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还是广角? 在风光摄影中,有人偏爱用长焦,有人钟情长焦。 不同焦段没有对错优劣之分。 选择哪个焦段,主要取决于拍摄场景的本身特性,和个人的喜好。 ·比如坝上主要靠长焦镜头 ·加拿大洛基山则是大部分时候是用广角镜头的天下 ·喜欢小品的摄影师一般用中长焦 ·喜欢大场景的则偏好超广角 纵观当今风光摄影,大部分摄影师还是偏好大场景的广角风光。就我自己而言,过去几年,11-24mm是我的主力镜头,这枚超广角镜头有无与伦比的视觉,非常适合大风光。 不过从构图上来说,广角镜头的使用难度要远远大于长焦镜头。广角镜头的视觉包罗万象,表面上看气势恢宏,但极易有构图混乱不堪的相同以及不同之处,和大家分享一些如何用广角镜头拍摄优秀风光摄影作品的思路和技巧。 广角拍风光为什么难? 画面里常常同时包括天空和地面 还是逆光的朝霞晚霞和太阳这种大光比场景 对曝光、宽容度、眩光控制等各方面的要求极高 一般从近到无限远都要求清晰 对景深要求极高 广角风光构图要点 尽量包含更多的内容 ·加法:一般来说画面越宽广。包含的内容越多,气势越宏伟。 同时避免画面杂乱无章 避免大面积空旷前景 避免远景过小 广角风光构图要点-加法 一般来说画面越宽广。包含的内容越多,气势越宏伟。 当然,具体焦段要看现场情况。 避免杂乱无章 避免空旷无聊的前景 杂乱的构图和空旷无聊的前景实际上是一回事——无序。 我们需要一双在混沌中发现有序的眼睛。 在混沌中发现有序 ·利用线条 ·利用规律团 ·走进点-避免空旷画面 ·再走进点-利用前景 ·抬高镜头或压低镜头 利用重复图案的规律 利用线条,特别是引导线 到处都有引导线,看你是否发现 机位非常重要,向左向右偏离一米都不一样,需要仔细寻找 走近点,避免杂乱前景 贴近地面只拍一个局部也不错 抬高镜头 对超广角镜头来说,俯拍或仰拍有奇效 前景-中景-远景构图 很多人都知道前景-中景-远景构图公式。我前面讲过的不少构图例子,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算成这样的构图。 当然所有的照片几乎都有前景-中景-远景,哪怕是前面举的杂乱无章的例子 这里说的,是要有明确的,吸引人的前景-中景-远景。 但也不是所有照片都遵循这个公式。 避免远景过少 初学者用广角镜头时候常犯的另一个毛病,就是远景太少 人眼的透视大约相当于标头,但人眼的视觉大约相当于8-10毫米的超广/鱼眼镜头。 我们的双眼视觉外加余光可达150-180度,如果用135全画幅相机来拍摄,要用8-10毫米的超广/鱼眼镜头才能涵盖这个超级宽广的视觉。 可是我们又知道,如果用这样的镜头拍摄风景,透视夸张效果会非常明显。回来后我们会非常失望。 否则就算珠峰在我们面前可能也会给拍成一个小泥丸,完全没有了气势。 根据场景选择焦距,不要盲目选择最广焦距 超广拍风光辅助器材 滤镜是拍水最重要的附件 大口径灯泡镜头,比如尼康14-24、腾龙15-30、索尼12-24、蔡司15、适马20、适马14这类主流超广角镜头。适用于150mm方形滤镜 170mm方形则是 150mm的升级版,彻底解决了150mm 在类似佳能11-24mm、适马14-24、佳能14等镜头上的暗角问题 ·中性灰滤镜控制快门速度最重要的手段,4档,6档和10档是最常用的。 ·偏振镜消除水面和潮湿岩石上的反光,可以相当于2档中性灰滤镜使用。 ·渐变镜用于平衡天空与地面的光比, ▲使用ND1000拍摄 大拱门。拍摄于冰岛。我用了一片卡色 10 档 ND 滤镜,把曝光时间延长到了 3 分半钟。本来狂风中波特汹涌的海面,变得平静起来。 ▲使用R-GND0.9拍摄 ▲使用CPL拍摄 (超广角专用支架、ND64、ND1000、GND0.9、R-GND0.9、方形CPL、滤镜包) |
|
来自: lhltjdpnlxd9a4 >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