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商鞅的一生宿敌,历经秦国四朝,堪称战国时代的“司马懿”

 梦想童年594 2019-12-14

甘龙,商鞅的一生宿敌,司马迁的《史记》虽未为他单独列传,但是他的身影却广泛的活跃在《商君书》,《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

无一列外,均是作为反对商鞅变法的反对派存在。这么看来称呼他为商鞅的一生宿敌,确实并不冤枉。

甘龙,秦国老世族甘氏族人,名龙,从迎立秦献公开始获得执政大权,后又历经秦孝公,秦惠文王,一生主张新政,而抵制商鞅变法。

不过,虽同样是抵制商鞅变法,却不同于其他老世族那样二话不说,无脑一般的坚决抵制。而是始终抱着中庸的思想,看待变法,在商君变法刚刚开始时,他抱的想法是,稍稍变法,等到老世族们反扑时,他抱的想法又是稍稍复辟。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他就像是一个忠实的老儒生,蹑手蹑脚的对着秦国这艘即将驰骋在天下这座大海的雄武战舰修修补补。

因此他虽是老世族的代表人物,却彻底有别于那些老世族,虽是商鞅一生的敌人,却也愿意,在变法刚刚开始的时候,表示支持。也正是这种“中庸”的政治主张,使得他老人家能够拥有足够的政治生命力。

看过《大秦帝国》的朋友或许心有感触,有一幕是他的学生和儿子来找他想办法对付商鞅时,老甘龙一字一顿道:“飓风过岗,伏草惟存。”

独属于三朝老臣的政治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时他还是三朝老臣)而当甘龙靠岁月积累下来权力体系逐渐遭到商鞅的瓦解和架空时,他终于意识到,再不出手,他的政治生涯终将在蛰伏中死亡,于是不在沉默开始着手反击。

与那些老世族们的反击不同的是,他的反击明显充满智慧,从不是直接的硬碰硬,见到粗暴比较权势和秀肌肉,比一比谁身后站的人多,而是在一点一点的下了一盘大棋,一盘杀人于无形之中的大棋!

于是当朝太子意气风发的赢驷,便在甘龙这个老狐狸的引诱下,一点点的步入预先设定的轨道,中计杀人。

商鞅变法的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公平,除了秦王在法外,其他的哪怕是当朝太子犯法也要受罚。这无疑是一招无解的阳谋。

商鞅如果按照商君法所规定的内容那样惩罚太子赢驷,不用想必定将遭到太子,即太子背后那一行人的记恨,届时太子即位之时,便是商鞅死期。

可如果商鞅最终没有惩罚太子,就这么不了了之,那么商鞅提出的商君法便不攻自破,自己打自己的脸,法律将没有丝毫威信。

结局大家都知道,商鞅终究是商鞅。还是选择了惩罚太子赢驷,由于他是太子,所以由太子的两位老师代为受过,于是公子虔被割掉鼻子,公孙贾被处以墨刑。

公子虔在军中极有威望,传言更是可以不用兵符调兵,而公孙贾三朝老臣,朝堂之上地位举足轻重,跺一跺脚秦国都要抖三抖,商鞅算是彻底将权臣得罪完了,外加上即位已成定局的太子的记恨。

可以说,商鞅已经被提前判了死刑。随后,秦孝公薨,赢驷即位,立马车裂商鞅,而老甘龙却依旧活的好好的,政治生命仍然顽强。

史书中没有关于老甘龙后事何如的记载,想来是寿终正寝,如果不是秦惠文王足够贤明和活得时间足够长的话,说不定又是一个司马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