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对于陈司寇这名96岁的老人很陌生,她是北京101中学的退休教师,毕业于北京国立大学教育系(现北京大学),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并在如何对待生活、度过晚年以及面对死亡方面,给中老年人留下了6句话。 这名退休教师认为老年人的目标只有两点: 第一,要尽量使自己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第二,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负担。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传奇老人给大家留的6句金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知识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医生是自己。” 陈老认为人的健康有三个因素,遗传、锻炼、生活习惯。 人到老年,尤其70岁以后,一定要学习养生知识。不仅如此,也不能被忽悠,要全面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知道问题出在哪,又该怎么解决。一旦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立马执行,不要知错犯错。 比如陈老说她曾患皮肤瘙痒症,去看医生只给了些药膏涂抹,没有效果。后来她自己看书,分析自己的类型,注意生活方式,采取适当食疗,保持心里平静,并学会了按摩,后来才慢慢地好了。 2 “要有毅力,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做的。” 陈老晚年坚持生活自理,自己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服。她说虽然累,也不方便,但只要一开始不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所以她一直咬牙坚持到最后。 3 “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丰富。” 陈老跟我们说了北大政治系的一个故事:一位去世教授的老伴特别寂寞,总打电话给陈老,说起来没完,并想让陈老每周给她打两次电话。陈老答应了,可后来觉得这不是个办法。于是她告诉那位老太太尽量把自己时间安排紧一点,每天都有事做,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的确,人忙的时候是没心思想其他的,比如陈老每天6:00左右起床后,就忙着一天的事情,她认为老年人一定不要让家里太寂静,实在不行就开着电视,感觉是有人陪着你,你就不会感到孤独。 陈老认为,人该走的时候就应该干干脆脆、无牵无挂、了无遗憾。她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4 '不怕死。' 人都怕死,但怕有什么用呢,自然规律,只能够坦然面对。 陈老之前尿血,医院检查发现左肾有肿瘤,可能是癌,医生和家人都主张要做手术切除。她不同意,说已经92岁,不想折腾了。她不再去复查,就靠平时注意饮食,没想到两年过去了,再没什么不适反应。 陈老认为,从70岁时就应该觉得活一天赚一天,只要每天的生活都有质量,什么时候“走”就顺其自然。 5 '不爱钱。'
6 '放下自我。' 人老了,容易自怨自艾,有时总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内心总是不愉快。陈老认为人老就要想得开,一定要放下自我,换位思维。比如陈老从不要求儿女来陪她,她认为人到老年一定要学会豁达,多奉献,多付出。
|
|
来自: yu1gokenitb6ss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