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森林 —— 地球之肺 湿地 —— 地球之肾 湿地定义 自然湿地:沼泽、泥炭、湖泊、河流、海滩、盐沼 人工湿地:水稻田、水库、池塘 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料和水,而且维持着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6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中国文学的开篇之作《诗经》已有许多对湿地的描述。 如“关关雎鳩,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均是湿地的生动写照。 湿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孕育着人类,孕育着人类文明,支撑着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人类从生命的起源开始,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对湿地的依存。 然而,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惜对大自然进行灭绝性的索取与开发,不注意珍惜,不注重保护,必然招致大自然用自己方式的报复,湿地亦不例外。 ![]() 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了湿地萎缩和消失的现象,大量湿地被被改造为农田,被围填用作非农建设,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不合理利用和环境污染,全球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部分湿地悄然消失,湿地物种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而致濒危。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湿地所提供的食物、原料与水的锐减,受到伤害的正是人类自身,不仅损害着所在地区和个人的健康和福祉,而且阻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保障。 ![]() 自加入《国际湿地公约》27年以来,中国在保护湿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2015年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在北京成立。 在2018年《湿地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全球7个国家18个城市首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其中6个湿地城市来自中国。 ![]() 中国湿地面积6600万公顷,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辽河三角洲湿地 ![]() 辽河三角洲湿地是东亚和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栖息地和驿站。一望无际的“红地毯”形成天下奇景,大芦苇荡号称世界第二,还有丹顶鹤、黑嘴鸥和斑海豹等众多珍稀动物和鸟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湿地生态系统。 扎龙自然保护区 ![]() 齐齐哈尔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湿地,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世界上现共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就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 西溪湿地公园 ![]()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以“一曲溪流一曲烟”闻名,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 ![]() 西藏自治区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有“拉萨之肺”、“天然氧吧”之称。 潘安湖湿地公园 ![]() 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集“基本农田再造、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尽量完善了景区设施。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景区集黄土高原、黄河、湖泊、芦苇、湿地等景观于一身,享有“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的美誉。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湿地地处“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并成为著名的湿地鱼米之乡。 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 ![]()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3000多米,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被赞为“中国最美的湿地”。 向海湿地 ![]() 位于吉林通榆县西北、向海水库南、科尔沁草原东部边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地域最广的自然景观类型之一,素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的美誉。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 ![]() 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绵延海岸线总长28公里,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因陆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湾,泻湖滩面缓平,红树林分布在整个海岸浅滩上。保护区内的红树林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且具有世界地质奇观的“海底村庄”。 ... The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