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第一长诗赏析:《秦妇吟》/韦庄

 zqbxi 2019-12-14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①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②门外倚僵尸,七架③营中填饿殍。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砍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縠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④烧为锦绣灰,天街⑤踏尽公卿骨。

  ①尚让:是黄巢的宰相。

  ②六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称为六军,都是保卫京师的禁军。

  ③七架:未详。《长安志》有七架亭,在禁苑中,去宫城十三里。恐怕不是此诗所云七架营。陈寅恪以为“架”字乃“萃”字之误。引《穆天子传》中“七萃之士”以解释此诗。亦恐非是,因此诗中名物词语皆不用古典,且所有的写本都没有作“萃”字的。

  ④内库:内藏库,唐太宗在禁城内置库,后世皇帝以为私有库藏。

  ⑤天街:禁城内的街道。

  以上是第七段,十韵二十句。写官军败退,黄巢收复长安后的情况。官军虽然退出长安,但仍把长安四面包围着,阻止了黄巢的粮食运输。城中米价飞涨,食物供应困难。尚让家的厨房里止有树皮可吃,黄巢的餐桌上供应的惟有割下来的人肉。人民一批一批地饿死,埋葬在沟壑里,所以坟多而人少了。禁卫军的营门外靠着饿死僵尸,营里也满是死人。整个长安都城,冷冷清清的一无所有,八街九市,过去的繁华的地方,现在已长出了麦苗。杏园中的花木,已被人砍伐去做柴火;御沟两旁的杨柳,也因为军人修寨子而被砍伐光了。一切华美的屋宇、锦绣、丝縠,都已销散;朱门甲第的富贵大家已破败了一大半。皇宫里的含元殿、花萼楼,已是荆棘丛生,让狐狸野兔去游行了。总而言之,往昔的繁盛都已消失;满眼所见,已不见旧有的人物。皇宫贮藏珍宝锦绣的内库,已烧成一大堆灰烬;在天街上行走,脚下踏到的都是公卿贵族的骸骨。

  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

  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

  霸陵东望人烟 绝,树锁骊山金翠灭。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墙匡月。

  以上是第八段,四韵八句。从此以下,写女郎走出长安后一路所见所闻。这四韵一段是个序引。她说:那天早晨走出东门,城外的风景宛如边塞上一般。一路上常常看见有军人在巡逻;山坡下也不象太平时候那样有接送客人的热闹。东望霸陵,不见人烟。骊山上虽然还有茂盛的树木,但金碧辉煌的台殿楼阁,已经不见了。过去的车马大道,已成为荆棘丛林;路上没有宿店,旅行人到了夜晚,只好露天睡在断墙脚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明朝晓至三峰路①,百万人家无一户。

  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

  路旁试问金天神②,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孽,殿上金炉生暗尘。

  一从狂寇陷中国,天地晦冥风雨黑。

  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间日徒歆奠享恩,危时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③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

  旋教魔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

  ①三峰路:三峰,即华山。三峰路,即去华山的大路。

  ②金天神:华山之神。

  ③寰中:此寰字不可解,英人嘉尔斯引《正字通》解作“宫周垣也”,即殿庭的围墙。然则“寰中”就是“庙内”。

  以上是第九段,十二韵,二十四句。写女郎在第二天继续东行至华阴县的情况。她一路行去,止见人烟寥落,田园破败,竹树失去主人,都被摧残得不成样子。走过华山神庙,就进去问问山神。山神说,我比你还忧愁得凶,简直无话可说。庙前古柏树都被砍光,仅馀残蘖;殿上的铜香炉也已黯然失色,积满灰尘。自从黄巢起兵造反以来,天昏地暗,风雨乌黑。香案上的神水也失去法力,诅咒不灵了;壁画上的阴兵阴将,也不会显神通了。平时受人民的祭祀供奉,现在危难的时候,却没有神通的能力帮助人民。我做神实在不行,心里非常惭愧;止好躲避在深山里。现在我的庙里已没有箫管之声,也没有人来献三牲给我吃。我没有办法,止好派魔鬼到村子里去,害死几个男女过日子。女郎听了山神的话,愈加忧愁,原来这是天降灾难,神与人都无办法。神还要到深山中去避难,那就不必责怪东方的许多掌兵的将军了。

