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思明居士 2019-12-14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正如梁思成所言:现存清代建筑物,最伟大者莫如北京故宫,清宫规模虽肇自明代,然现存各殿宇,则多数为清代所建。今世界各国之帝皇宫殿,规模之大,面积之广,无与伦比。故宫四周绕以高厚城垣,曰紫禁城。

而北京故宫的屋顶形式也反映出了明清时期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故宫的诞生及古代屋顶形式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故宫才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但李自成很快被清军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五月初二,清军进入北京,紫禁城被清军接管。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清朝入关之后,依照明朝的旧例,顺治帝和康熙帝都将乾清宫作为居住和处理朝政的主要场地。而雍正即位之后,开始移居养心殿。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从雍正帝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位皇帝都在此居住。一直到宣统帝被赶出紫禁城。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故宫占地极大,除了皇帝之外,皇后、嫔妃、太监等居住于内,所以为了进行区分,故宫的屋顶形式也有所差别。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经千年,已形成完善的体系,并且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明清时期,古建筑屋顶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有五种基本形式: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和攒尖。除这五种基本的屋顶形式外,还有扇形、套方、双环、卷书等特殊形式的建筑屋顶,再加上由多种屋顶形式组合起来的复合式屋顶,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变得极为繁复。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不同屋顶形式对应不同的地位等级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

重檐是中国传统建筑之有两层或多层屋檐者。在基本型屋顶重叠下檐而形成。重檐庑殿顶是在明清时期是最高等级,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屋顶形式最为久远,约出现于先秦时期。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有反映。据《周礼·考工记》载:“商人四阿重屋”。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

因为它代表着是最高等级,所以现存的建筑屈指可数,故宫前三大殿的太和殿(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后三大殿的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皇帝拜列祖列宗的太庙,此外还有皇帝家的四个家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可以说是皇权的至高象征。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重檐庑殿顶

而重檐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重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区别在于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左右两坡是半坡,我们最熟知的歇山顶建筑就是天安门了,而故宫里前三大殿的大门太和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就是皇帝在此上朝)、端门、三大殿的保和殿。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庙宇主殿、亲王府邸都是采用重檐歇山顶。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保和殿

重檐攒尖顶在故宫中用的很少,攒尖顶,顾名思义,将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在一点,形成尖顶。攒尖顶在古建筑中大量存在。古典园林中不同样式的亭子——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形等都属于攒尖顶。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重檐攒尖顶

北京故宫的三大殿之一的中和殿是采用了单檐攒尖顶,建筑术语叫四角攒尖顶单檐攒尖顶在故宫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中和殿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参加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中和殿

我们可以发现,故宫三大殿,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的太和殿使用的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而上朝之处的保和殿则是重檐歇山顶,中和殿则是重檐攒尖顶。等级森严且分明。

由此往下,再次一级的就是单檐庑殿顶,在明清也只有皇家和孔子才可以使用。在故宫一般也是用于代表国家权力的建筑上,如故宫的英华殿、弘义阁、体仁阁。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单檐庑殿顶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弘义阁

单檐歇山顶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配殿(正殿两旁的殿)的大部分是这种顶式,如故宫中的东、西六宫的殿宇等。当然,除了故宫之外,在明清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正堂才能使用。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雍和宫天王殿

悬山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故宫悬山顶一般为宫殿或广场附属建筑,故宫的角楼里可以看到。角楼屋顶采用的复合式屋顶有三层,由歇山顶、两坡流水的悬山顶与四面坡的庑殿顶组合而成。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悬山顶

卷棚顶,又称元宝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故宫卷棚顶多用于太监、佣人等所居的边房。此外多用于皇家园林建筑,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建筑都采用了卷棚顶,以表现此为离宫和正式宫廷相区分。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继思斋罕见的山卷棚司波浪式屋顶

硬山顶是最普遍的屋顶,建筑等级最低。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不过硬山顶防火性较好,实用性强,在皇家建筑中,是没有硬山顶的建筑存在的。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只有普通人家才会用硬山顶

为何会利用屋顶形式来区别等级

从西周时代屋顶使用瓦件之后,人们对瓦当与屋脊逐渐重视,因为屋面两坡相交的地方必须把屋脊搭盖好,才不致漏雨,从这时候起,就开始慢慢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

而房顶是中国木构建筑的最重要部分,它决定着房屋建筑的形制。到汉朝由木构架结构所形成的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庑殿、悬山、囤顶、攒尖和歇山,在这个时候,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正统哲学和伦理思想。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汉代建筑复原

儒家把“礼”当作治国的根本之道来提倡, 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 其核心就是宗法和等级制度。等级制度不仅贯穿于封建的政治领域, 而且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建筑上, 等级 制度往往通过建筑类型、房屋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装饰 的不同表现出来, 从而使建筑成了传承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 与标志。

所以按照封建统治者所规定的制度,屋顶的形式已经有严格等级差别的,不允许随便乱用。故宫的建造其设计思想是体现帝王权力的, 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用于体现封建宗法礼制和象征帝王权威的精神感染作用, 要比实际使用功能更为重要。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在这座古建筑群中,大多是按照 我国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组成, 各个庭院之间以及每 一座院落内部房屋的组成, 又是根据使用者所处的地位和建 筑物的功能来确定其屋顶式样。

在故宫这样体现帝王权力的建筑中,处处讲立法,处处是等级,就连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总的说以黄色最为尊贵, 其下依次为: 赤、绿、青、蓝、黑、灰。宫殿一般用金、 黄、赤等色调, 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黄色琉璃瓦更是成为色彩主尊, 只能用在皇宫、社稷、坛庙等主要建筑上。就是在皇宫中, 也不是 全部建筑都可以用黄色琉璃瓦, 一些次要的建筑用绿色和绿 色“剪边”( 镶边) 。在王府和寺观, 一般是不能使用全黄琉璃 瓦顶的, 它们只能按等级用黄绿混合色、绿色、绿灰混合色 等。旧时北京民居灰压压一片, 唯独皇城金壁辉煌, 这也是封建政治等级原则的集中体现。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总结

故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也是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的极致体现,儒家上下之礼和男女

之礼为基本构思,所谓“前朝后寝”,“前堂后室”,与其对应的是内外殿的布置与功能、等级所体现的不同。可以说故宫可以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从故宫屋顶形式看明清时期的等级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