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特色疗法的前世今生(一)——古砭术

 金坛区 2019-12-14

最近写内科方剂的东西太多了,今天写写小编的老本行,针灸,有一个成语叫做“针砭时弊”,小编在学这个成语的时候,断然是没有想到,“针砭”会成为我赖以谋生的工具。

砭石疗法,也称“古砭术”,既然名字里有个“古”,那就必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久到什么程度呢?石器时代,明确一点,有考古出土文物证实的最早时间,约在新石器时代初期,距今7000余年。

我们中华文明古国的历史,号称5000年,砭石的历史,还要多上2000年。

砭石疗法最早见诸文字记载当属《马王堆汉墓帛书》。《帛书· 脉法》记载:“ 用砭启脉者必如式, 痈肿有脓, 则称其大小而为之砭。”之后砭石疗法在多部典籍中均有记载。从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砭术在人民的疾病防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载,黄帝为了推行微针疗法,开篇号令“先立针经”“无用砭石,欲从微针”,这从理论上,极大地束缚了砭术的继续发展。

接下来,在20世纪之前,是砭术失落的2000年,直到1933年,一部阐述砭术理论与技法的专著《砭经》横空出世,吹响了砭术复兴的号角。

1978年,山东青州战国墓出土的“泗滨浮磬”经研究,发现了泗滨砭石具有远红外效应和超声效应,是制砭佳品,此后,市面上的泗滨砭石引起了抢购热潮,也因此出现了很多仿品。

1997年,《中国中医药报》发表“发掘中国古老砭石疗法”一文,引起了国内外中医界的高度重视,自此,砭术的发展走上了系统化、专业化、学术化的路线,受到了主流群体的认可。

进入21世纪后,砭术相关的论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发明产品也越来越多,古砭术得到了全面的复兴和创新,又重新感受到了中医大家庭的温暖,更昭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