  这一段是诗人借金天神的话来讽刺潼关以东那些节度使的。他们拥兵自保,对黄巢军没有办法,但却纵容部下,虐害百姓。正如金天神的失去神通,靠手下的小鬼去祸害老百姓一样。东诸侯,主要是淮南节度使高骈。由于他的失策,黄巢军队才能渡淮而北,长驱直入东、西京。

  前年又出杨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惟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戈声。

  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惟独行。

  以上是第十段,止有五韵十句。从此以后,写女郎出潼关以后情况,这一小段是过渡性质的交代。杨震关即潼关。杨震是东汉时一位大学者,华阴县人,被称为“关西孔子”。女郎一出潼关,就望见荆山,进入虢州地界。顿时觉天地清闲,一片太平景象,如同从地狱里来到人间。陕州主帅指虢陕观察使王重盈,蒲津主帅指河中节度使留后王重荣。兄弟二人,当黄巢军队攻破潼关时,都止是上一个奏表,报告军情,自己却并不出兵迎击,关起城门自保。诗人借女郎的话,说他们“忠且贞”、“能戢兵”。一个是“不动干戈能守城”,一个是“千里晏然无戈声”,都是讽刺话。但在女郎的心目中,这里是太平世界。清早,身上带着珍宝,夜晚,头上插着金钗,孤身行走,都没有强徒来抢劫。

  此段第一句“前年”二字恐怕有误。从上下文看来,似乎应当是“前天”的意思。但各个抄本都作“前年”,不便妄改,姑且照抄。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

  问翁本是何乡曲,底事①寒天霜露宿。

  老翁暂起欲陈词,却坐②支颐仰天哭。

  乡园本贯东畿县③,岁岁耕桑临近甸。

  岁种良田二百廛,年输户税三千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黍饭。

  千间仓兮万斯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下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顷囊如卷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④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朝饥山草寻篷子,夜宿霜中卧获花。

  ①底事:何事,为什么,疑问语。

  ②却坐:退坐。

  ③东畿:畿是京都四周的地。怀、郑、汝、陕四州为东畿,设东畿观察使。

  ④垂年:各个写本均同,但不可解,大约是垂老之意。

  以上是第十一段,十四韵,二十八句。写女郎在新安县东遇到一个老翁。老翁自述其所受灾难,官军对人民的抢劫搜括比黄巢更凶。女郎说:在新安东郊,因为找茶水喝,遇到一个老人家,脸色青苍,躲藏在芦花堆里。她问老人家是哪里人?为什么在这么大冷天露宿在芦花堆里?老人想回话,又坐下来两手扶头,仰天大哭。后来他说:我是本地人,家有良田二百麈,每年要缴税三千万。家里小姑娘会织绸子做袍褂,中年妇女能做红黍饭。家中有粮仓千间,储粮一万箱。黄巢军队过后,还剩一半。自从官军开到洛阳,日日夜夜有巡逻兵到村坞里来骚扰。他们拔出了剑,挥舞着白虎旗,象一阵旋风似地下马冲进门来,把我家里抢得一扫精光。家里既已一无所有,止好骨肉分散,各自去谋生路。我现在是一个孤苦老头,可是山里还有几千万家难民,在吃草根,露天睡在芦花堆里。

  这一段诗中所有数字,都是夸大了的,不可认真。“年输户税三千万”,罗振玉校本改为“三十万”。周云青注本依罗改本,亦作“三十万”。他还引用《通典》,唐代上户丁税,每年缴十文。三千万就该有三百万户,这个数字似乎过多。于是改为“三十万”,就止有三万户,差不多了。其实唐代户口税制度,先根据贫富差别来定每个丁男的人头税。上户是富户。每年缴税十文,是一个上户丁男应缴的税额。如果家有三丁,每年就得缴税三十文。再说,东畿一县,也不会有三万户之多。三千万果然过多,三十万也还是夸大的。老人家有“良田二百廛。一廛是一百亩,二百廛就该有二万亩。如果这个老人是拥有二万亩地的大地主,他决不会流落到骨肉分散,自己睡在芦花被里。还有,躲在山里的难民也不会有千万户。

