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都上海,那些令我心心念念的她和他

 念奴娇hmj 2019-12-14

素有魔都之称的上海,在我的印象中是大气中透着温婉,奢华中藏着细腻,霸道中露出多情。

我只去过两次上海,而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浮光掠影中却收获了很多的感动。这些感动源自于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

1、初相见

2008年9月26日,我随旅行团走过江浙后进入上海,抵达上海城隍庙时,已是黄昏。

我在旅游车上早早与领队说好,我要脱团几个小时,我舍弃了去外滩看夜景的机会,去赴一场心心念念的约会。

车子进入上海,我就着车窗的反光,理云鬓、整衣装,用双手拍打脸颊,驱赶疲惫,兴奋的神色飞上眉梢。

同行的伙伴在窃窃私语:“她去会网友,是不是网恋啊?这么兴奋。”

我不予反驳,按耐住激动,瞅着窗外渐渐升起的霓虹,幻想着......

车到城隍庙,尚未停稳,急不可待的我拉开车门跳下,一眼就认出了那个早已约好、等候在那的可心人——红儿。

笑意盈盈的她,一袭紫色连衣裙勾略出她抢眼的娇媚,扎着两个小辫的卷发时尚、俏皮。

没有丝毫的犹豫,我们同时呼唤着彼此,跑向对方,在同行旅伴狐疑的目光中紧紧相拥着。

多日的疲劳和忐忑在这拥抱中一扫而光。

“你要早点回酒店啊。”领队伸出头叮嘱我,我给她比了一个OK的手势,牵着红儿的手,随之前行。

红儿说,我们要去南京路,和远影兄汇合。

到达南京路,一个电话阻止了我们前行的脚步,红儿说:“要我们在路口等他。“ 

在我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时候,我背包中的电话响了,一看号码是远影兄——那个在空间交流了很久,却从未见过且极少聊天的网友。

我拿起电话正要接,被后传来一声喊,转身回眸,惊讶之中,他已笑容可掬的站在了身旁。

熟悉的眼镜、熟悉的白衫、瘦弱单薄的身躯,是他!和空间相片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怀疑。

在繁华都市的一街角转弯处,三个彼此因空间文字结缘的网友就这样相见了,没有陌生感,也没有客套的寒暄,很随意的打着招呼。

更有趣的是,他们两个一见面,居然用我听不懂的吴侬软语开始了斗嘴。从那丰富的面部表情,我知道他们是为了迎接我而闹腾。

我静静的站在一旁,含笑看着这两个嘴皮子极好的朋友,目睹他们的坦诚和直率,我先存的担忧和羞怯消散在温柔的秋风中,心沉浸在感动中。

 

南京西路的上岛咖啡屋,橘色灯光温暖怡人。

“我们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想看看上海的夜景,请选一个临窗的吧台,好吗?”一个看似很普通的请求,体现出几多的体贴和关爱,一股暖流直奔心房。

依窗而坐,灯火阑珊的夜上海,透过明亮的窗玻璃展现在我的眼前。

他俩用热情包围着我,儒雅而幽默的上海男人,娇媚而率性的上海女人,在这个充满梦幻情调的咖啡吧全被我收入眼底存像刻版。

醇香的黑色咖啡,清香的橙黄果汁,品种多样的水果拼盘,精美的三明治,香甜的糕点,色彩纷呈地陈设在桌上。

我们吃得很少,说得很多,从网络说到现实,没有固定的主题,没有情感的约束,随意、随性的聊天轻松而愉快,低语浅笑中弥漫着浓浓的情怀,甜蜜而温馨。

没有喝酒的我沉醉着,傻笑着…… 

短短的相聚结束在人潮涌动的上海一号地铁线。“让我陪你再走一段吧。”红儿不舍地说。

从中间站坐到起点站,再从起点转向终点,就这样陪着,很快,离别的时候还是来临,“姐,抱抱。”

我俩紧紧的拥抱,轻轻的挥手,依依的惜别。

泪眼模糊中看着红儿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灯火阑珊处,提在手里的礼品袋份量徒然加重。 

秋凉如水的夜上海,街头的士很难搭乘,几经周折,我终于在儒雅绅士远影兄的护送下回到了地处较偏僻的旅馆,而他还要再回到一号地铁线坐地铁到城市的另一端。

望着瘦弱的他,挥挥手,轻轻的道别:“谢谢!”

掉转车头的的士载着他缓缓离开了我的视线,“保重,朋友!”心底的话随风追着他飘飞在上海的夜空中。

2、再见面

2013年12月21日,利用公差歇息时,我再次见到了个魂牵梦萦的红儿。

我带着为她定制的固元膏,避开同伴,与之相约繁华闹市。

在喧嚣的人群中,虽六年未见,我那近视加老花的眼睛却一眼就看到了她。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婷婷而立的她,在人潮中,仍然是那么显目。

岁月的风霜不仅没有催老她的容颜,更增添了她的妩媚。

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散发着一个知性女人的优雅韵味,令人迷醉。

与之牵手,穿梭于闹市街头,徜徉于公园小径,倾谈于茶吧餐厅。

她的热情、她的慷慨、她的温柔、她的贴心,如同重重雾霾散后的冬日暖阳,蓝天白云。

咧咧寒风中的羊绒围脖,是那样的清新、温暖,让我疲惫的身心得到安抚。

与红儿相见时,还有一位网友张大哥也全程陪着我们,为我们拍照,听我俩聊天,时不时地为我介绍周围的景点,很绅士地为我们服务。

3、网络情

我和红儿是在2007年通过QQ空间写文认识的,我们因为喜爱彼此的文字而互为好友,惺惺相惜的我们经常一起谈诗论文说家常。

隔屏的我们,友情随着事件的推移而加深,因此才有了我们心心念念的相见。

在红儿的推荐下,我的拙文曾在他们区文联的期刊上发表,并因此结识了一些才华横溢的闵行诗人,得到了他们的指点。

认识远影兄大约也是那个时候,他的美文和摄影作品在QQ空间很有影响力,不知道是什么机缘巧合,我们在空间开始了互动。

虽然他其貌不扬,但他的诗、文、摄影却都是上乘之作,粉丝众多,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本文的图片都是他的杰作。

张大哥是一位经历丰富的老大哥,虽然我们空间互动不多,但他的真诚和鼓励令我深深感动。

2019年我参加知音故事写作大赛,作品进入网络投票阶段时,张大哥不仅天天为我投票,还在他的知青朋友群、同学群为我拉票。活动结束后,我要略表谢意,但被他拒绝了。

有人说网络中无真友情,但是我有幸遇到了情真意切的红儿、远影兄、张大哥。

是他们让我对上海人充满了好感,是他们让我对上海有了念想。

在网络上是我们很熟悉的朋友,生活中我们是互不介入的陌生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真诚相待、坦诚相见。

有人说爱一座城或是因风景、或是因人、或是因故事,而我对这座举世闻名的大都市的惦念和向往更多的是因为人。

因为有他们在那,他们的友情让我心怀感激,他们的友情让我倍感幸运。

作者:念奴娇,本名胡梦姣,一个从临床医疗转战医疗保险战线后的退休婆婆,湘潭县作协会员,“知音真实故事”、“樊登年轮”等公众号签约作者。虽已鬓角染霜,但仍怀梦想,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能与时俱进,优雅的老奶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