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的班级群里看到一个妈妈,这样给老师留言:“请老师给孩子讲讲在家多读读书,跟父母不要乱发脾气。毕竟孩子在学校里跟老师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跟父母的时间要长,我跟他爸爸上班都比较忙。下班回家,孩子差不多就要睡觉了。孩子的很多习惯应该都是是在学校里养成的。” ![]() 设问,你周围是不是也有这样子的父母呢? 很多父母把孩子的教育寄托于小学老师、初中老师和高中老师, 有句话说得好, 教在学校育在家庭, 所以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老师。 如果你的孩子懂礼貌,懂文明, 那一定离不开父母的培养,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叛逆,不懂事的孩子, 那和父母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但是很多父母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就把希望寄托于别人,寄托于老师。 这样,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发展,没有父母的呵护,陪伴,榜样作用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年。 如今,尽管孩子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但他们的品行、好的习惯、阅读兴趣、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幸福感其实都源于简单的家庭生活。 其实老师就是学校教育,父母就是家庭教育,其实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来说一下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成长。如今,尽管孩子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但他们的品行、好的习惯、阅读兴趣、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幸福感其实都源于简单的家庭生活。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表率和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其实,读书的兴趣是来自父母的,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 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读的书就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 ![]() 再来说说学校教育,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这时候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因为学校是孩子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孩子的文化知识的90%都是从学校获得的,对孩子的人生观和将来走向社会的基本技能以及必备的知识的获得,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可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学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形式是走读制。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要比学校教师的时间长,所以其父母的教育仍然经常性的起作用。同时,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学校教育只能负责学生受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 ![]() 其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不分伯仲,其区别是侧重点不同。 不容置疑,家庭教育在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受父母的文化修养、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针对个别学生和特殊家庭的情况,教师要分别做好不同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要与班主任教师配合,不定期地走访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防止每月不登门,一登门就“告状”的做法,对学生,家长要诚恳地教育,互相尊重,以协作的态度与家长一道研究教育问题。 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紧密联系的,相互补充完善的关系,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关心与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处于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家长不学习,很难教育好孩子。因为身处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人心浮气躁,跟着社会思潮走,被大众化推波逐流,缺乏理性思考,和长远点眼光。 但遗憾的是,有部分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 ![]()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像做房一样, 房子盖得再好,房子做得再高, 都离不开地基的作用, 而这个地基就是父母的培养,父母的指导,父母的教育, 所以好父母是影响孩子成长最基本的因素, 而学校教育是离不开老师的基础培养。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 教育你的孩子,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对每一个父母来说都是需要专注一生的事业。 (来源:布依菜根 欢迎关注 有任何关于学习与试卷学习方面的问题欢迎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