  读唐诗,对于这种用数字的描写方法,千万不宜用数学观念去和诗人算账。李白的“白髮三千丈”,就使改为三尺,也还嫌长。罗振玉是个通人,也能作诗,应该懂得唐代诗人的习惯,可是他居然不顾校勘学的严谨原则,自作主张,把“三千万”改为毫无根据的“三十万”。按照诗的声律,这个字必须用平声字,作者韦庄懂得声律,所以他用“三千万”。如果这个地方该用仄声字,他肯定会用“三十万”。罗振玉这样一改,周云青还在注文中认为“似是”,这就非但暴露出他们都不懂声律,而且还侮辱了作者韦庄,使他表现为连平仄和谐都不懂的诗人了。

  不但是数字的夸张,就是人名地名,唐代诗人也都是作为修辞方法使用的。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是极有气魄的名句,可是有人偏要用地理观念来妄改。有的说:黄河怎么会上到白云里去?只有黄沙,堆得高,才能“远上白云间”。有的说:黄河离凉州城有一千多里,作《凉州词》就不该用“黄河”。其实,能读诗的人,知道诗人是在写塞外风光,他把几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浩罕的黄河、孤城、高山、羌笛、没有春意。诗人并不专咏凉州,而富于地理观念的读者就感到不对头了。如果碰到一个富于数学观念的读者,他一定会把“万仞山”也改一改。因为一仞是八尺,万仞就有八万尺,凉州城外那有八万尺的高山?

  妾闻此老伤心语,竟日阑干①泪如雨。

  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仍闻汴路②舟车绝,又道彭门③自相杀。

  野色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④江南风景异。

  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⑤。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

  城濠固护教金汤⑥,赋税如云送军垒。

  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

  ①阑干:纵横。

  ②汴路:到开封去的路。

  ③彭门:即彭城(徐州)。

  ④见说:“见”字作“被”字解。见说,即被告知。

  ⑤四鄙:四郊。

  ⑥金汤:金城汤池。比喻坚固的城池。金城,犹言铜墙铁壁。汤池,沸水的城濠。教字不可解,疑有误。

  以上是第十二段,十一韵,二十二句。这是全诗的结束,诗人仍借女郎的话,说明了此诗的创作动机。女郎听了老人的伤心话,整天哭泣,泪落如雨。出门惟见枭鸣,不见人迹。想再往东走,不知到何处是好。听说去开封的路断了;又听说彭城在内乱。郊野、河边,全是死尸。恰好有人从金陵(南京)来,说江南的风景大不相同。自从黄巢军队进犯中原以后,江南倒很太平,四郊没有战事。那边的主帅象有神力似的镇压盗贼,惠爱百姓如同子女一样。那边城池坚固,攻打不下;各处缴纳到军营中来的赋税多得很。当四海八方都乱得如洪水滔滔的时候,独有江南一块土地却平坦如砥。我是个京城里的人,现在却逃难在异乡;因为渴望安全,反而羡慕做江南的鬼。我希望你赶快乘船向东去,把这首长诗献给江南的相公。

  前半段是叙述黄巢军队退出长安后,骚扰洛阳、开封一带的情况。后半段颂扬江南的太平安定。诗结句所谓“相公”,是指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周宝。周宝驻守润州(镇江),保持了江南的太平。韦庄从长安出来,在洛阳住了一时,就到江南。这首诗大概是他为了献给周宝而作,因此以颂扬周宝为结束。

  这首诗大体上虽然写黄巢军队的奸淫烧杀,但从老人的口中吐露出来的,却是官军比黄巢更坏。《北梦琐言》说:这首诗因“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两句而为公卿所惊讶,恐怕也并不全是为此,可能还是触怒了那些“东诸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