经周期30天,经行7天净。末次月经7月5日。半年来经行量减少,经行后期,B超示:右卵巢液性混合占位36mm×47mm×49mm,子宫44mm×40mm×29mm,经行腹痛甚剧,腰酸乏力,临前乳胀,每乏力,畏冷,平素下腹有时隐痛。脉细,苔薄微白,质嫩红。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诊断为痛经、月经失调。证属宿瘀内积,冲任失调。治拟化瘀消积,调理冲任。
处方:云苓12g ,制黄精12g,炒白术10,仙茅10g ,仙灵脾12g,熟地黄10,木香3g, 巴戟天10g,肉苁蓉10,青陈皮(各)5g,薤白头10g,女贞子10。7剂
    二诊(2005年7月26日):时逾中期,BBT未升,左少腹偶隐痛。脉略细,苔薄质嫩红,再拟前法进退。
处方:云苓12g ,生熟地(各)10g,仙茅10g,仙灵脾12g, 鹿角霜10g,龟板10克,苁蓉10g ,巴戟天10g,青陈皮各5克,全瓜蒌(打)10g,女贞子10g,,,7剂
    三诊(2005年8月2日):经期将届,6天来BBT上升欠稳,乳房微胀。脉细,舌边偏红,拟调冲任。
处方:炒当归10g,生熟地(各)10g,制黄精12g,云苓12g ,川芎10g,白芍10克,炒怀膝10g, 制香附10g,炒杜仲12,川断12g ,女贞子10g,丹参6,,,7剂
    四诊(2005年8月9日):末次月经8月6日,经期尚准,  量偏少,经痛较轻,余症见减。脉细,苔薄,再拟育肾调理。
处方:云苓12g,炒党参12,制黄精12,大生地12g,炒怀牛膝10,路路通10,炮山甲片10g,麦冬12,降香片3,仙灵脾12g,肉苁蓉10,,,7剂
   五诊(2005年8月16日):经痛较轻,1周净,下腹欠舒,苔薄质嫩红,脉平,再拟育肾通络。
处方:云苓12g,大生地10g,炒怀膝10g,败酱草20g,桂枝3g,路路通10g,山甲片10g, 麦冬12g ,青陈皮(各)5g,仙灵脾12,肉苁蓉10,,,7剂。
    六诊(2005年8月23日):BBT上升,余无所苦。脉细,苔薄,再拟育肾调理。
处方:云苓12,生熟地(各)10g,仙茅10g,仙灵脾12g,巴戟天10g,肉苁蓉10,鹿角霜10g,女贞子10 ,川断10g,石楠叶10g,木香3g,,,7剂
   七诊(2005年8月30日)经期将届,时无所苦。脉略细,苔薄,拟调冲任。
处方:炒当归10g,大生地10g,云苓12g,炒怀牛膝10g,炒杜仲10g,川断10g,川芎10g,白芍10g,败酱草20g,制香附10g,乌药10g,,,10剂
   八诊(2005年9月13日):末次月经9月4日,经行准期,1周净,时无所苦。脉细略数,苔薄质嫩红,有齿印,拟化瘀通络。
处方:云苓12g,大生地10g,川石斛10g,桂枝3g
 ,赤芍10g,丹皮10g,单桃仁10g,路路通10g,山甲片10g,麦冬12g,仙灵脾12g,苁蓉10,,,,7剂
    九诊(2005年9月20日):经痛较减,量稍增,时届中期日来带下拉丝。脉略细,苔薄质嫩红,再拟育肾调理。
处方:云苓12g,生熟地(各)10g,砂仁(后)3,仙茅10g,仙灵脾12g,鹿角霜10g,炙龟板10g,巴戟天10g,女贞子10g,苁蓉10g,川断10g,14剂
    按周期调理法又调治1个月。
    十诊(2005年11月8日):末次月经10月6日,经量欠畅,腹微痛。今BBT下降,经尚未行。脉略软,苔薄略淡,边有齿印,拟调冲任,经来时服。
处方:制黄精12g,炒当归10, 生熟地(各)10g,云苓12g,炒怀膝10g,川芎10g,白芍10g,制香附10,女贞子10g,丹参6g,乌药10g,,,7剂
十一诊(2005年11月15日):末次月经11月9日,经量偏少,下块,腹痛未作。脉略细,苔薄边有齿印,再拟育肾通络。
处方:云苓12g,大生地10g,炒怀膝10g,路路通10g,泽泻10g,麦冬12g,降香片3g,仙灵脾12g,苁蓉10g,柏子仁10g,青陈皮(各)5g,,,,7剂
    十二诊(2005年11月22日):时届中期,余无所苦。脉细略数,苔薄质偏红,拟化瘀散结通络。
处方:云苓12g,桂枝3g,赤芍12g,丹皮10g,单桃仁10g,山甲片10g,皂角刺30g,石见穿20g,夏枯草20g,半枝莲20,椿根皮12g,水蛭6g,,,14剂
上方加减连续服用至2006年2月6日(经来时停服)。
    十三诊(2006年2月7日)末次月经2006年1月7日,经痛已瘥,诸症显减,无所苦。刻下BBT下降,经尚未行。脉略细,苔薄,质嫩红,边略黯有齿印。连续3次经行腹痛均未作。再拟调理冲任,以固疗效。
处方: 炒当归10g,大生地10g,生蒲黄10g(包煎),延胡索12g,炒怀膝10g,川芎10g,赤芍10g,制香附10g,川断12g,青陈皮(各)5g,乌药10g,,,7剂
    按:本案继发性痛经乃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加之月经量少,有肝肾不足之象,故在非经期补益肝肾,经期调理冲任、化瘀调经,以四物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辛香走散,养血调经止痛;赤芍清瘀活血止痛;丹参祛瘀生新;川牛膝引血下行,逐瘀破结;香附理气调经止痛;生蒲黄通利血脉,行瘀止痛;本病治疗原则为在经行期间须控制症状,经净以后拟消除病灶。经后予育肾通络,化瘀散结,一般以桂枝茯苓方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瘀阻,下癥块;皂角刺辛温锐利,直达病所,溃肿散结;石见穿活血消肿;山甲片散血通络,消肿排脓;水蛭逐恶血,破瘀散结。经过半年的治疗,连续3个月经行腹痛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