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71课-2019.12.12影像群集锦 第122天

 zskyteacher 2019-12-14


男,5岁,吞咽5角硬币1小时。


食管异物

男性,51岁,因右下肢无力入院,查体右下肢肌力3级。

图 A:DWI 显示左侧大脑前动脉区域脑梗死;

图 B、C:磁共振(图 B)和经皮动脉造影(图 C)显示左大脑前 A2 段狭窄(白色箭头所示);

图 D、E:高分辨率 MRI 脂肪抑制成像显示 A2 段壁内高信号的血肿(黑色箭头所示),表明是动脉夹层。


诊断: 左侧大脑前动脉夹层

夹层最初作为主动脉疾病而受关注,后来发现颈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动脉亦有发生。自 1972 年 Fisher 发现第 1 例脑动脉夹层以来,该疾病已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特别是对于青年卒中患者。


动脉夹层是大脑前动脉区域梗死的常见原因,占发病的43%,诊断主要依靠血管造影检查。这个案例表明,在血管造影上无典型病变的大脑前动脉夹层,高分辨率 MRI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

女,30岁,超声发现右上腹囊性病变。

最后诊断:右肾上腺假性囊肿

Adrenal pseudocyst

男43岁,左大腿肿物1年,近期增大明显,皮肤无红肿热痛,不影响行走。

其它病史:血友病。

术后病理:

左大腿慢性肉芽肿性炎,多灶伴坏死囊性变。

考虑患者有血友病,考虑病变和长期反复出血有关。


最后诊断:左大腿血友病性肌肉血肿


左大腿前外侧肌群内

范围较广,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楚;

CT呈高低混杂密度,邻近骨皮质略变薄,无骨质破坏;

MR表现为混杂信号,T1高信号T2低信号为主,周边可见低信号环。


出血是血友病的主要表现,以肌肉出血和血肿、关节出血、创伤后出血以及血友病血囊肿(血友病假肿瘤)为多见。

↓文献统计资料:

男,44岁,上腹胀痛,胃镜发现胃底粘膜下隆起。

最后诊断: 胃平滑肌瘤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约占胃间叶源性肿瘤的90%,占所有胃恶性肿瘤的2%~3%,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切除。GST具有潜在恶性,术后可能出现复发或转移,因此,将良性的胃平滑肌瘤(gastric leiomyomas,GLMs)从GST中区别开来,对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对肿瘤过小而无症状的GLMs患者,可保守治疗,从而避免过度的手术治疗。

GST是最常见的胃间叶源性肿瘤,具有潜在恶性,术后有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主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和腹膜后,而GLMs均为良性肿瘤,且在胃中较为少见,术前极易将良性的GLMs误诊为具有恶性潜能的GST。

CT检查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肿瘤最大径≤5 cm的GLMs和GST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患者年龄<59岁、肿瘤位于胃贲门部、肿瘤最大径<3.2 cm、平扫CT值>30.3 HU和DE1<10.9 HU有利于GLMs的诊断。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铁蛋白含量异常、肿瘤位于胃体部、CT增强后强化不均有利于GST的诊断。

胃平滑肌瘤:胃平滑肌瘤多位于贲门部。免疫组化: desmin、SMA(+)可诊断为胃平滑肌瘤。病灶多密度均匀,很少出血、坏死与钙化,增强呈均匀渐进性强化。有学者提出病灶有胃壁方向匍行生长的特点,且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G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一类肿瘤。肿瘤细胞免疫组化与GS区分,GST的CD117和(或)CD34多呈阳性。偏良性GST与GS表现类似,但间质瘤出现巨块型较神经鞘瘤常见。较神经鞘瘤更容易出现囊变、坏死、气体及钙化,增强后早期多明显强化。分为良性和恶性,淋巴结转移少见。

男,51岁,查体发现前纵隔占位。

最后诊断:多房性胸腺囊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